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寬宏大量
大人不記小人過相關(guān)歇后語
一般來說,上司籠絡(luò)下屬的手段,不外乎官職、錢財兩種,但有時上級對下屬不必付出實質(zhì)性的東西,而只要通過某種表示、某種態(tài)度,便能給下屬最大的滿足,甚至?xí)顾麄儺a(chǎn)生受寵若驚的感覺,因而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地為其效勞。有些人只是一味地向欲拉攏的一方施以恩惠,特別是對那些自己以為將要用到的人,更是如此。其實,收攏人心,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對方的心理。給地位卑賤者以尊重,給貧窮者以財物,給落難者以援力,給求職者以機(jī)會等等,這才是收攏人心最有效的方式。
為官者不僅要對部下示以寵信,同時還要向他們顯示自己的大度,盡可能原諒下屬的過失,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籠絡(luò)手段。俗話說:“大人不計小人過”、“宰相肚里能撐船”。對那些無關(guān)大局之事,不可同部下錙珠必較,當(dāng)忍則忍,當(dāng)讓則讓。要知道,對部下寬容大度,是制造向心效應(yīng)的一種手段。
漢文帝時,袁盎曾經(jīng)做過吳王劉濞的丞相,他有一個從史與他的詩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沒有將此事泄露出去。有人卻以此嚇唬從史。那個從史就畏罪逃跑了。袁盎知道消息后親自帶人將他追回來,將侍妾賜給了他,對他仍象過去那樣倚重。
漢景帝時,袁盎入朝擔(dān)任太常,重又奉命出使吳國。吳王當(dāng)時正在謀劃反叛朝廷,想將袁盎殺掉。他派五百人包圍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對此事卻毫無察覺。恰好那個從史在圍守袁盎的軍隊中擔(dān)任校尉司馬,就買來二百石好酒,請五百個兵卒開懷暢飲。圍兵們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癱倒在地。當(dāng)晚,從史悄悄溜進(jìn)了袁盎的臥室,將他喚醒,對他說:“你趕快逃走吧,天一亮吳王就會將你斬首?!痹粏柶穑骸澳銥槭裁匆任夷?”校尉司馬對他說:“我就是以前那個偷了你的侍妾的從史呀!”袁盎大驚,趕快逃離吳國,脫了險。
戰(zhàn)國時,楚莊王賞賜群臣飲酒,日暮時正當(dāng)酒喝得酣暢之際,燈燭滅了。這時有一個人因垂涎于莊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飲酒過多,難于自控,便乘黑暗混亂之機(jī),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驚,左手奮力掙脫,右手趁勢抓住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纓,并告訴莊王說:“剛才燭滅,有人牽拉我的衣襟,我抓斷了他頭上的系纓,現(xiàn)在還拿著,趕快拿火來看看這個斷纓的人?!?/p>
莊王說:“賞賜大家喝酒,讓他們喝酒而失札,這是我的過錯,怎么能為要顯示女人的貞節(jié)而辱沒人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說:“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斷系纓,說明他沒有盡歡。”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斷了帽子上的系纓而熱情高昂地飲酒,一直飲到盡歡而散。
過了三年,楚國與晉國打仗,有一個臣于常常沖在前邊,打了五個回合每次都盡力沖到最前邊。最后打退了敵人,取得了勝利。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并沒有特別的恩惠,你打仗時為何這樣賣力呢?”他回答說:“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斷了帽子上系纓的人?!?/p>
從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袁盎和楚莊王的寬宏大度,遠(yuǎn)見卓識,也可以洞悉他們駕馭部下的高超藝術(shù)。
天獨(dú)有偶。公元199年,曹操與實力最為強(qiáng)大的北方軍閥袁紹相拒于官渡,袁紹擁眾十萬,兵精糧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紹的十分之一,又缺糧,明顯處于劣勢,當(dāng)時很多人都以為曹操這一次必敗無疑了。曹操的部將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據(jù)地許都的好多大臣,都紛紛暗中給袁紹寫信,準(zhǔn)備一旦曹操失敗便歸順袁紹。
相拒半年多以后,曹操采納了謀上許攸的奇計,襲擊袁紹的糧倉,一舉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打敗了袁紹。曹操在清理從衰紹軍營中收繳來的文書材料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連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燒掉,并說:“戰(zhàn)事初起之時,袁紹兵精糧足,我自己都擔(dān)心能不能自保,何況其他的人!”
