最佳答案:
傻瓜一個(gè)
白癡的葫蘆相關(guān)歇后語
歇后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被運(yùn)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準(zhǔn)備的民間經(jīng)典有趣的諧音歇后語,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
有趣的諧音歇后語 ? ? ?
? ? ? ? 芭蕉結(jié)果--一條心
疤痢眼照鏡子--自找難看
拔河比賽--兩頭拉
拔節(jié)的個(gè)個(gè)筍--天天向上
拔了蘿卜窟窿在--有根有據(jù)
拔了蘿卜有眼在--不得白就力
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鴿子--飛不了
拔了毛的鴿子--看你咋飛
拔了毛的獅子--惹你笑
把鐮刀卡在喉嚨里--吞也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來
把牛角安在驢頭上--四不像
把手插在磨眼里--自找苦吃
把它當(dāng)枕頭--置之腦后
把珍珠當(dāng)泥丸--真不識貨
靶場上練瞄準(zhǔn)--睜只眼閉只眼
霸王請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白玻璃瓶裝清水--看透了
白布進(jìn)染缸--洗不清
白菜熬豆腐--誰也不沾誰的光
白菜長心--老了
白菜葉子炒大蔥--親(青)上加親(青)
白菜煮豆腐--一清二白(白菜、白豆腐)
白癡的葫蘆--傻瓜一個(gè)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調(diào)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調(diào)
白骨精的飯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給唐僧送飯--假心假意
白骨精見了孫悟空--現(xiàn)原形了
白骨精開口--不講人話
白骨精騙唐僧--一計(jì)不成,又生一計(jì)
白骨精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裝袋新娘--妖里妖氣
白灰店里買眼藥--找錯了門
白蘿卜扎刀子--不出血的東西
白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搭起牌樓賣酸棗--買賣不大,架子不小
搭起戲臺賣豆腐--買賣不大架子大
搭起戲臺賣螃蟹--貨色不多,架勢大
趣味諧音歇后語
打靶不中----偏了心
打靶中靶心--不偏不倚
打敗的鵪鶉斗敗的雞--上不了陣勢
打半邊鼓--旁敲側(cè)擊
打草人拜石像----欺軟怕硬
打柴的下山--擔(dān)心(薪)
打出的子彈射出的箭----永不回頭
打出來的口供--不實(shí)
打燈籠走親戚----明去明來
打電話遇忙音--不通
打豆人困覺--做事不當(dāng)事
打斷了的胳膊--往外拐
打翻了的調(diào)味羹--酸甜苦辣味都有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
打個(gè)噴嚏嚇?biāo)阑?-趕巧
打狗不贏咬雞--怯大欺小
打谷場上的麻雀--膽子早練大了
打鼓不打面--旁敲側(cè)擊
打好的魚網(wǎng)--心眼兒多
打呼嚕聽見放炮--嚇人一跳
打架揪胡子--謙(牽)虛(須)
打酒只間提壺人--錯不了
打開棺材喊捉賊--冤枉死人
打開蜜罐又撒糖--要多甜有多甜
打開天窗一一說亮話
打爛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打鑼賣糖--各干一行
打鳥沒打中----非(飛)也
