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不知死活;死活不知
軟刀子割頭相關(guān)歇后語
導(dǎo)語:歇后語刀子嘴豆腐心是什么意思?歇后語刀子嘴豆腐心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歇后語刀子嘴豆腐心的解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歇后語:
刀子嘴豆腐心
答案:
嘴硬心軟
解釋:
比喻說話刻簿、言語尖利,但心地柔和、寬厚仁慈。嘴上說的很難聽,其實心里也在滴血,這樣的人很善良。嘴上說的和心里不是一樣的(是指狠話的時候噢)。
更多關(guān)于刀子的歇后語:
殺豬的刀要快
瞎子磨刀快了
刀剜黃連刻苦
鈍刀切肉不快
皮球上磨刀泄氣
張飛賣肉一刀切
鍘刀鋤地管得寬
剃頭刀裁紙真快
鈍刀子割草拉倒
鈍鐮刀割麥拉倒
猴兒耍大刀胡砍
刀切酥油兩面光
刀架心上頭忍吧
菜刀剃頭太懸乎
挨了刀的`皮球癟了
薄刀切豆腐兩面光
脖子上掛鐮刀好險
鼻梁上放菜刀好險
背后捅刀子暗傷人
包公的鍘刀不認(rèn)人
大花臉舞刀耍威風(fēng)
大刀砍虱子不合算
菜刀切藕片片有眼
刀尖上賭氣活要命
鈍刀子殺雞靠手勁
刀子對斧子硬對硬
鵝伸脖子等著挨刀
豆腐做匕首軟刀子
風(fēng)化石磨刀快不了
三角銼刀面面有用
頭上砍一刀傷腦筋
楊志賣刀忍痛割愛
紙上畫刀無關(guān)痛癢
新打的剪刀難開口
水面砍一刀無傷痕
石頭上磨刀硬對硬
石板上砍魚難下刀
生銹的剪刀口難開
瓦匠砌墻兩面三刀
亮月下耍大刀胡砍
鐮刀對斧頭硬碰硬
刀砍大海水難舍難分
睹八戒耍大刀不順手
鈍刀子切藕藕斷絲連
鈍刀子殺豬全靠手勁
割麥不用鐮刀連根拔
二兩鐵打大刀不夠料
墳場上舞大刀嚇?biāo)廊?/p>
肥豬上屠場挨刀的貨
刀尖上打拳站不住腳
刀削鉛筆要的就是尖
大刀斬小雞小題大作
脖子上磨刀危險到頂
刀尖上跳舞兇多吉少
刀尖上立正站不住腳
耗子啃菜刀死路一條
快刀砍黃鱔一刀兩斷
劊子手咧嘴笑里藏刀
利劍斬亂麻一刀兩斷
泥瓦匠砌墻兩面三刀
殺人不用刀槍軟收拾
殺雞用牛刀小題大做
死牛用刀殺多此一舉
剃頭刀殺豬割出來刮
關(guān)于豆腐的歇后語:
咸菜拌豆腐有言(鹽)在先
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鹽)
豆腐干煮肉有分?jǐn)?shù)(有葷也有素,是說心中有底)
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鹽)
黃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
毛豆子燒豆腐都是自己人
清水煮豆腐淡而無味
四兩豆腐半斤鹽賢惠(咸味)
挨烙鐵 安樂窩 熬曰子 八股調(diào) 八面風(fēng) 八面光 巴不得 拔釘子 拔尖兒 白費勁 擺架子 擺擂臺
擺攤子 擺陣勢 半邊天 半吊子 絆腳石 包餃子 保護傘 寶葫蘆 暴發(fā)戶 背包袱 背時鬼 比翼鳥
筆桿子 閉門羹 避風(fēng)港 避風(fēng)頭 變口風(fēng) 變色龍 變戲法 別難過 并蒂蓮 不成器 不出息 不打眼
不大離 不倒翁 不二價 不服氣 不服軟 不公道 不夠格 不開眼 不老實 不樂觀 不留神 不露臉
不買賬 不明白 不內(nèi)行 不認(rèn)賬 不識相 不爭氣 不正派 不中用 操左卷 差不多 拆墻角 摻沙子
