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個個想出頭
荷葉包釘子相關(guān)歇后語
韓信點(diǎn)兵--多多益善。
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dá)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
歇后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是一種漢語的文字游戲。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后語四種。
歇后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后語幽默風(fēng)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其實(shí)方言是一種地方文化的體現(xiàn),方言歇后語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語言結(jié)晶,是地域文化的標(biāo)志。隨著社會的不斷進(jìn)步,全民素質(zhì)的逐步提高,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慢慢淡忘,但這些歇后語也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cái)富。
1 黃瓜打鑼——去了半頭。 2、扁擔(dān)倒下來——不識個“一”字。 3、桃樹棍子——鬼不纏。
4、瞎子點(diǎn)燈——白費(fèi)。 5、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 6、喜鵲登——梅(迷)。
7、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8、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
9、爹爹背媳婦過河——好心討不到好報。 10、屙屎打噴嚏——兩頭背時。
11、老鼠落在面缸里——糊一張嘴。 12、叫花子背不起——自討的。 13、桿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14、茅廁里蕩槳——敲屎(死) 15、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16、瞎子牽叫驢子——放不得手。
17、快刀斬亂麻——一刀兩斷。 18、快刀切豆腐——兩面光。 19、瞎子打婆娘——呵到了就是一頓。
20、自己屁股流鮮血,還跟別人診痔瘡——無能多事。 21、道士闖到鬼——法都使盡。
2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23、脫了褲子打屁——多此一舉。 24、腦殼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
25、癩蛤蟆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26、缺牙齒坐上席——一望無涯(牙)
27、管湖佬落到藕坑里——遭活孽(照荷葉) 28、荷葉包釘子——個個想出頭。
29、荷葉包鱔魚——鰍之溜之。 30、強(qiáng)盜偷了抵后門——后悔遲了。
31、叫花子打響鞭——窮快活。 32、棺材縫了伸出手來——死都想錢。
33、破子拜年——就膝(隙)一歪。 34、竹籃打水——一場空。 35、火燒烏龜——肚里疼。
36、篾穿豆腐——提不得。 37、豆腐掉在灰坑里——吹,吹不得;打,打不得。
38、烘爐子靠水缸——你熱他不熱。 39、媳婦穿婆婆的鞋——老樣。
40、粗腿子被蛇咬——腫(總)是一腫。 41、閻王要糊粥——鬼搞。
42、叫花子開雜糧行——一樣有一點(diǎn)。 43、水里的月亮——看得到,撈不到。
44、駝子死了——不直(值)。 45、半夜時玩龍燈——玩轉(zhuǎn)去了。
46、茶壺里裝湯元——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 47、小氣的兒子戴白帽子——小氣死了。
48、舌頭上長皰——了都了不得。 49、算命先生當(dāng)軍師——瞎指揮。
50、梁山上的軍師——吳(無)用。 51、阿訇走到廟里——不是事(寺)。
52、三九天的蘿卜——凍(動)了心。 53、筲箕里裝菩薩——淘神。
54、粗大腿立楊樁——大頭子朝了上。 55、皮影子打架——下獨(dú)(毒)手。
56、皮影子上飯館——人多財(cái)不旺。 57、懷里揣包鹽——心都咸(寒)了。
58、雞窩里插沖擔(dān)——搗蛋。 59、黃泥巴落在褲襠里——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60、兩個啞巴一頭睡——無得話說。 61、十一把橈子下水——五劃六劃。
62、夜蚊子銜秤砣——嘴勁。 63、巷子里搬楠竹——直來直去。
64、腦殼上頂血片子——紅上頂。 65、沖擔(dān)子插迷子——翹起火。
66、飛機(jī)上失火——丟機(jī)又丟人。 67、三天不屙屎——糞脹(混帳)。
68、花線吊頸——死都講漂亮。 69、癩瘌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70、豬八戒照鏡子——里外都不是人。 71、三天賣兩條黃瓜——要緊不忙。
72、買干魚放生——不知死活。 73、新姑娘坐花轎——頭一回。
74、牙刷掉毛——光板眼。 75、茄子上結(jié)大椒——怪種。
76、頂碓窩子唱戲——人吃虧,戲唱不好看。 77、狗子頭上長角——裝羊(洋)。
78、矮子上樓梯——步步高。 79、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80、猴子戴搭搭帽——假充人形。
