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窮壯膽
夜不關門相關歇后語
1、這句話意思是就是路上掉了東西沒人撿了據(jù)為己有,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用閂上門。常常用以說明國家安定,人們思想品德高尚,社會風氣很好。
描寫的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時期的社會情況?!柏懹^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鼎盛的歷史時期,是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2、這句話出自于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
3、全文: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翻譯:
皇上與群臣討論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酷的法律來制止。皇上微笑著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jié)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后,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jù)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擴展資料: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xiàn)的清明政治,經(jīng)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并進一步將其發(fā)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并采取了以農(nóng)為本,厲行節(jié)約,休養(yǎng)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xiàn)了安定的局面。
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wěn)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參考資料:-貞觀之治(唐太宗統(tǒng)治下的治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27251.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野豬鉆籬笆
下一篇: 夜叉(佛教指惡鬼)懷胎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