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力不能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無能為力
兔子拉犁耙相關(guān)歇后語
兔子尾巴——長不了。
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群眾在生活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漢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shù)。
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蛟龍喜鬧春
兔年來了,正月就是春節(jié)了。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人群如潮,爆竹如花到處洋溢著快樂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張燈結(jié)彩,門前貼著“倒福”、對聯(lián),還掛著紅燈籠,兔年熱鬧極了!
你看,街上車水馬龍,大家喜氣洋洋,笑容滿面,扶老攜幼地出來看熱鬧。賣鞭炮小攤生意可興隆了!便剛才架子上掛滿了一串一串的鞭炮,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調(diào)皮的小孩子拿這壓歲錢在商店里不停地挑選兔年玩具和食品,裝了滿滿的一口袋。
你聽,那邊傳來鏗鏘有力的敲鑼打鼓聲,這邊傳來熱情的吆喝招呼聲,原來是舞龍隊來了。我和爸爸走向前一看,一條威武的長龍在不遠處浩浩蕩蕩的舞了過來。你看他仗著大嘴,眼睛瞪得像海碗,樣子可威風(fēng)了。這一條龍還不停的扭動著軀干,時而回首擺尾,時而上下翻滾,活像一條下海的蛟龍。圍觀的人們都對他贊不絕口。這時,我有點不懂了,問爸爸:“爸爸春節(jié)為什么要舞龍呀?”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我國春節(jié)的時候有這樣的習(xí)俗 ,人人都要做一些吉祥的事,吃一些吉祥的菜,說一些吉祥的話。龍是吉祥的,但世界上又沒有真的龍,所以人們就編織蛟龍,舉行舞龍的活動來寄托美好的祝愿。”
兔年春節(jié)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不僅度過了一個充滿歡樂、祥和、喜慶的節(jié)日,還對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兔”在中國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與人類的生命、人們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連。
“兔”,是動物兔的象形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兔,獸名,像距后其尾形?!逼浼坠俏摹⒆拿璁嫷恼恰巴谩钡拈L耳短尾的形象。
由“兔”字派生出的漢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點。
例如,“逸”是一個會意字。兔子跑得快稱為“逸”?!墩f文解字》等書都認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
這表明,兔子當之無愧的長跑冠軍。
于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游逸”、“隱逸”、“安逸”、“逸聞”、“超逸”等語匯。
三只兔疊在一起組成一個漢字,表示跑得飛快的樣子。
“冤”字則替善良的兔子“鳴冤叫屈”的標志。
《說文解字》解釋說:“冤,屈也。”意為兔子在網(wǎng)羅柵欄之下,不能逃脫,只有屈從,不能舒展。引申為冤屈。
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鳴冤”、“申冤”等一系列詞語。而兔子居有冤之首。
可見可愛的兔子最值得人們同情。
“兔”與“菟”相通。“菟”就是牽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絲”,也叫“菟絲子”,又名“女蘿”,或?qū)懽鳌巴媒z”。
“兔”添“土”旁為“堍”,指橋梁兩端靠近平地的部分,即上橋之處。
“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yīng),漢代王充《論衡》說:“卯,兔也?!倍呓M成我們的生肖“卯兔”。