嘗辣椒 唱反調(diào) 唱高調(diào) 唱老調(diào) 吵窩子 車輪戰(zhàn) 扯后腿 撐門面 成氣侯 吃包子 吃不開 吃不消
吃不準(zhǔn) 吃得開 吃豆腐 吃獨食 吃老本 吃排骨 吃甜頭 吃現(xiàn)成 吃鴨蛋 抽懶筋 抽冷子 丑八怪
出岔子 出風(fēng)頭 出口氣 出漏洞 出門子 出氣筒 出外快 出洋相 觸霉頭 傳聲筒 串鼻子 吹風(fēng)兒
吹鼓手 吹冷風(fēng) 刺耳朵 催命鬼 搭碴兒 搭架子 打把式 打把勢 打保票 打補丁 打地盤 打疙瘩
打官腔 打官司 打光棍 打哈哈 打饑荒 打江山 打交道 打爛仗 打擂臺 打埋伏 打悶工 打悶雷
打秋風(fēng) 打算盤 打天下 打先鋒 打牙祭 打啞謎 打掩護 打游擊 打圓場 打招呼 打嘴巴 大包單
大帽子 戴帽子 當(dāng)后臺 當(dāng)門面 當(dāng)槍頭 當(dāng)跳板 當(dāng)尾巴 倒插門 倒胃口 導(dǎo)火線 等于零 地頭蛇
點鬼火 墊腳石 掉份子 掉槍花 掉書袋 吊膀子 跌跟頭 頂梁柱 定調(diào)子 丟包袱 丟飯碗 丟面子
東道主 動肝火 兜圈子 抖包袱 獨角戲 堵漏洞 堵窩掏 端架子 對臺戲 對胃口 耳邊風(fēng) 耳朵沉
耳朵軟 二把刀 發(fā)神經(jīng) 翻白眼 翻老賬 犯牛勁 放大炮 放空氣 放口風(fēng) 放冷風(fēng) 放冷箭 放冷炮
放臉色 放衛(wèi)星 飛毛腿 費口舌 費手腳 風(fēng)涼話 風(fēng)聲緊 干瞪眼 趕潮流 趕時髦 高帽子 高姿態(tài)
割尾巴 刮鼻子 刮地皮 刮陰風(fēng) 拐彎子 怪不得 關(guān)系戶 過電影 過河卒 過曰子 旱鴨子 喝倒彩
喝墨水 和稀泥 后遺癥 虎著臉 護身符 花崗巖 花樣多 劃得來 話匣子 懷鬼胎 黃粱夢 回老家
回馬槍 回頭路 活教材 活字典 火藥庫 積口德 及時雨 急性病 假面具 假斯文 架子大 見風(fēng)長
見高低 見面熟 見閻王 將一軍 講價錢 講空話 交白卷 交紅運 揭瘡疤 揭蓋子 揭老底 解疙瘩
借東風(fēng) 金不換 金鑰匙 緊箍咒 禁不住 近視眼 驚弓鳥 精靈鬼 經(jīng)風(fēng)雨 九重天 酒壇子 救世主
卷鋪蓋 卡脖子 開場白 開倒車 開后門 開快車 開綠燈 開門紅 開天窗 開小差 開小會 開眼界
開洋葷 揩油水 看不出 看不開 看風(fēng)頭 看家狗 看行情 扛木梢 靠邊站 靠得住 空城計 空歡喜
口頭禪 苦肉計 夸???拉長臉 拉下馬 拉一把 攔路虎 爛舌頭 爛攤子 老鼻子 老掉牙 老夫子
老古董 老狐貍 老黃牛 老江湖 老來福 老來俏 老少符 老相識 老行家 老學(xué)究 老一套 老祖宗
冷板凳 冷面孔 冷熱病 里程碑 立足地 連鍋端 連軸轉(zhuǎn) 連珠炮 連襠褲 臉皮薄 臉皮厚 兩邊倒
了不起 撂擔(dān)子 撂挑子 留后路 留后手 留尾巴 流水賬 流行病 露頭角 露一手 驢打滾 亂彈琴
落水狗 落腰包 麻醉劑 馬大哈 馬后炮 馬前卒 罵大街 買關(guān)節(jié) 賣關(guān)子 賣人情 滿堂紅 慢性病
冒尖兒 沒本事 沒出息 沒關(guān)系 沒過關(guān) 沒門兒 沒頭腦 沒心肝 美人計 門外漢 蒙汗藥 迷魂湯
明擺著 摸不準(zhǔn) 莫須有 木頭人 拿不穩(wěn) 拿不準(zhǔn) 拿架子 鬧別扭 捏把汗 牛脾氣 扭秧歌 怕動彈
跑江湖 賠錢貨 碰破頭 碰頭會 潑冷水 破天荒 千里馬 千里眼 前奏曲 墻頭草 敲門磚 橋頭堡
翹尾巴 親骨肉 輕騎兵 清一色 窮骨頭 窮光棍 秋老虎 求菩薩 熱心腸 認(rèn)死理 肉中刺 孺子牛
