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怪話連篇
瘋子寫文章相關(guān)歇后語
名句歸類
勸學(xué)類: 作者 詩題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xué)》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游 《冬夜讀書示字聿》
惜時(shí)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一年之計(jì)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晨。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四季類:
春天:
1.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 《詠柳》
2.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
3.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杜 甫 《絕句》
4.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游園不值》
5.好雨知時(shí)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 《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秋天: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岳陽樓記》
4.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游 《示兒》
友情類:
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
思鄉(xiāng)類:
1.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 白 《靜夜思》
節(jié)日類: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shí)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 軾 《水調(diào)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心情類:
悲傷:
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游 《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fā)白帝城》
憂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格言、俗語、諺語、歇后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謙受益,滿招損。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塹,長一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shí)。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cái) ?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
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關(guān)公戰(zhàn)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fù)
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成語歸類:
描寫人的品質(zhì):
平易近人 寬宏大度 冰清玉潔 持之以恒 鍥而不舍 廢寢忘食
大義凜然 臨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撓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描寫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謀 融會貫通 學(xué)貫中西 博古通今
才華橫溢 出類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廣益 舉一反三
描寫人物儀態(tài)、風(fēng)貌:
憨態(tài)可掬 文質(zhì)彬彬 風(fēng)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揚(yáng) 意氣風(fēng)發(fā) 威風(fēng)凜凜 容光煥發(fā) 神采奕奕
描寫人物神情、情緒: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于衷 勃然大怒
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fù)荊請罪 精忠報(bào)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促膝談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繼 張牙舞爪
描寫人間情誼:
恩重如山 深情厚誼 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 血濃于水
志同道合 風(fēng)雨同舟 赤誠相待 肝膽相照 生死相依
說明知事曉理方面:
循序漸進(jìn)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勤能補(bǔ)拙 笨鳥先飛
學(xué)無止境 學(xué)海無涯 滴水穿石 發(fā)奮圖強(qiáng) 開卷有益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shù) 畫龍點(diǎn)睛 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葉公好龍 亡羊補(bǔ)牢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描寫事物的氣勢、氣氛:
無懈可擊 銳不可當(dāng) 雷厲風(fēng)行 震耳欲聾 驚心動魄