打鳥人的眼睛----盡往上看
打鳥姿態(tài)----睜只眼,閉只眼
打破腦袋叫扇子扇--豁出去了
打上黑臉照鏡--自己嚇虎自己
打蛇不死--后患無窮
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打鼠不著反摔碎罐罐--因小失大
打死老鼠喂貓--惱一個(gè),好一個(gè)
打鐵掉地下--白搭一火
打兔子碰見了黃羊--撈了個(gè)大外快
打蚊子喂象--不頂用
打下鍋沿補(bǔ)鍋底--不劃算
打針鼻眼里往外望--小瞧死人了
打腫臉充胖子--冒充富態(tài)
打著燈籠拾糞--杖死(屎)
打著燈籠偷驢子--明人不做暗事
打足了氣的皮球--蹦老高
打足氣的皮球----一跳三尺高
打足氣的氣球----早晚要炸
搞笑的諧音歇后語
大白天見閻王--活見鬼
大車后面拴小牛--歹毒(帶犢)
大船開到小河里--擱淺
大船載太陽--勉強(qiáng)度(渡)日
大道上的驢--你不騎我騎
大肚羅漢戲觀音--睜只眼,閉只眼
大肚子不生孩子--盡背虛名
大肚子踩鋼絲--挺(鋌)而走險(xiǎn)
大肚子老婆騎驢--靠前不行,靠后也不行
大肚子上班----挺著于
大糞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大糞缸里練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大風(fēng)暴地里吃炒面----有口難開
大風(fēng)刮倒了帥旗--出師不利
大風(fēng)卷小雪--吹了
大佛殿的羅漢----一肚子泥
大佛寺的大佛----半身全裝
大公雞吃米--不計(jì)其數(shù)
大公雞打架--全仗著嘴
大姑娘不要婆家----假話
大姑娘縫娃娃衣--總有用著的時(shí)候
大姑娘嫁太監(jiān)--享福又受苦
大姑娘盼閨女--想得太早
大姑娘瞧嫁妝--有日子的人了
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大姑娘生的--見不得人
大姑娘討飯--死心眼
大姑娘要婆家--有話難說
大姑娘腫臉----難看
大閨女裁尿布--閑里置下忙來用
大閨女上轎--慢慢蹭
大海里的水--到哪里哪里嫌(咸)
大海里的水----要多少有多少
大海里的一滴水--緲小得很
大海里的一滴水--有你不多沒你不少
大海里行船,草原上放牧--漫無邊際
鵝蛋石跌進(jìn)刺蓬里--無牽無掛
鵝卵石壘墻腳--根基不穩(wěn)
鵝盆里不準(zhǔn)鴨插嘴--無牽無掛
鵝伸脖子--等著挨刀
鵝在水中尋食--尾巴翹上天
額頭角上擱扁擔(dān)--頭挑
額頭上插牡丹--忍痛圖好看
惡狗咬天--狂妄(汪)
惡鬼見鐘旭--不得不老實(shí)
惡狼扒門--成心糟蹋人
惡狼對羊笑--不懷好意
惡狼和瘋狗作伴--脾氣相投
惡狼生個(gè)賊狐貍--不是好種
惡狼學(xué)狗叫--沒懷好意
惡狼專咬瘸腿豬--以強(qiáng)欺弱
惡人登門--送福
惡人雕戴皮帽--假充鷹
餓漢槍豬頭--爭嘴
餓漢下館子--大吃大喝
餓虎進(jìn)宅--不懷好意
餓狼竄進(jìn)羊廄--無事不來
餓狼口里奪脆骨--好大的膽
餓豬占木槽--死不放
餓著肚子辯論--空對空
餓著肚子出差一一空跑一趟
餓著肚子做夢--空想
兒子不養(yǎng)娘--白疼了一場
耳朵里塞棉花--裝樣(羊)
耳朵塞驢毛--說不通
?
提起葫蘆我們都不陌生,幾乎所有的人都見過,就是地里長的那種兩個(gè)肚的。比著葫蘆畫瓢歇后語,你們知道答案嗎?下面我為你帶來答案啦,歡迎大家學(xué)習(xí)。
比著葫蘆畫瓢歇后語 走不了樣
關(guān)于葫蘆的歇后語 豬嘴葫蘆瓢 ? 里虛;理虛
照著葫蘆畫瓢 ? 全盤照搬
照葫蘆畫瓢 ? 按老樣子做(比喻單純模仿,不加改變。)
依著葫蘆畫瓢 ? 全盤照搬;照樣
一個(gè)葫蘆鋸兩個(gè)瓢 ? 一對兒
瞎子摘葫蘆 ? 順藤摸瓜
偷南瓜帶摘葫蘆 ? 兩不耽誤;兩得其便
鐵皮葫蘆 ? 外強(qiáng)中干