入頭清 軟刀子 軟骨頭 散攤子 掃帚星 殺手锏 煞風(fēng)景 傷和氣 傷腦筋 傷元氣 上刀山 上肝火
上軌道 上圈套 上西天 上賊船 燒把火 生意經(jīng) 實打?qū)?勢利眼 收攤子 手頭緊 手頭松 梳辮子
輸一著 書生氣 耍把戲 耍筆桿 耍貧嘴 耍威風(fēng) 耍無賴 順風(fēng)耳 順口溜 說長短 說大話 說瞎話
說閑話 死對頭 死胡同 隨大流 隨風(fēng)倒 抬轎子 臺柱子 探口氣 掏腰包 踢皮球 替罪羊 剃光頭
天曉得 天字號 挑刺兒 挑重?fù)?dān) 鐵飯碗 鐵漢子 鐵了心 鐵算盤 頭皮硬 土皇帝 拖后腿 拖油瓶
玩得轉(zhuǎn) 萬金油 偽君子 烏紗帽 無家教 西洋鏡 吸血鬼 瞎操心 瞎指揮 下毒手 下腳料 下馬威
下臺階 先行官 閑不住 現(xiàn)成飯 現(xiàn)世寶 現(xiàn)世報 想不開 想當(dāng)初 小便宜 小插曲 小聰明 小動作
小兒科 小廣播 小九九 小老樣 小氣鬼 小意思 卸包袱 新大陸 尋短見 壓臺戲 煙幕彈 眼中釘
演雙簧 陽關(guān)道 腰桿粗 搖錢樹 咬舌頭 藥罐子 要面子 野路子 一把手 一把抓 一刀切 一風(fēng)吹
一鍋粥 一路貨 一面倒 一盤棋 一條龍 一條心 一窩蜂 一言堂 應(yīng)聲蟲 硬骨頭 硬碰硬 有板眼
有靠山 有來頭 有路子 有眉目 有氣派 有頭腦 有文章 有戲唱 有油水 砸飯碗 榨干油 炸了醬
炸了窩 摘帽子 摘挑子 占便宜 占上風(fēng) 站住腳 障眼法 找岔子 找飯碗 找靠山 遮羞布 爭面子
直腸子 直心眼 紙老虎 主心骨 抓辮子 抓大頭 抓破臉 裝門面 裝正經(jīng) 捉刀人 捉迷藏 走鋼絲
走過場 走黑運 走紅運 走老路 走門路 走內(nèi)線 走時氣 走彎路 走著瞧 鉆狗洞 鉆空子 左右手
做參謀 做紅娘 做手腳 做私房 做文章 坐火箭 坐江山 坐月子 座上賓 座右銘 呱呱叫 橄欖枝
蹩腳貨
談及白話文,民國的文學(xué),魯迅是繞不過去的高峰,不過現(xiàn)在的青年人大約都失了攀峰的興趣,躺平或者游戲才是常態(tài)。目下的中國,并無無窗鐵屋的桎梏,也全然尋不到一個全封閉的空間,和平自由的空氣里即便躺著許多熟睡的人們,也不必?fù)?dān)心會被悶死,從昏睡入死滅,是遙遠(yuǎn)的事,故也無需在他們熟睡的床頭聒噪。
那時的記憶里,魯迅的文章中許多鮮活可愛且善良的人兒受著一種叫封建的壞東西的荼毒,那時候就朦朦朧朧的開始仇視上了舊社會。
再回來談?wù)勏壬?br>
1.老師。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有時也尊稱有身份、有聲望的女性)。
3.舊指賬房管賬的或從事文書工作的人。
4.舊指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fēng)水為業(yè)的人。
如上,即是現(xiàn)代的網(wǎng)絡(luò)對于先生的定義和總結(jié)。不過我總覺得跟我心目中對于先生的理解和崇敬又有些不同,如若硬要我補充,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姑且先用著先生這枚稱號。
上小學(xué)的時候,讀魯迅,只知道他的文章都要背誦,何止難,簡直是悲慘,最忘不掉的就是背誦《從百草味到三味書屋》全篇,《少年閏土》閏土在沙灘上的瓜地里舉著叉刺猹的片段也是要背的。這類心境差不多同魯迅幼時要去縣城里看熱鬧非常的五猖會,他的父親卻于臨行前要他背誦《啟蒙鑒略》差不多,不過即使背誦出來了,也自然不會迎得下人們的一片歡呼!
