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觸景生情
月缺花殘掉眼淚相關(guān)歇后語
不領(lǐng)情就是不接受他人的禮物或好意,不領(lǐng)情還可以用歇后語來表示。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形容不領(lǐng)情的歇后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xué)習(xí)!
形容不領(lǐng)情的歇后語
黑地里打躬 ———— 沒人領(lǐng)情;不領(lǐng)情
媚眼做給瞎子看 ———— 自作多情;沒人領(lǐng)情;不領(lǐng)情
三九天送扇子 ———— 不領(lǐng)情
吹燈作揖 ———— 沒人領(lǐng)情;不領(lǐng)情
隔黃河送秋波 ———— 沒人領(lǐng)情;不領(lǐng)情
屁股后頭作揖 ———— 不領(lǐng)情;瞎盡情;沒人領(lǐng)情
歇后語拓展
小二黑結(jié)婚 ———— 新事新辦;情投意合
野豬頭做貢物 ———— 虛情假意
一天下了三場雨 ———— 缺少情(晴)意
陰天露日頭 ———— 假情(晴)
雨后送傘 ———— 多此一舉;空頭人情;假仁假義;虛情假意
月缺花殘掉眼淚 ———— 觸景生情
月子婆娘挨打 ———— 不近人情
張飛戰(zhàn)關(guān)公 ———— 忘了舊情;不念舊情
張生碰著崔鴛鴦 ———— 一見鐘情
關(guān)公射黃忠 ———— 手下留情
張飛戰(zhàn)關(guān)羽 ———— 忘了舊情
關(guān)羽守嫂嫂 ———— 情誼為重
黃忠射關(guān)公 ———— 手下留情
竹圍三父子 ———— 有情在
竹圍三子父 ———— 有情在
莊稼地里曬陽陽 ———— 什麻事情都好商量
最公平的事情 ———— 一視同仁
最美的'情話 ———— 甜言蜜語
坐飛機(jī)抒豪情 ———— 壯志凌云
石頭做的心 ———— 無情無義
外甥打舅 ———— 公事公辦;情理難容
順?biāo)饲?———— 不費力;不費勁
司機(jī)鬧情緒 ———— 想不開
司馬遇文君 ———— 一見鐘情
剃頭擔(dān)子 ———— 一廂情愿
聽鼓書抹眼淚 ———— 有情人
往瘸子腿上踢 ———— 不近人情
問客殺雞 ———— 虛情假意
我解纜繩你推船 ———— 順?biāo)饲?/p>
戲臺上扮夫妻 ———— 假裝;有名無實;無情無義
戲臺上的朋友 ———— 假仁假義;虛情假意
詩詞:
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⒋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⒍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⒎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⒐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⒑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⒒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⒓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yīng)令》)
⒔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⒖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⒗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⒘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⒙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⒚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⒛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唐?李白:《關(guān)山月》)
⑴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⑵月色醉遠(yuǎn)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⑶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⑷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⑸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⑹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⑺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⑻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⑼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fēng)似勝竹風(fēng)幽。 (唐?賈至: 《別裴九弟》)
⑽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 《暮江吟》)
⑾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唐?白居易: 《琵琶行》)
⑿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唐?白居易: 《春題湖上》)
⒀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 (唐?劉方平: 《秋夜泛舟》)
⒁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唐?劉方平: 《月夜》)
⒂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唐?韓愈: 《山石》)
⒃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鐮。 (唐?韓愈: 《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唐?徐凝: 《憶揚州》)
⒅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宋?晏殊: 《寓意》)
⒆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 (宋?張先: 《菩薩蠻》)
⒇云破月來花弄影。 (宋?張先: 《天仙子?送春》)
成語:
風(fēng)花雪月
閉月羞花
月白風(fēng)清
月明星稀
月圓花好
月暈而風(fēng)
月明如水
月盈則食
月滿則虧
月缺重圓
月下花前
月黑風(fēng)高
日月入懷
日月如梭
日居月諸
得月較先
月懷一雞
吟風(fēng)詠月
月圓花好
月暈而風(fēng)
月明如水
日新月異
日往月來
日省月試
日積月累
春花秋月
曉風(fēng)殘月
曉月殘星
水中捉月
流星趕月
田月桑時
花容月貌
年頭月尾
松風(fēng)水月
鏡花水月
歲月如流
皓月千里
鏤月裁云
風(fēng)月無邊
風(fēng)清月朗
冰壺秋月
殘冬臘月
常年累月
海底撈月
花好月圓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花顏月貌
諺語: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月有圓有缺,人有聚有別。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鋼。