“卯”的本字描畫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說文解字》說:“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痹谑r辰中,“卯”時是指早晨5-7時。
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滿著無限生機。
“柳”體現(xiàn)著“卯屬木”之意,于是有“春風(fēng)楊柳”。
“茆”,是一種水草。又形容有時草叢生,茂盛的樣子。
“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泖”,指水面平靜的湖塘。
“鉚”,表示將物體的部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上述這些字,都直接間接地與“兔”相關(guān)?;蛴伞巴谩币甓觥;蚺c“兔”的性情相合。
與兔有關(guān)的歇后語也還有不少,如:
兔兒爺滿山跑——還是歸老窩
兔子不吃窩邊草——留情(青),比喻不傷害鄉(xiāng)親鄰里。一般用天貶義。
兔子爬坡——往上梭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聽得遠
兔子的嘴——三片兒
兔兒吹笛子——嘴不嚴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兔子不點燈——自亮
兔子跟著月亮跑——沾光
兔子看人——紅眼了
兔子拉犁——心有余而力不足
兔子靠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兔子跑到羊群里——小而精
兔子攆烏龜——趕得上
兔子轉(zhuǎn)山坡——遲早還得回老家
兔子吃草——光哆嗦
兔子跑到麻地里——橫豎都是躺
兔子逃跑——不回頭
兔兒爺洗澡——一攤泥
兔絲子爬秧——胡爬亂抓
靖露冷浸銀兔影,西風(fēng)吹落桂花枝。
(隋煬帝《望江南》)
西瞻若水兔輪低,東望蟠桃海波里。
(元稹《夢上天》)
上人分明現(xiàn),玉兔潭底波。
(賈島《贈智明禪師》)
慈烏夜夜向人啼,兒度紗窗兔魄低。
(范槨《贈郭判官》)
鳥飛兔走,瞬息光陰,暑往寒來,不覺七載。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個二回)
這里的“兔、銀兔、王兔、兔魄、兔輪”等都指月亮。
古代天子酌儀仗隊,都要打著日月旗。月旗上畫著的就是大白兔。元代散曲家睢景臣在散曲《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中寫道:“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一面旗雞學(xué)舞,一面旗狗生雙翅,一面旗蛇纏葫蘆。”這是鄉(xiāng)下農(nóng)民眼睛里的漢高祖的儀仗隊。畫著迎霜兔的是月旗,畢月烏的是日旗,雞學(xué)舞的鳳旗,蛇纏葫蘆的是龍旗,狗生雙翅的是虎旗。
二、吉祥的兔兒
中國人很崇拜兔子,認為兔子是吉祥的象征?!度饝?yīng)圖》說:“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則至?!薄侗阕印氛f:“兔壽干歲,滿五百歲則色白?!痹S多人都向皇帝進貢白兔,桓溫、庾信都寫過上白兔表或賀白兔表。黑兔也是祥瑞之物,《宋史》和《遼史》也都記載著,“卯寸地方官員和百姓,得到黑兔便給皇帝,用來祭神。《宋史.樂志》說:“和峴撰神龜、甘露、紫芝、嘉樂、玉兔為五瑞曲,每朝會登朝首奏之?!?br>
兔子被認為是吉祥之物,這大概是因為兔子是不死藥的制造者吧?《釋名》說:“月,闕也。滿則缺也。晦,灰也。月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朔,蘇也,月死復(fù)蘇也?!薄段褰?jīng)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于陽也?!痹铝料Я耍殖霈F(xiàn)了;缺了,又圓了。古人認為月亮死而復(fù)生,具有再生不死的神秘功能。月中玉兔制造的便是不死之藥。古今中外誰個不喜歡長生不老,永遠地享受這人生和自己,那么又怎能不喜歡白兔兒,并與之為友呢?陸游寫道:“姬娥愿我笑,手托玉兔兒”。這時詩人一定是十分的快活的吧?
中國人把兔子同十二地支中的卯相配,叫“卯兔”。同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相配,東漢王充在《論衡》中便提出了一個問題:
“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木,兔也。水勝木,鼠何不逐馬?金勝卯,雞何不逐兔?”