對于魯迅的印象大抵就停留在痛楚的層面,全文背誦四個字,多少拉遠(yuǎn)了我和先生的距離,雖知道先生的作品很厲害,但又對他的作品敬而遠(yuǎn)之。待到后來,讀了《墳》《華蓋集》《而已集》或其他雜集,聽他的吶喊,感知他的彷徨與無奈,寫世道,寫人心,談文學(xué),說憤怒,漸漸地也就入了他的心境,便不直呼其名,改口尊稱先生了。
自此,先生這個小尾巴就跟在了魯迅的后面,一直保留至今。當(dāng)然先生二字于我而言是極為崇高的,甚至是圣潔的。我是不會輕易搬出來的胡用的,當(dāng)然我也不會愚到效仿古人,請個牌位或懸一幅尊像在墻上,每日焚香叩拜,這不在于形式,只在乎于內(nèi)心。
我喜歡先生,崇敬著先生,是因為先生的直,先生的胡子和豎著的頭發(fā)便是佐證。
先生給海嬰的話其中一條就是在將來敢言,看來直是融入到血液里去了。
但如上四點,我想這社會上有很多人符合這一稱謂,說書的、相面的、唱戲的尊稱一聲先生,我是不情愿的,而要限定先生一詞只能如皇帝一樣,天下間僅供一人專享,未免又有些專橫。
在沒有更合適的詞之前,姑且先拿來用著,之所以暫用,大概是因為其中第一條就含有老師之意吧!
但是老師于我又是陌生的,是虛無的。從大學(xué)畢業(yè)脫離了老師的管教,在社會上艱難摸打,常懷飄零之感,在惶恐和迷茫之際我常希望生命中能出現(xiàn)一位敦敦長者在前面,教著我、引著我。
最近聽聞教育部的主管們?yōu)閷W(xué)生計,剔除了魯迅先生的文章,發(fā)一些“內(nèi)容深奧,小學(xué)生不能體察其中深意”,“魯迅的文章富有攻擊性還有什么時代背景不同了”之類的屁話,簡直是比民國的軍政府以及掌管出版事業(yè)的“文學(xué)家”之流還要下流…
現(xiàn)在的孩子大抵多消化不良,吃不了粗糲的食材。他們是吃慣了大人們精磨的食物的。
我是見過一些闊氣的人家,公子公主們放學(xué)蹦跳著出了校門,闊太太們就一齊擁上去,端出新鮮的打碎的果汁,精致的碗里盛著研磨好的香蕉泥,追著公子公主們喂食。大約他們中的一些人把這種細(xì)致入微的照顧理念傳染了教育界,于是乎把給學(xué)生們書本里魯迅的文字剔除掉,換成容易消化的純正白話文投喂給學(xué)生們,可憐的學(xué)生們再不用背那些晦澀的片段,機械的體察作者的深意,真可謂皆大歡喜!
學(xué)生是無辜的,你給他什么教材他就學(xué)習(xí)什么,胃不好,難消化卻趴在食材上挑毛病,這是本末倒置。
不知是該為學(xué)生們高興?還是我們教育已然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境地?。?!