五月初五過端陽,吃完粽子忙插秧。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
七月蛇攔路,八月蛇上樹。
六月不熱,五谷不結(jié)。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過三天。
對聯(lián):
幾幅有關(guān)月的對聯(lián)
(一)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lián):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二)上海豫園得月樓聯(lián):
樓高但任云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三)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lián):
滿地花陰風(fēng)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四)杭州西湖水月亭聯(lián):
水憑冷暖 溪間休尋何處來源 詠曲駐斜暉 湖邊風(fēng)景隨人可
月自圓缺 亭畔莫問當(dāng)年初照 舉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認(rèn)我不
(以下幾首找不到出處)
中秋賞月 天月圓 地月缺
游子思鄉(xiāng) 他鄉(xiāng)苦 本鄉(xiāng)甜
天上月圓 人間月半 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 明日年頭 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紗窗 個個孔明諸葛亮
風(fēng)送幽香 郁郁畹華梅蘭芳
歇后語:
正月里穿單衣——為時過早;
二月的韭菜——頭一茬;
三月的櫻桃——一片紅火;
四月的果園——有理(李)有性(杏);
五月里打擺子——忽冷忽熱;
六月的斑鳩——不知春秋;
七月的荷花——一時鮮;
八月的石榴——齜牙咧嘴;
九月的柿子——軟不拉耷;
十月的倭瓜——一肚子私(絲);
十一月辦年事——及早準(zhǔn)備;
臘月底看農(nóng)歷——沒日子啦;
十二月里插秧--不是時候;
老熟人正月初二拜丈母娘——正適時;
四月的冰河 開動(凍)了;
水中月——空好看;
六月里下雪——沒這回事
名言:
宋·陸游: 醉覺乾坤大,閑知日月長。
歐洲: 愛情不只是月夜里并肩散步,更是風(fēng)雨中的攜手同行。
八月桂花香又香,大樹靠的根來養(yǎng)。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張。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春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其他回答:唐詩里少不了說李白杜甫?!霸娤伞崩畎椎脑佋略娤喈?dāng)多,比如膾炙人口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钡俏腋矚g他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滿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渺云漢。”在這首詩里,李白的豪放不羈,瀟灑超脫的個性一面躍然紙上,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構(gòu)織的意境也讓人陶醉。
詩歌作品更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詩圣”杜甫的詩篇就更蒼涼和沉重,比如他的詠月詩名篇《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在月色下是特別容易懷念故人的,何況遠(yuǎn)在邊塞的詩人,于是思鄉(xiāng)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筆觸下這些又混雜著對國家的憂思,顯得格外蒼涼。
相比而言,從鑒賞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詩人王維的詩體現(xiàn)的“詩中有畫”更值得細(xì)細(xì)品味。我特別喜歡他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在這首詩里,一幅月下山澗的幽靜、安寧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這里飛起的鳥的叫聲更映襯出空蕩的山澗的安靜。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意境里,多少可以感受到詩人忘卻塵世、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現(xiàn)在的話說,有點兒“小資”。
宋詞
在宋詞里,最著名的詞人當(dāng)屬蘇軾、辛棄疾、李清照三位,其中詠月詩寫得最出名的非一代文豪蘇軾莫屬。他的《水調(diào)歌頭·中秋》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上半闕的飄飄欲仙的遐想里,我們似乎看到了醉酒后的李白般的超然物外,但是蘇軾畢竟也是政治家,所以在詞中他也仍然無法擺脫人間的種種煩惱和情緒,在下半闕,東坡先生回到了人世,想到了月亮也常常殘缺,人生怎么能都盡意呢?所以最后還是收筆于祝福,收筆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千古名句。由于本詞副標(biāo)題有“兼懷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所以這里的祝福應(yīng)該是祝福兄弟,但是由于它的闊大的意境,所以可以作為對任何人的祝福,甚至可以升華為對人間的祝福。
辛棄疾的詞常常懷著“壯志未酬”或“壯懷激烈”的豪情,他的詩比較少風(fēng)花雪月,所以雖然有些詞提到月亮,比如《賀新郎》里的尾句“誰共我,醉明月?”和《木蘭花慢》里的“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等,但是傳唱不廣,不是他詞作的代表。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女詩(詞)人之一,在青春族中曾經(jīng)很受歡迎的瓊瑤小說常常借用她的詞句作標(biāo)題或主題。但是她的關(guān)于月的詞句并不著稱,雖然包含名句“此情無計可消,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钡摹兑患裘贰分杏小把阕只貢r,月滿西樓”這樣還算出名的句章,但是基本屬于陪襯。倒是婉約派詞人中的柳永的《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备鼮槿耸熘?。
其實詠月的詩詞名句相當(dāng)多,而且未必來自聲名如雷貫耳的某些大家,比如初唐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稱精品,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盡,江月年年只相似?!备乔Ч沤^唱。
我喜歡詠月的詩詞佳句,因為喜歡月喜歡詩詞,也因為人生需要精神的洗滌和陶冶。
關(guān)于“月”的成語
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xué)習(xí)中有不少關(guān)于月亮的知識,現(xiàn)搜集整理一些與“月”有關(guān)的成語。成語中的“月”一是指月亮,二是與時間有關(guān)。
月朗風(fēng)清
月光明朗,微風(fēng)清爽。形容美好寧靜的夜晚。 出自唐朝的《洛神傳》:“時月朗風(fēng)清,曠善琴,遂取琴彈之?!?