這真是一個叫人難以回答的怪問題。
三、平凡的兔子
然而在中國文化中,兔子又是十分平凡的。
這首先因為兔子形體小,力量小,價值小。于是《淮南子·說林訓(xùn)》說:“逐鹿者不顧兔”。諺語、歇后語中說:
兔子跑到磨道里——假充大耳驢。
兔子要是能駕車——誰還養(yǎng)伊犁馬。
兔子當牛使——亂了套。
打著兔子跑了馬——得不償失。
兔子拉犁耙——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這一點上,歐美人也與我們相同。
兔子的另一特點是它的膽小,是“膽小鬼”的最常見的喻體。漢語中有“兔子膽”一詞。在長篇小說《沸騰的群山》中,作者寫道:“那些王八蛋都是屬兔子的,膽小腿長,聽說解放軍打來了,都嚇得夾著尾巴逃跑啦。”“屬兔子的”,也就是膽小雍的意思。
平凡的兔子的大本事是跑得快,于是有“脫兔”、“兔脫”等詞。古已有之的名言便是“始如處女,后如脫兔”。
兔子的另外一特點是:精明而狡猾。歇后語說:“羊群里跑了個兔——數(shù)它小,數(shù)它精?!本鬟^火,便是狡猾了,于是有了成語“狡兔三窟”??梢娫缭谙惹?,中國人就認為兔子精明而又狡猾了。
四、兔和狐和狗
中國古典數(shù)學(xué)中,有雞兔同籠的習(xí)題。中國文化中 ,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兔和狐和狗的關(guān)系。成語中,大都是兔和狐并列。兔和狐早在《周易參同契》中就相提并論了:“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薄巴盟篮钡取?梢娫谥袊说男哪恐校煤秃峭愐庀?,具有共同的命運。中國的兔和狐,都有神秘的色彩,不過兔具有正面值的神秘,狐具有負面值的神秘,狐貍精變女人害人、吸人血什么的,恐怖兮兮的。
中國文化中,兔和狗是對立的統(tǒng)一的一組意象。見兔顧犬未為晚,亡羊補牢為遲。它們是統(tǒng)一的,但也有對立的時候,那便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
奇怪的是,我家的小狗來福,特喜歡兔子。因為樓下人養(yǎng)了一只兔子,放在樓梯洞里,狗東西來福每次出門,或者回家,總是直接奔跑到樓梯洞里去,去看兔子,它想撫摸兔子。還對著兔子友好地叫喚著。
五、兔尾、兔唇和兔兒爺
兔子的尾巴也是很好的喻體:“兔子尾巴——長不了!”
“兔唇”是過是三瓣兒的,像兔子那樣。于是《博物志》記載說:“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又不可啖生姜,令兒多指。”這一禁忌直到現(xiàn)在,特別是在許多農(nóng)村中,還流行著,相信著。
兔兒爺,不是兔,又不是爺,它是兔頭人身的玩具,孩子們都喜歡。平凡的兔兒在中國是十分討人喜歡的。北京的風(fēng)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時,人們用泥巴做成兔子,還穿上衣服,戴上帽子,騎在大老虎,或者大獅子、梅花鹿身上,這便是“兔兒爺”。清人紀坤還寫過一首關(guān)于兔兒爺?shù)脑姡?br>
布席陳瓜果,
儼然東郭魏。
向來聞?chuàng)v藥,
此日竟為神。
狡計懷三窟,
清光借一輪。
韓廬休側(cè)目,
長近月中人。
《清稗類鈔》中說:“中秋日,京師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身施彩繪,巨者高三四尺,值近萬錢,貴家巨富多購歸,以香木餅果供養(yǎng)之,禁中亦然。”
六、雌雄有別的兔子
《木蘭辭》的結(jié)尾: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既然雄兔以腳撲朔為特征,雌兔又以眼迷離為特征,兩者的區(qū)別這么大,本來可以一眼區(qū)別開來。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兩兔——一雌一雄——并列在你面前,加上如此不同之特征,那還有什么不好辨識的呢?可詩人偏說:“安能辨我是雄雌?”這難壞了中國文人們。于是有了多種解釋法。
其中有一種——我以前也是這樣發(fā)揮的,即這是互文見義,即:雄兔腳撲朔而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而腳撲朔,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既然兩只兔子本沒有什么區(qū)別,那么盡管傍地而走,你怎么能辨別出哪是公兔子哪是母兔子來呢?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我才明白,這一解釋不對,不妥。這不是互義。如果是互義,那么,雄兔和雌兔便沒有什么區(qū)別了,男人和女人也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那么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也沒啥,不值得寫上這么一篇《木蘭辭》??扇藗兊某WR告訴我們:雌兔≠雄兔,女人≠男人。
公兔和母兔、男人和女人,是各有特征的——性特征、生理遺傳、后天習(xí)俗、社會文化等,這是不容否定的事實。這幾句詩是用木蘭的口氣寫的,木蘭也并不否定男女之不同,那么既然雄雌、公母、男女特征如此之明顯,為什么還辨別不出來呢?