教育部的改良大抵還不至于激起我的憤慨,一顆炸彈落到地上,爆炸大抵會引來閑人的圍觀和驚奇。經(jīng)常落到地上,大概也會對爆炸聲麻木,所以我保持沉默。
人大約是天生的具有反性,愈是給過你痛苦的人,愈會在心里銘刻,后來漸漸成長,也會胡亂的翻一些閑書,然而心總不能定下來,仿佛是有地心吸力一般,總會在最困頓的時候翻一翻先生的書,《吶喊》《彷徨》《墳》《魯迅書信集》《魯迅日記》隨便一冊,任意一頁,打開來,隨性的讀上那么幾句,我的態(tài)度便會立刻端正起來!
而對于目下教育風(fēng)氣的日下,暫且也輪不上我的抱怨,如果沒遇到前幾日的事情,我想我還會繼續(xù)沉默下去!
就在前幾日,同一個偏親子類的情感咨詢師閑聊。她口若懸河,關(guān)于親子類的事情研究的也很透徹,大約是太過于寂寞,就聊到了關(guān)乎先生的話題,她吸了一口果汁,放下杯子鄭重的說:“魯迅,我是知道的,不過是一個玩弄女性的渣男罷了!”
現(xiàn)在的人是慣于發(fā)一些驚人之語的,一句魯迅,我是知道的,就好像便是對魯迅最大的恩賞。此高論則如一顆重磅炸藥扔進了我脆弱的心里,簡直比那些流言家慫恿先生去罵軍政府還要偏見還要誅心。
軟刀子割頭總是不覺死的!
以前的政府是壞,文章掐頭去尾,砍掉四分之三,只剩個軀干,結(jié)果自然是不倫不類,前后不達意了。但是結(jié)果總還是可以允許登出去。不論當(dāng)權(quán)者的行為如何,從結(jié)果論,也算見了天日。現(xiàn)在教材里倒好,剔除的干脆利索,我想大概用不了幾年,魯迅這個響徹寰宇一世紀(jì)的名字就會被后來人所忘卻,為了忘卻的紀(jì)念,也不能再這樣壞下去了…
我終于憤慨了,決計要作點關(guān)于先生的東西。如果屆時能傳播一點出去,固然也是極好。不然若干年后的青年人只能聽聞先生是一個只會做一些狗屁不通的拗口文字且又有點花心的文學(xué)家呢!
我做的集叫《先生說》。我在這集里不想有任何個人的主觀的評點,此集旨在要大眾知道在面臨各類的情形時,先生是如何思慮的,又說了怎樣的話,寫了怎樣的字。而我,僅僅是一個搬運先生思想和見解的搬運工而已。
事關(guān)先生,自然要立志,做一個嚴(yán)謹(jǐn)、認(rèn)真、負(fù)責(zé)的搬運工。計劃是做些先生文章的提煉和精選?,F(xiàn)在的年輕人大約也不會耐著性子去看整集的書,大篇幅的說教反而會令他們厭煩,不如先順著他們的秉性做些東西出來,再看他們的反應(yīng)罷……
我所不同于教育改良家的是我會告訴青年人香蕉是有益處的,至于吃多少,要不要研磨成泥,這個我是不管的。
吃不吃,吃的進多少,全在青年自己。
PS:掌牧民,原是國民黨的高官,49年去了臺灣后,婉拒出任中央官職,找了座深山隱居起來,辦了個“麗澤草堂”。掌先生在麗澤草堂前貼了一句話:“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山下四五歲的孩童便可在路邊隨意的背誦論語及唐詩,風(fēng)俗因而丕變,民知向?qū)W。
我不是在此地宣揚掌先生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而是從其弟子的一篇《掌老師與我》(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來看),我時常感動于里面濃厚的師生情誼,情到真切處,數(shù)番感動落淚。
譬如學(xué)生初見先生的時候,先生說:“四書是中國文化的基礎(chǔ),凡是中國人都應(yīng)該好好去讀它。尤其讀古人重要經(jīng)典,必須‘辭熟’才能‘義透’,最好能讀到八九分熱,隨時可以舉其辭。你去買一本,好好讀吧!”于是為我講了“學(xué)而時習(xí)之”一章,發(fā)揮得很廣速,通于人生天地,仿佛把我的心直拉到云霄上放著。從那天起,我才知道讀書并不是解釋和翻譯而已?!?br>
