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威風不起來
三九穿單褂相關(guān)歇后語
歇后語是漢語語言文化精髓表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語言表達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關(guān)于三的歇后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三的歇后語摘抄 1. 三錐子扎不出一滴血老牛筋(比喻性情倔犟,思想頑固。)
2. 三個錢買豬頭就是一張嘴(比喻嘴好,會說話。)
3.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
4. 三伏天穿皮襖不是時候
5. 三伏天穿皮襖里外發(fā)熱(比喻怎么也不好受。)
6. 三伏天的爆竹一碰就炸
7. 三九天穿裙子美麗凍(動)人
8. 三年不漱口一張臭嘴
9. 三親六故,四朋八友一拉一幫(比喻拉幫結(jié)伙搞宗派)
10. 三月里扇扇子滿面春風
11. 三張紙畫個房子好大的面子
12. 三角磚頭擺不平(比喻不能公平對待,或一碗水沒往平)
13. 三歲小孩買棺材早做準備
14. 三兩銀子放賬稀(息)少(比喻很珍貴少見)
15. 三百斤的野豬一一得個大嘴(比喻能吃。)
16. 三毛的頭發(fā)屈指可數(shù)
17. 三更已過晚了
18. 三伏無的電扇忙得團團轉(zhuǎn)
19. 三伏夭喝冰水正中下懷
20. 三伏天喝涼茶正是時候
關(guān)于三的歇后語推薦 1. 三伏天穿皮襖不懂得看氣候
2. 三伏天燒爐子真夠熱火
3. 三歲的娃娃貴在純真
4. 三天不睡覺沒精打采
5. 三個菩薩兩炷香沒你的份
6. 三個錢買個豬頭就是一張嘴
7. 三個錢買條毛驢自騎自夸
8. 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冷暖自知
9. 三九無喝涼水從里涼到外
10. 三九天喝姜湯熱心腸
11. 三九天送扇子不領(lǐng)情
12. 三九天穿單褂抖起來了;威風不起來
13. 三九天談心冷言冷語
14. 三條腿的蛤蟆難找
15. 三條腿的驢沒多大奔頭
16. 三間房子不開門怪物(屋)
關(guān)于三的歇后語精選 1. 三九天穿裙子美麗又動(凍)人
2. 三九天的叫花子又冷又餓
3. 三九天的豆腐干冷冰冰,硬邦邦
4.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磨洋工
5. 三伏天的狗上氣不按下氣
6. 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
7. 三個廚子殺六只雞手忙腳亂
8. 三個餞買個牛肚子盡吵(草)
9. 三個老爺兩頂轎沒有你的份
10. 三條腿的毛驢跑不了
11. 三九穿單褂威風不起來
12. 三張級畫個鼻子面子大
13. 三畝棉花三畝稻睛也好,雨也好
歇后語文化形成于民間,生動形象、幽默詼諧,而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較強的表義功能。作為漢語的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下面內(nèi)容由我為大家分享歇后語三九天穿裙子,一起來看看吧!
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中國的農(nóng)歷用"九九"來計算時令,冬至為"一九天"的第一天,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過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便結(jié)束,進入春天,而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便是"三九天"。三九天穿裙子歇后語,可想而知。
三九天穿裙子 —— 美麗又動人
解釋:三九天是指從冬至算起的第三個"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在這個時候天氣是非常的冷,所以穿裙子,就有著雖然美麗但是會凍壞人的意思。
三九天歇后語
三九天穿單褂 —— 抖起來了;威風不起來
三九天喝姜湯 —— 熱心腸
三九天吃梅子 —— 寒酸
三九天種小麥 —— 不是時候
三九天不穿棉 —— 縮手縮腳
三九天的叫花子 —— 又冷又餓
三九天吃冰棍 —— 寒心;冷暖自己知
三九天送扇子 —— 不領(lǐng)情
三九天的豆腐干 —— 冷冰冰,硬邦邦
三九天喝涼水 —— 從里涼到外
三九天扇扇子 —— 心里有火
三九天送皮襖 —— 暖人心
三九天的冰棍 —— 沒人理
三九天掉冰窟 —— 抖起來了
三九天桃花開 —— 罕見;太離奇;稀奇古怪
三九天談心 —— 冷言冷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4219.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斤面包個扁食(餃子)
下一篇: 三九天不穿棉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