鐵拐李葫蘆里的藥 ? 醫(yī)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別人的缺點(diǎn),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鐵拐李的葫蘆 ? 不知賣的啥藥
鐵打的葫蘆 ? 口難開;不好開口;不開竅;難開竅
算卦先生的葫蘆 ? 肚里有鬼
水中蕩葫蘆 ? 兩邊擺
水進(jìn)葫蘆 ? 吞吞吐吐
水缸里的葫蘆瓢 ? 沉不下去
水缸里按葫蘆 ? 松不得手
曬裂的葫蘆 ? 開竅了
墻頭上的葫蘆 ? 兩邊滾
墻上的葫蘆 ? 頭重腳輕
南瓜秧攀葫蘆 ? 糾纏不清
腦袋成了葫蘆 ? 頭昏腦漲
老鼠盜葫蘆 ? 大頭在后面;大的在后頭
老葫蘆爬秧 ? 越拉越長
架上的葫蘆 ? 掛起來;掛著
葫蘆秧套南瓜秧 ? 拉扯不清;胡攪蠻纏
葫蘆藤上結(jié)南瓜 ? 不可能的事;無奇不有;天下奇聞
葫蘆上架 ? 吊起來了
葫蘆瓢 ? 里虛
葫蘆瓢撈餃子 ? 滴水不漏;點(diǎn)滴不漏
葫蘆蔓纏上南瓜藤 ? 難解難分
葫蘆落塘 ? 搖搖擺擺;吞吞吐吐
葫蘆里裝糯米飯 ? 好進(jìn)難出
葫蘆里看天 ? 不知所以
葫蘆殼掛在房梁上 ?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葫蘆鋸了把兒 ? 沒嘴兒
反轉(zhuǎn)葫蘆,倒轉(zhuǎn)蒲扇 ? 出爾反爾
冬瓜錢算在葫蘆上 ? 混賬
東扯葫蘆西扯瓢 ? 胡拉亂扯
冰糖葫蘆 ? 一串一串的
比著葫蘆畫瓢 ? 走不了樣
棒子面煮葫蘆 ? 胡胡涂涂
扳倒葫蘆灑了油 ? 一不做,二不休
白癡的葫蘆 ? 傻瓜一個(gè)
按著葫蘆挖籽 ? 挖一個(gè)少一個(gè)
大家小時(shí)候肯定看過葫蘆娃這部動畫片吧,那么對于葫蘆的了解有多少呢?接下來我蒐集了有關(guān)葫蘆的歇后語,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有關(guān)葫蘆的歇后語
1、沒蒂的葫蘆——抓不住把柄/抓不到把柄
2、沒長嘴的葫蘆——不言不語
3、沒把的葫蘆——抓不住
4、賣油的不帶葫蘆子——撩著賣哩
5、賣糖葫蘆的——串串紅/一口氣就吹起來
6、螞蟻裝到葫蘆里——亂碰
7、落井的葫蘆——掉在底下浮在上頭/掉在底下浮在上面
8、劉海的風(fēng)葫蘆——抖起來了
9、李鐵柺的葫蘆——不知賣的什么藥
10、老葫蘆爬秧子——越扯越長
11、狼啃葫蘆頭——沒有人味/沒人味
12、癩子賣葫蘆——擺浪看
13、鋸了嘴子的葫蘆——沒口齒
14、鋸了嘴的葫蘆——悶聲不響/兩片兒瓢/默默無言
15、水里按葫蘆——你起我落/此起彼落/顧了這個(gè)顧不了那個(gè)/顧不到哪一個(gè)
16、水皇的葫蘆——兩邊擺
17、水底里捺葫蘆——一個(gè)捺下去,一個(gè)又上來
18、樹枝吊葫蘆——木瓜
19、盛酒的葫蘆——度量大/肚量大
20、蛇纏葫蘆——假充龍戲珠
21、葫蘆里捉蛐蛐——沒跑/跑不了
22、葫蘆里裝水——為的是嘴/點(diǎn)滴不漏
23、葫蘆里盛水——滴水不漏
24、上市的糖葫蘆——串上了
25、上好的葫蘆鋸兩截兒——沒事兒找事兒
26、山楂做糖葫蘆——穿上了/串上了
27、三個(gè)錢買個(gè)糖葫蘆串——有吃沒玩的
28、如同裝進(jìn)悶葫蘆里——堵得慌
29、瘸拐李兒的葫蘆——不知裝的什么藥兒
30、瘸拐李的葫蘆——不知裝的什么藥兒
31、秋后的葫蘆——臉皮厚
32、葡萄架上的葫蘆——中看不中吃
33、破了葫蘆碎了瓢——啥也撈不到/啥也沒撈的
34、攀枝爬墻的葫蘆——早晚得滾下來
35、牛背上放葫蘆——不穩(wěn)當(dāng)/非倒不可
36、南爪秧攀葫蘆——糾纏不清
37、沒鋸開的葫蘆——道不出來/倒不出來
38、鋦了嘴的葫蘆——瞎小心
39、井里頭的個(gè)葫蘆子——看起來很深,實(shí)際上漂著
40、接著葫蘆挖籽——挖一個(gè)少一個(gè)