鋪天蓋地 勢如破竹 氣貫長虹 萬馬奔騰 如履平地
形容四季特點(diǎn):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滿園春色 春華秋實(shí)
春風(fēng)化雨 驕陽似火 暑氣蒸人 烈日炎炎 秋風(fēng)送爽
秋高氣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 寒冬臘月
形容繁榮興盛景象:
濟(jì)濟(jì)一堂 熱火朝天 門庭若市 萬人空巷 座無虛席
高朋滿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榮 川流不息
描寫美的景和物:
美不勝收 蔚為壯觀 富麗堂皇 金碧輝煌 玉宇瓊樓
美妙絕倫 巧奪天工 錦上添花 粉妝玉砌 別有洞天
描寫山水美景:
錦繡河山 高聳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巒疊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練騰空 煙波浩渺
描寫花草樹木:
繁花似錦 綠草如茵 郁郁蔥蔥 古樹參天 萬木爭榮
百花齊放 花團(tuán)錦簇 萬紫千紅 桃紅柳綠 綠樹成蔭
描寫日月風(fēng)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銀裝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霧迷蒙 風(fēng)清月朗 春風(fēng)化雨 暴風(fēng)驟雨 風(fēng)馳電掣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xiāng)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diào)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后繼 前俯后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后 舍近求遠(yuǎn) 揚(yáng)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yōu)勝劣汰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戰(zhàn)戰(zhàn)兢兢 兢兢業(yè)業(yè) 沸沸揚(yáng)揚(yáng)
林林總總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蕩蕩 影影綽綽
密密麻麻 疏疏朗朗 朝朝暮暮 日日夜夜 渾渾噩噩
風(fēng)風(fēng)雨雨 風(fēng)風(fēng)火火 堂堂正正 偷偷摸摸 轟轟烈烈
朦朦朧朧 隱隱約約 迷迷糊糊 心心念念 挨挨擠擠
勤勤懇懇 踉踉蹌蹌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聲聲
AABC式:
蕓蕓眾生 咄咄逼人 頭頭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樂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絕 姍姍來遲
面面相覷 面面俱到 振振有辭 竊竊私語 息息相關(guān)
喋喋不休 循循善誘 郁郁寡歡 彬彬有禮 亭亭玉立
錚錚鐵骨 飄飄欲仙 夸夸其談 孜孜以求 孜孜不倦
莘莘學(xué)子 躍躍欲試 井井有條 綽綽有余 楚楚可憐
十二生肖成語:
膽小如鼠 對牛彈琴 殺雞嚇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墻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呆若木雞 人仰馬翻
順手牽羊 人怕出名豬怕壯
成 語
[動物成語]
杯弓蛇影 狗急跳墻 甕中捉鱉 兵荒馬亂 順手牽羊 蠅頭微利
噤若寒蟬 懸崖勒馬 混水摸魚 龍盤虎踞 包羅萬象 車水馬龍
九牛二虎 老態(tài)龍鐘
[數(shù)字成語]
一絲不茍 五湖四海 九死一生 百家爭鳴 千山萬水 千辛萬苦
獨(dú)樹一幟 五體投地 十萬火急 十拿九穩(wěn) 百聞不如一見
[含反義詞的成語]
天昏地暗 前因后果 生離死別 一無所有 改邪歸正 輕重緩急
博古通今 鋪天蓋地
[常用成語]
鴉雀無聲 雅俗共賞 言行一致 養(yǎng)尊處優(yōu) 搖搖欲墜 一敗涂地
一帆風(fēng)順 一見如故 一舉兩得 一蹶不振 一勞永逸 一落千丈
一毛不拔 一目了然 一暴十寒 一視同仁 一事無成 一網(wǎng)打盡
一意孤行 一針見血 一知半解 以卵擊石 以身作則 以牙還牙
易如反掌 異想天開 飲水思源 迎刃而解 應(yīng)接不暇 優(yōu)柔寡斷
游手好閑 有目共睹 有勇無謀 與日俱增 再接再厲 真知灼見
蒸蒸日上 執(zhí)迷不悟 趾高氣揚(yáng) 紙上談兵 志同道合 置之不理
忠言逆耳 裝聾作啞 自暴自棄 自力更生 自投羅網(wǎng) 自相矛盾
坐井觀天 坐享其成
歇 后 語
長衫子改夾襖——取長補(bǔ)短
吃了黃蓮吃甘草——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蔥——裝相(象)
冰天雪地發(fā)牢騷——冷言冷語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xì)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名人名言
[惜時(shí)篇]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 ——蕭繹
思念易學(xué)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
時(shí)間給勤奮者以榮譽(yù),給懶漢以恥辱。 ——高士其
時(shí)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有的。 ——魯迅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志向篇]
沒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沒有動力的船,只能隨波逐流。 ——魏瓊
有志者,事竟成。 ——范曄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顧炎武
鞠躬盡粹,死而后已。 ——諸葛亮
一個人有了遠(yuǎn)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shí)候,也會感到幸福?!焯亓?