再如學(xué)生應(yīng)征入伍,老師依依不舍,在文章中寫到“半個月后,我接到入伍召集令,去向老師辭行。他拄著拐杖送我出門。他行動已經(jīng)不大方便了,但還是勉強一步步很踏實的走。我要去扶他,他一直說不必。請他留步,又不肯。一直送到馬路邊。我走了幾步;他叫住我,只吩咐一句,要好好做人,好好讀書哦!等到我走遠(yuǎn)了,要拐彎時,忍不住再回頭看,看到老師還站在那里,身子消瘦而修長,戴著瓜皮帽,一襲灰色長袍,臨風(fēng)輕擺,慈祥地對我揮手?!?br>
學(xué)生寫字不好,說自己大概沒有寫字天才,“他忽然瞪大了眼睛,厲聲說:“這什么話!圣人偉大,也是一個‘學(xué)’字而已,天下那有用功而不成的事!” 一面說,手指一面在桌上敲得格格響。我嚇了一跳。”可見老師愛之深,責(zé)之切。
學(xué)生不喝酒老師也勸著喝了兩杯,還說了一大片道理來,說到學(xué)習(xí),先生提倡凡事都要先了解再評判,不要人云亦云。
學(xué)生覺得古文晦澀,不易懂,先生就一點點的教,掰開了揉碎了講解,用最淺顯的道理闡述。學(xué)生受教漸多,與老師談得也越博雜。有學(xué)長來,也叫我向他們請益,所以時間總覺不夠。師生之間經(jīng)常談到半夜,累了就跟老師的孩子一起睡,第二天清晨老師便在窗前輕輕的呼喚,老師緩緩說:“我本想輕輕地叫你看,你如已醒著,就不可賴床;曾國藩一生都強調(diào)要早起,記得嗎?如果你還沒醒,就表示你還沒睡夠,應(yīng)該再睡,沒想到一聲把你吵醒了。嗯!精神還好嗎?如果感覺可以,到外面樹下去把昨天講的《夷齊列傳》背好來……”
先生歲數(shù)大了,身體不太好。有一回,突然告訴我說:“你看宋明儒者,除了少數(shù)幾個外,大都壽命不長,因為他們讀書用力過猛,如果缺少運動調(diào)劑,最傷身體。你現(xiàn)在常到我這里,來回兩趟,少說也有二十里,是最好的運動。我的身體最先衰弱的是雙腳,因為讀書人常坐著,不用腳,現(xiàn)在一年比一年差了,你應(yīng)該從現(xiàn)在就隨時注意身體?!蔽页祟l頻點頭外,并向老師建議,他也可以開始鍛鍊,又很冒昧地舉了“窮且益堅,老當(dāng)益壯”一語以資鼓勵,老師聽了哈哈大笑,不以為然。但停一會兒卻說:“你說得有道理,我可以試試看?!?br>
果然老先生每日至橫山溪畔散步,可謂從善如流。
學(xué)生最近讀的書、想的事,都被先生指正、疏通和點醒。每次都那么充實而有味,令人心中涌現(xiàn)一股躍動的喜悅。亦師亦友,怎讓人不心生羨慕。
我時常胡亂的幻想著,生命中會出現(xiàn)一樣樸實敦厚的老者,博學(xué)寬厚的儒者,為國為民的偉者,耳提面命的師者,從善如流的學(xué)者,亦師亦友的長者做我的先生。
《掌先生與我》再次拜讀,溫馨異常,亦備受鼓舞,不知有生之年能得遇良師否?
本想將此篇另做,每每看到,又要勾起我無師的隱痛,不過開啟了一類話題,又事關(guān)引青年人向善,就多說了一些肺腑間的話……
還望不要嫌我絮叨。書中的最后一段,發(fā)出來和大家共勉。
喝第一等酒,寫第一等字,讀第一等書,做第一等人。?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442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入伍穿軍裝
下一篇: 軟骨頭卡在喉嚨里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