關(guān)鍵在一個“走”字上?,F(xiàn)代人,把這“走”理解為一步三搖、踱四方步、斯斯文文、慢鏡頭的。此時此刻,有性特征的雌雄公母之別的兩只兔子,當然是涇渭分明,一清而二楚的。然而在《木蘭辭》的時代,這“走”是現(xiàn)代的“跑”、“奔跑”、“狂奔”,快速度、高速度的跑,即《孟子》的“棄甲曳兵而走”——打敗仗逃命的時候還能不快么?
雌兔眼迷離,雄兔腳撲朔,處在靜態(tài)之中,它們的性特征那么明白清楚,三歲小兒也能區(qū)別它們的公母。但若傍地而走——狂奔亂跑,即處于動態(tài)之中,那么,即是一個大人、老人、聰明人,你又有什么辦法區(qū)分出兔子的雄雌和公母來呢?在靜態(tài)中,在平常的日子里,男耕女織,男人打赤膊,女人濃妝艷抹,三歲小兒也分得出男人和女人來。但一進入動態(tài)之中,到戰(zhàn)場上,男和女一同殺敵,那時候你又怎么能夠區(qū)分出男和女來呢?
木蘭的同伴不知木蘭為女,就因為那是動態(tài),特殊情況;現(xiàn)在和平安寧回到家鄉(xiāng)的田園,是靜態(tài),木蘭身著女裝,同伴們一下子便知道她是女子了,毫不困難。
所以這幾句是木蘭的話,是女性自信心的偉大宣言:在靜止之中,男女性特征當然不一樣,這太容易區(qū)別了;但在動態(tài)之中,為國殺敵建功立業(yè),男女都一樣,女人不比男人
差。只要在事業(yè)上有一樣的表現(xiàn)和實績,那么,你怎么能區(qū)別出男人和女人呢?男人殺了一個敵人和女人殺了一個敵人是一樣的,并沒有區(qū)別,也無法區(qū)別!
如果有誰寫中國婦女運動史或婦女事業(yè)史,我看這四句可以作為卷首語寫進去。
七、龐統(tǒng)與眭固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中寫道:
龐統(tǒng)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shù)內(nèi)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饼嫿y(tǒng)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于吾?!庇谑牵詈筌娂餐耍宦犚娚狡虑耙宦暸陧?,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桑潺嫿y(tǒng)竟死于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這是小說家的花招。陳壽《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只是記載:“ 進圍雒縣,統(tǒng)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并沒說是“落鳳坡”。
《三國志·魏志·張楊傳》記載:“ (張)楊將眭固殺(楊)丑,將其眾,欲北合袁紹。太祖遣史渙邀擊,破之于犬城,斬固,盡收其眾也?!迸崴芍⒁兜渎浴氛f:
固字白兔,既殺楊丑,軍屯射犬。時有巫誡固日:“將軍字兔而此邑名犬,兔見犬,其勢必驚,宜急移去?!惫滩粡模鞈?zhàn)死?!?br>
這便是人名和地名的相克。如此說來,名兔的,屬兔的,都應(yīng)當回避帶犬、狗字樣的地名,這樣的地名在中國還不少呢。如果真的如此,屬兔子的,還能養(yǎng)狗么?