愛祖國,為祖國的前途而奮斗,是朝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zé)。 ——蘇步青
人生是短暫的,在短暫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對人類,對祖國和人民的貢獻(xiàn)。
——覃過振
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諸葛亮
[知識學(xué)問篇]
學(xué)問如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左宗棠
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不消化。 ——波爾克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聰明在于學(xué)習(xí),天才在于積累。 ——列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孔子
[品格篇]
正義是美德的最高榮譽(yù)。 ——西塞羅
為善者流芳百世,為惡者遺臭萬年。 ——程允升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著急。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都要冷靜、沉著。——狄更斯
古詩名句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實(shí)難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近鄉(xiāng)情更法,不敢問來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既來之,則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旁觀者清,當(dāng)局者迷。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觀棋不語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強(qiáng)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于患難見豪杰。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歇后語
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關(guān)公戰(zhàn)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竹籃打水-一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fù)
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對聯(lián)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西懸空寺空懸西山
蠶為天下蟲
鴻是江邊鳥
數(shù)字聯(lián)
萬瓦千磚 百日造成十字廟
一舟二櫓 三人遙過四通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長兩短
六合插地 七層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點(diǎn)兩點(diǎn)三點(diǎn)
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三個土頭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講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歇后聯(lián)
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馬過木橋--蹄打鼓
雞啄銅盆--嘴敲鑼
開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節(jié)節(jié)甜
碧紗帳內(nèi)坐佳人--煙籠芍藥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蘆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俏皮話加歇后語:按方抓藥--照辦 瘋子寫文章--怪話連篇 金蛋打鳥--貪小失大 和尚看花轎--下輩子 狗追鴨子--呱呱叫 瘋姑娘講笑話--嘻嘻哈哈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臉又不要命 網(wǎng)公共廁所扔炸彈--引起公糞(憤) 關(guān)公開鳳眼--要?dú)⑷?關(guān)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曹操用計(jì)--又奸又滑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歇后語是中國 勞動人民 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 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下面是我給大家介紹的經(jīng)典歇后語大全 ,歡迎閱讀。
經(jīng)典歇后語大全 1、螞蟻拖秤砣——難上加難。
2、大姑娘拜天地——頭一回;頭一遭。
3、廁所里吃燒餅——口難開;不好開口。
4、秋后的螞蚱——沒幾天蹦頭;蹦達(dá)不了幾天。
5、耗子舔貓鼻子——找死;自己找死。
6、殺豬割耳朵——不是要害。
7、蜜餞石頭子兒——吃不消;好吃難消化。
8、吊死鬼戴花——死要面子;死要臉。
9、鐵鍋里的螺獅——水深火熱。
10、把鼻涕往臉上抹——自找難看。
11、耗子在窩里藏糧——有備無患。
12、熱鍋上的蚰蜒——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13、雀屎掉在頭頂上——不祥之兆。
14、禿子爭木梳——多余。
15、老母豬擺擂臺——丑八怪逞能。
16、螞蟻抬蟲子——個個使勁;齊心合力。
17、大流子的弟弟——二流子。
18、修鍋匠拉風(fēng)箱——有去有來;有來有往。
19、狂犬吠日——空汪汪。
20、麻秸稈做扁擔(dān)——挑不起重?fù)?dān);難挑擔(dān)。
21、青蛙鼓嗓——不成調(diào)。
22、搭起戲臺賣螃蟹——貨色不多,架勢不大。