這么一來,那些懷有過二心的人便全都放了心,對穩(wěn)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這一手的確十分高明,它將已經(jīng)開始離心的勢力又收攏回來。不過,沒有一點氣度的人是不會這么干的。
諺語大全
1、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
2.鄰居好,賽金寶。
3.遠(yuǎn)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4.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6.交人交心,澆花澆根。
7.歲寒知松柏,患難見交情。
8.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jī)半句多。
10.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11.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
12.寧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敵人的蜂蜜。
13.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14.朋友千個少,敵人一個多。
15.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6.弱敵不可輕,強(qiáng)敵不可畏。 ?
17.不怕慢,就怕站。
18.機(jī)不可失,時不再來。
19.時間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兒凋謝不再開,光陰一去不再來。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將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3.追趕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寵愛他;放棄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冷落他。
24.浪費(fèi)時間,等于縮短生命。
25.無事不登三寶殿。
26.精益求精,藝無止境。
27.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29.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31.水不流會發(fā)臭,人不學(xué)會落后。
32.活到老,學(xué)到老,一生一世學(xué)不了。
33.不怕學(xué)不成,只怕心不誠。
34.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35.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36.鐘不敲不鳴,人不學(xué)不靈。
37.早起多長一智,晚睡多增一聞。
38.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39.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
40.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練)
41.好學(xué)深思,心知其義。(多思)
42.學(xué)問學(xué)問,邊學(xué)邊問。(多問)
43.三人行,必有我?guī)?。(多問?
44.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記)
45.書本不常翻,猶如一塊磚。(多讀)
4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
47.常說嘴里順,常寫手不笨。(多寫)
48.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49.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50.多行不義必自斃。
51.家丑不可外揚(yáng)。
5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53.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54.勤勞是個寶,一生離不了。
55.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56.細(xì)水長流,吃穿不愁。
57.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58.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勞。
59.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
60.勤人睡成懶人,懶人睡成病人。
61.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蟲。
62.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63.天上掉下餡餅來。 ?
64.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65.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66.掛羊頭,賣狗肉。
67.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68.貓哭老鼠假慈悲。
69.當(dāng)面是個人,轉(zhuǎn)臉是個鬼。
70.虛心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
71.滿招損,謙受益。
72.取人之長,補(bǔ)己之短。
7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74.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75.癢要自己抓,好要別人夸。
76.滿瓶不動半瓶搖。
77.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
78.大人不記小人過,宰相肚里能撐船。
79.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80.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81.喊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82.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83.學(xué)文化,從字母開始;講文明,從小事做起。
84.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他非。
85.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86.上梁不正下梁歪。
87.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
88.人心齊,泰山移。
89.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90.人在人前闖,刀在石上蕩。
91.當(dāng)家才知柴米貴,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
92.離家十里路,各處各鄉(xiāng)風(fēng)。
93.辦酒容易請客難。
94.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95.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96.樹挪死,人挪活。
97.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98.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99.人無橫財不發(fā),馬無夜草不肥。
100.心慌吃不成熱粥,騎馬看不好《三國》。?
歇后語大全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3、蠶豆開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fèi)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fēng)兩邊倒? ? ? ?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餃子破皮--------露了餡
37、扁擔(dān)挑水--------一心掛了兩頭?
38、對牛彈琴--------白費(fèi)勁
39、八仙聚會--------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背鼓上門--------討打
43、草把做燈--------粗心(芯)?
44、竹筍出土--------節(jié)節(jié)高
45、菜刀切豆腐--------兩面光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關(guān)公走麥城--------驕必敗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鉆風(fēng)箱--------兩頭受氣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6、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67、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68、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兩廂情愿
71、趕鴨子上架--------吃力不討好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瞎子戴眼鏡--------裝飾
74、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
78、和尚訓(xùn)道士--------管得寬
79、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80、聾子見啞巴--------不聞不問
81、銅鈑上釘鉚釘---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來直去
83、苦水里泡黃連--------苦上加苦
84、我解纜,你推船--順?biāo)饲?/p>
85、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86、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7、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風(fēng)箏斷了線--------沒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風(fēng)波--------大不了?
90、談心不點燈--說黑話
91、頂風(fēng)頂水劃船--------硬撐? ? ? ? ?
92、八仙過?!黠@神通
93、東洋人戴高帽--------假充大個
94、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95、魯班門前耍斧--------有眼無珠
96、老太太吃湯圓--------囫圇吞棗
97、出太陽下暴雨--------假情(晴)
98、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
99、擔(dān)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離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2894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熱天下暴雨
下一篇: 大人的演出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