月缺花殘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壞、摧殘。出自唐朝溫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傷歌姬》:“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fā)月終圓。”
風(fēng)花雪月
原古典文學(xué)中常用以作為描寫對象的四時景色?,F(xiàn)多指詩文堆砌辭藻,內(nèi)容限于寫景言情。比喻風(fēng)流場中男女間的戀愛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出自宋朝邵雍《伊川擊壤集?序》:“則何異四時風(fēng)花雪月一過乎也?”
水中撈月(水中捉月)(海底撈月):
到水里撈月亮。比喻白費力氣,事情根本辦不到。出自明朝湯顯祖《牡丹亭冥誓》:“雖則似空中拈花,卻不是水中撈月。”
光風(fēng)霽月
光風(fēng):指雨后初晴時的和風(fēng);霽月:雨或雪停止后的明月。指雨或雪過后天晴時風(fēng)清月明的景象。比喻人心地光明、胸懷開闊、品格高尚。也比喻和平安寧的社會氣氛。出自宋朝丘宗《鷓鴣天》:“陸海蓬壺自有山,光風(fēng)霽月未應(yīng)慳?!?
眾星捧月
天上眾多的星星襯托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一個中心,或許多人簇?fù)硪粋€他們推崇的人。出自《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捧月?!?
閉月羞花
閉月,也作“蔽月”使月亮躲藏起來,花兒感到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出自元朝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花好月圓
花正盛開,月亮正圓的時候。比喻美滿,祝賀之辭。出自元朝石君寶《曲江池》第一折:“則合這好花休謝,明月常圓。”
花容月貌
花一樣的容顏,月亮似的面貌。形容女子美麗的容貌。出自明朝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那娟娟小姐,花容月貌,自不必說?!?
吟風(fēng)弄月
吟:吟詠。指以風(fēng)花雪月為題材吟詠寫作。指一些作品內(nèi)容空虛無聊,脫離現(xiàn)實。出自元朝張養(yǎng)浩《普天樂》:“游山玩水,吟風(fēng)弄月,其樂無涯?!?
近水樓臺先得月
靠近水邊的樓臺可以先看到月光。形容地處近處便可獲得優(yōu)越機(jī)會,得到利益。出自宋朝陳義《寺居》:“樓臺近水涵明鑒,草樹連空寫素屏?!?
披星戴月
身披星光月色。形容早出晚歸,極端辛苦忙碌。出自元朝無名氏《冤家債主》:“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秋月寒江
秋夜皎潔的月亮,冬天清澈的江水。比喻有賢德的人心地純潔,清澈不染。出自宋朝黃庭堅《贈別李次翁》:“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關(guān)于月亮的對聯(lián):
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lián),即藏頭聯(lián),雖不現(xiàn)“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
大家熟悉的對聯(lián)還有:
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這三副對子皆寫得清新可讀。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這是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金圣嘆作的對聯(lián)。相傳,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寺宇長老出對子難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jié),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lián)。歷史上稱為“生題死對”。
與此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一群書生,在中秋節(jié)歡聚一堂,飲酒賞月,其中一個秀才出上句,讓大家對下聯(lián)。結(jié)果無人對上。到了除夕夜,這群書生又相聚飲酒守歲,還是那位秀才對出了下聯(lián)。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對,被稱作“中秋出句年尾對”。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過去,一夜分為五更,兩小時一更;古稱秋季三個月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這一聯(lián)是明代大學(xué)士楊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傳楊廷和8歲那年,有一次,他父親與客人對飲到深夜,出上句讓客人對,可是無人對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隨即應(yīng)對,語驚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jié)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時候,老師出上句,他對出下句?!霸旅鳌敝该吭率澹袝r也用來指“中秋”與“冬至”相對。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游子思鄉(xiāng),他鄉(xiāng)苦,本鄉(xiāng)甜。
“地月缺”指人不團(tuán)圓。中秋節(jié)又稱團(tuán)圓節(ji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為是絕對,后來曼卿對“月如無恨月常圓”,可謂天衣無縫。
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對曰:
虎踞迎風(fēng)爽,溪流印月清。此聯(lián)也屬“鶴頂格”。
東林寺也有一對聯(lián):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星。意境甚為遼闊高遠(yuǎn)。
賞月佳處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處有一對聯(lián):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lián):“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聯(lián)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巫山秀色為內(nèi)容的下聯(lián)相對,堪稱工整自然,珠聯(lián)璧合。
上海豫園得月樓聯(lián):“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甭?lián)中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通過對聯(lián)的欣賞示人以哲理。
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lián):“滿地花陰風(fēng)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比?lián)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聯(lián):“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fēng)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dāng)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rèn)我不?”此聯(lián)典雅明麗,富于想象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26427.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月亮下點油燈
下一篇: 月下老人繡鴛鴦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