81、一跤跌到門坎上——兩不著實(shí)。 82、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
83、冒牙佬吃豌豆——拐得疼。 84、老鼠拖油瓶——大頭子在后頭。
85、從地上滾到蘆席上——高得一篾片。 86、豬八戒上城墻——倒打一耙。
87、痂子趕情——拿不出手。 88、狗子吃糍巴——望天夸。 89、狗子吃粽子——無解。
90、缺巴齒吃油面——拖進(jìn)拖出。 91、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92、啞巴吃湯元——心中有數(shù)。 93、雜馬眼看月亮——好大的星(心)。 94、揚(yáng)叉搗兔子——胯里過。
95、瞎子踢毽子——一個不個。 96、老鼠趴桿秤——自秤(稱)自。
97、高粱棒子做眼框——看穿了。 98、打老豆腐墊腳——做穩(wěn)當(dāng)事。 99、起風(fēng)不下雨——干吹。
100、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設(shè)。 101、棉條打鼓——不鼓(懂)。
102、腳板抺清油——開溜。 103、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104、鵝卵石落到茅廁里——又硬又臭。 105、壇子里捉烏龜——手到擒拿。
106、一個民錢鈧寶——無對子。 107、麻雀掉在粗糠里——空歡喜。
108、看戲的流眼淚——替古人擔(dān)憂 109、一步樓——廁所 110、缺巴齒母媽過生——鬧豁子。
111、鐵鋪開張——講打 112、結(jié)巴說話——是是(四四)。 113、烘爐子靠水缸——你熱他不熱。
114、剃頭擔(dān)子——一頭熱。 115、一腰兩——段(斷) 116、神通廣——大。
117、魁星點(diǎn)——斗(肚) 118、瓜子花——生 119、年年有——余(魚) 120、安安送——米
121、天長地——久(酒) 122、談今博——古(鼓) 123、投機(jī)耍——滑(多指道路泥濘)。
124、蘭英的母媽穿花短褲——第一都不只。 125。閻王要糊涂吃——鬼搞
126。 閻王出告示——鬼看 127 。閻王搞斗毆——鬼打架 128。閻王化妝——鬼打扮
129。閻王開店鋪——做鬼的買賣 130 。閻王拿簿子——勾魂
131。 閻王害相思病——被那女鬼迷住了
132。 閻王逛妓院——做鬼也風(fēng)流
133。閻王練嗓音——鬼汪鬼叫
134。閻王說相聲——鬼話連篇
135。閻王唱小曲——鬼蹦鬼跳
136。閻王辦舞會——鬼腔鬼調(diào)
137。閻王寫奏折——告陰狀
138。閻王著書——鬼寫
139。 閻王擺宴席——請鬼的客
140。閻王搔腦殼——在想鬼點(diǎn)子
141。 閻王捐官——想撈一把鬼交椅
142。閻王開賭場——輸贏都是鬼
143。閻王害病——找鬼醫(yī)
144。閻王玩魔術(shù)——搞的鬼把戲
145。閻王訂條款——約束小鬼們
146。閻王畫老虎——嚇鬼
147。閻王家里裝空調(diào)——鬼都怕熱
148。賣油的不賣鹽——不管閑(咸)事
149。貓子吃腸子——越拉越長
150。 缺巴齒吃油面——一望無涯(牙)
151。 缺巴齒嚼牛筋——白磨嘴皮
152。做夢搞旅游——好景不長
153。 做夢撿鈔票——財(cái)迷心竅
154。 篩子篩豆子——格格不入
155。 狗咬老鼠——多管閑事
156。泥菩薩伸手——死活都要錢
157。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158。捏鼻子吹螺號——忍氣吞聲
159。腦袋進(jìn)了拍賣行——要錢不要命
160。腦袋上刷漿糊——糊涂到頂
161。腦殼上安電扇——出風(fēng)頭
162。泥做的菩薩——全靠貼金
163。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164。尼姑有喜——不好處理
165。尼姑生孩子——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166。尿壺掉井里——吞吞吐吐
167。尿壺沒底——下流
168。女鬼偷漢——死不要臉
169。女兒國辦婚事——難得有一回
170。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愿
171。婊子送嫖客——虛情假意
172。辮搭子搭橋——忙得開絞
173。狗子吃粽子——無解
174。頭上頂簸箕——好大的帽子
175。斗笠爛邊——頂好
176。 阿訇走到廟里——不是事(寺)
177。跛子的屁股歪嘴的臉——邪皮(斜屁)邪(斜)臉
178。茄子上面生大椒——怪種
179。棉條打鼓——不懂(咚)
180。歪嘴巴吹火——一股邪風(fēng)
181。狗子坐街椅子——不經(jīng)人抬
182。無牙佬吃蒸肉——嚼味
183。牙刷無毛——光板眼
184。腳盆里生豆芽菜——知根知底
185。揚(yáng)叉走路——走一步打兩個樁
186。青蛙打架——錢(前)來錢(前)去
187。腰里別個死老鼠——詐稱打鐵的
188。打醋的瓢打酒——好大的臭(醋)調(diào)(吊)子
189。懷身婦女過獨(dú)木橋——鋌(挺)而走險
190。麻袋上繡花——底子太差
191。母豬嚼抹布——嚼味
192、青蛙打架——錢(前)來錢(前)去
193、狗子坐嘎椅子——不經(jīng)人抬
194、皮影子打架——下獨(dú)(毒)手
195 、皮影子上飯館——人多財(cái)不旺
196、賣油的不賣鹽——不管閑(咸)事
197、貓子吃腸子——越拉越長
198、缺巴齒吃油面——一望無涯(牙)
199、缺巴齒嚼牛筋——白磨嘴皮200
做夢搞旅游——好景不長
201、做夢撿鈔票——財(cái)迷心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3390.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荷塘里失火
下一篇: 荷葉包鱔魚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