23、蛤蟆的眼睛——突出。
24、武松賣刺猬——人強(qiáng)貨扎手。
25、馬路上跑火車——不合轍。
26、樂隊(duì)里敲破鑼——不入調(diào)。
27、挑水的逃荒——背井離鄉(xiāng)。
28、二黃轉(zhuǎn)中板——變調(diào)了。
29、帽子涂蠟——滑頭:滑頭滑腦。
30、肉爛在湯里——誰也不吃虧。
31、背鼓進(jìn)祠堂——一副挨打的相。
32、牛犢子撲蝴蝶——看著容易做著難。
33、黑瞎子吃人參——不知貴賤。
34、風(fēng)箱的嘴巴——光會吹。
35、猛將軍騎馬——一躍而上。
36、挑管上山——擔(dān)風(fēng)險(xiǎn)。
37、瞎子找對象——不知丑俊。
38、玉米開花——頂上見。
39、朝廷老爺拾大糞——有福不會享。
40、傻子活了九十八——虛度年華。
41、夫妻推磨——盡繞圈子;繞圈子。
42、大門口的石獅子——成雙成對。
43、羅鍋跌跟頭——兩頭不著地。
44、鐵匠罵徒弟句子——不會打。
45、墻里的柱子——暗中使勁;使暗勁。
46、廁所里放芝麻——香臭不分。
47、麻布袋繡花——底子太差。
48、鴨子鳧水——暗中使勁。
49、生就的駝子——直不了。
50、啞巴唱戲——沒腔。
51、自水煮豆腐——淡而無味。
52、賣花人說花貴,賣茶人說茶芳——各有一套。
53、墻上掛琵琶——不談了。
54、猛將軍出征——不獲全勝不收兵。
55、長添燈草滿添油——早作準(zhǔn)備。
56、丈二寬的.長袍——大搖大擺。
57、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
58、豆腐里挽米湯——糊里糊涂;糊糊涂涂。
59、瞎子跳加官——盲目樂觀。
60、耗子洞擺神像——莫明其妙。
61、閻王不戴帽——鬼頭鬼腦。
62、麻線穿針眼——過得去就行。
63、鴨頭安在鵝頸上——不像樣。
64、木頭人過河——不成。
65、發(fā)射衛(wèi)星上天——一鳴驚人。
66、墳頭上捅桿子——攪死人。
67、螞蟥吃螢火蟲——心里亮;肚里明。
68、狐貍撞槍——死到臨頭。
69、三分面粉七分水——十分糊涂。
70、筷子里拔旗桿——沒高的。。
71、烏鴉不叫烏鴉——太平鳥。
72、牛犢子撒嬌——頂頂撞撞;又頂又撞。
73、大佛殿的菩薩——滿肚子泥。
74、晴天盼下雨——沒指望。
75、看見和尚叫舅子——亂認(rèn)親。
76、大海里刮旋風(fēng)——誰也轉(zhuǎn)。
77、麥稈做吹火筒——小氣。
78、啞巴祭祖先——多磕頭,少說話。
79、日頭曬甕——肚里陰。
80、心眼里灌鉛——不開竅;難開竅。
81、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82、茅坑上邊蓋大廈——臭底子;底子臭。
83、嘴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
84、看戲的掉眼淚——替古人擔(dān)憂。
85、瘋子院的病人——喜怒無常。
86、帶刺的鐵絲——難纏。
87、老太太吃牛筋——食而不知其味。
88、大街上相親——一廂情愿。
生氣是一種情緒,表示對現(xiàn)狀的不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形容生氣憤怒的歇后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形容生氣憤怒的歇后語 篇1 1、算命先生說氣話——舍得幾條命不要
2、打破紙燈籠——一個個眼里有火
3、瞎子熬糖——老(惱)了火
4、癩蛤蟆墊床腳——鼓起一肚子氣
5、癩蛤蟆上蒸籠——?dú)夤臍饷?/p>
6、豬八戒咬牙——恨猴兒
7、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8、面孔上涂了槳糊——繃緊
9、香爐前打噴涕——撲一鼻子灰
10、借米還糠——?dú)夤臍饷?/p>
11、豬尿泡打人不痛——有些氣脹
12、篩子罩鍋?zhàn)印鰵庋鄱?/p>
13、漏了氣的汽笛光——冒氣不吭聲
14、老鴨公想唱戲——喉嚨不爭氣
15、老鼠掉進(jìn)面缸里——瞪白眼
16、買了罐子打了把——別提了
17、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18、肩膀上放烘籠——腦(惱)火
19、抱雞婆扯媚眼——兩眼一翻
20、孟良摔葫蘆——火啦
21、剃頭匠說氣話——舍得幾個腦殼不要
22、張飛穿針——粗中有細(xì);大眼瞪小眼;有勁無處使
23、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24、三個鼻孔眼——多出你這口氣
25、六月里反穿皮襖——里外發(fā)火
26、王八鉆火炕——連憋氣帶窩火
27、火藥碰火柴——好大的火氣
28、對著壇子打屁——憋氣
29、中個鼻孔爛了三個——留下一個出氣
30、發(fā)了酵的面粉——?dú)夤墓牡?/p>
31、借米還糠——?dú)夤臍饷?氣鼓鼓
32、癩蛤蟆墊床腳——死撐活挨
33、老鼠掉進(jìn)面缸里——翻白眼
34、瞎子熬糖——惱(老)了火(比喻十分生氣、惱怒。)
形容生氣憤怒的歇后語 篇2 【袖子里冒火】——著手
【焊條碰鋼板】——冒火
【對門吹笛子】——斗氣
【蛤蟆打飽嗝】——?dú)饷浀?/p>
【戳破了的燈泡】——冒火
【啞巴挨罵】——?dú)獠豢裳?/p>
【打脹的皮球】——一肚子氣
【鼻孔里氏瘤子】——?dú)獠豁?/p>
【唱戲的吹胡子】——假生氣
【風(fēng)箱上做棺材】——?dú)馑廊?/p>
【哈蟆鼓肚子】——?dú)夤臍饷?/p>
【膨脹的皮球】——一肚子氣
【腦袋上冒煙】——火氣上頭
【老鼠鉆風(fēng)箱】——兩頭受氣
【竹子做笛】——受不完的氣
【澡堂里的油燈】——?dú)饣枇?/p>
【蒸籠蓋子】——受不完的氣
【胸窩里栽牡丹】——心花怒放
【豬尿脬上扎一刀】——?dú)庀?/p>
【小媳婦進(jìn)婆家】——忍氣吞聲
【瘋子院的`病人】——喜怒無常
【擋風(fēng)玻璃當(dāng)鍋蓋】——明受氣
【堵塞的煙囪】——憋氣又窩火
【風(fēng)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風(fēng)箱板做帽子】——?dú)馍项^了
【鍋爐房里的燈籠】——?dú)饣枇?/p>
【王八鉆灶炕】——憋氣又窩火
【王八吃鞭炮】——憋氣又窩火
【熱鍋上的蒸籠】——好大的氣
【捏鼻子吹螺號】——忍氣吞聲
【捏著拳頭過日子】——心里憋氣
【鼓肚蛤蟆鉆喇叭】——忍氣吞聲
【鍋灶上天】——?dú)庹?氣崩了
【上墳不帶燒紙】——惹祖宗生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205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瘋婆子演判官
下一篇: 瘋子搖頭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