那么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安排風(fēng)雛先生龐統(tǒng)死于落鳳坡下,這是對眭固的白兔和犬城相克一事的移用吧。造反的安祿山聰明些兒,一聽說是鉅鹿城,趕緊回避,自覺對他不利。
八、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中有一個故事:“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未而守株,冀復(fù)得兔。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庇纱硕纬傻某烧Z“守株待兔”便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爭取,而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瞎貓撞著死老鼠”的好事巧事是決不可能天天都有的。
中國兔子還有一個很大的文化特征是:精明而狡猾。詩人說:
狡兔有三穴,人生又何常。
(陳陶《悲哉行》)
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穴莫深憂。
(杜甫《見王監(jiān)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賦詩二首》之一)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蘇軾《過嶺二首》之一)
政恐利一源,未塞兔三窟。
(黃庭堅《二月二日寄陳適用》)
看尋狡兔翻三窟,見射妖星落九天。
(鮑溶《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
狡兔方多穴,蒼鷹始下鞲。
(劉筠《別墅》)
歇后語說:“羊群里跑了個兔——數(shù)它小,數(shù)它精。”精明過火,便是狡猾了,于是有了成語“狡兔三窟”??梢娫缭谙惹?,中國人就認為兔子。
走如飛而又精明加狡猾還有三窟可以藏身的兔子,你追還追不到,呆呆地守在大樹旁邊,怎么能等得到手呢?徐霖《繡蠕記凈》第五出中的一句話:“丈夫?qū)W飛黃遠馳,肯待兔終朝守株對?!毖灾欣怼?br>
九、管城子——毛筆
筆是中國人的文房四寶之一。中國文化中,“文”和“筆”是并稱的。文人叫做“耍筆桿子的”、“靠筆桿子吃飯的”。“文革”時林彪大叫筆桿子和槍桿子都要抓,抓兩桿子。
漢語里筆又叫做“管城子”,大概是從唐人韓愈的《毛穎傳》而來:
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視,佐禹治東方土,養(yǎng)萬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為十二神。嘗日:“吾子孫神明之后,不可與物同,當吐而生?!币讯弧C饕暟耸缹O融,世傳當殷時居中山,得神仙之術(shù),能匿光使物,竊姬娥,騎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隱不仕云。
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乙竅而趺居。獨取其髦,筒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彼飓C,圍毛氏之族,拔其毫,載穎而歸。獻俘于章臺宮,聚其族而加以束縛焉。秦始皇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日“管城子”。
.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永叔白兔》詩中寫道:“ 我欲拔毛為白筆,研朱寫詩破公顏。”如此說來,兔兒是中國文化的功臣,畫家、詩人、小說家、雜文家,一切耍筆桿子的人的好朋友好伙伴。
十、 “龜兔賽跑”
這個世界上有誰個不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呢?如此說來,這兔子是愛睡如命、不愛江山美人、愛睡覺的呆子。
但是科學(xué)家告訴我們,兔子是很少睡覺的。我們?nèi)祟愐缓趟?個小時的大頭覺——豬八戒式人物也許還要多一些兒,馬睡2個小時,牛睡30分鐘,而我們可愛的兔子呢,每
天只需要睡120秒鐘,而這120秒鐘還要分為三次來享受,那么每次也不過40秒鐘。
我真不相信只40秒鐘,這烏龜就已經(jīng)爬到目的地了。40秒鐘之后,120秒鐘之后,兔兒豈不是依然一剎那間超越烏龜而奪得冠軍么?難道這兔子是故意拆自己的臺,敗壞自己的形象,讓人們?nèi)ゾ幣殴适碌拿?不會吧?但是即使干呼萬喚大聲吶喊也無法洗刷這兔兒們的奇恥大辱的。
在我看來,即便是兔兒一時大意疏忽因睡大頭覺而成了烏龜?shù)氖窒聰?,但歸根到底,烏龜畢竟是烏龜,兔子畢竟是兔子,善于奔跑、其速度快如風(fēng)的還是兔子。兔子決不會因一時之失利就變?yōu)檫B烏龜也不如的賽跑者,烏龜也決不會因一時僥幸得勝就成了長跑健將。
有個印度學(xué)者在他的著作中宣稱:印度烏龜能夠唱英語小調(diào),就一定能夠勝過不懂英語的中國兔子。其實,印度未必是烏龜,將愛如中國是兔子,那么在競爭的時代里,千萬不可盲目自信,睡不得大頭覺的。
十一、 兔毛大伯
兔毛大伯是宋元人常用的一個詞兒。如:
冤家債主原來是,我那兔毛大伯有鈔使。
元本《看錢奴》第四折)
撲紅旗裹著慣老,拖白練纏著腆秋,兔毛大伯難中瞅。
(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
這兔毛大伯就是老頭子的意思。
《事林廣記續(xù)集》卷八“綺談市語”中的“親屬門”中有:“伯:梁山;兔毛?!边@是隱語:梁山——伯,兔毛——白(伯)。兔毛伯——兔毛大伯——老頭子——須發(fā)皆白!
覺得好了,望采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0578.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兔子拉車
下一篇: 兔子滿山跑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