41、腳踩葫蘆——晃悠悠
42、葫蘆飄沒把勒——闖錘
43、葫蘆蔓纏上了南瓜藤——難解難分/難解
44、葫蘆落水——吞吞吐吐/搖搖擺擺
45、葫蘆里切菜——有本領(lǐng)滴水不漏
46、葫蘆里賣藥——不知底細(xì)/不知啥名堂
47、葫蘆里賣啥藥——不知底細(xì)
48、葫蘆里看地圖——糊里糊涂
49、葫蘆里灌水——吞吞吐吐
50、葫蘆里點(diǎn)藥——猜不透
51、架子上的葫蘆——掛在那里
52、葫蘆裝糯飯——裝進(jìn)容易倒出難
53、葫蘆秧上結(jié)南瓜——天下奇聞
54、葫蘆下水——吞吞吐吐/浮起來了/富起來了
55、葫蘆下井——浮在上頭
56、葫蘆殼掛在頸上——自找麻煩
57、葫蘆殼掛頸上——自找麻煩
58、葫蘆結(jié)黃瓜——變種
59、葫蘆架子一齊倒——分不清,理不明
60、葫蘆溝里拉大車——錯不了轍
61、葫蘆頭掉井——不沉/浮在上面
62、葫蘆藤上開紅花——沒見過的事
63、葫蘆藤上結(jié)番瓜——無奇不有
64、葫蘆藤上的蟲子——絲兒葉兒一齊撂
65、葫蘆絲——瓜/死
66、葫蘆牽進(jìn)葡萄藤——連檔
67、隔年的葫蘆——不開瓢
68、缸里端起葫蘆瓢——潑冷水
69、反過來一葫蘆,側(cè)轉(zhuǎn)來一扁蒲——出爾反爾
70、端起葫蘆瓢——潑冷水
71、冬瓜爬在葫蘆上——胡攪蠻纏/亂纏
72、冬瓜爬到葫蘆上——亂纏
73、葫蘆搭西瓜秧——扯不清
74、葫蘆不破瓢——十足的傻瓜
75、關(guān)公脖子掛葫蘆——臉紅脖子粗
76、狗尾巴熬西葫蘆——不是滋味
77、葫蘆頭下水——不沉/不稱
78、葫蘆頭爬屋脊——兩邊滾
79、葫蘆頭過河——不沉
80、長足了的葫蘆——急開了瓢
81、草窩里長葫蘆——不等出頭就老了/沒見日頭就老了
82、草稞葫蘆——沒見天日就老了
83、草棵里長葫蘆——沒有日子就老了
84、草棵葫蘆——沒見天日就老了
85、踩爛葫蘆賠兩只瓢——應(yīng)該
86、不成葫蘆不成瓢——兩不像
87、冰塘葫蘆——一串一串的
88、閉嘴葫蘆——肚里空
89、閉口葫蘆——肚里空
90、抱著葫蘆不開瓢——死腦筋
拓展:關(guān)于葫蘆的意象變遷
葫蘆呈扁長方形或卵圓形,長1.2~1.8cm,寬大約0.6cm,表面淺棕色或淡白色,較光滑,并有兩面對稱的四條深色花紋,花紋上密被淡黃色絨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漸尖或鈍尖。對種皮質(zhì)硬而脆,子葉,乳白色,富含油性。氣微,味微甜。
葫蘆不僅在古代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和文學(xué)、藝術(shù)、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guān)系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tài),無疑是構(gòu)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gè)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中,葫蘆文化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的歷史積淀,以其獨(dú)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廣泛的羣眾基礎(chǔ),在現(xiàn)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2507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菜葉子炒大蔥
下一篇: 白骨精扮新娘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