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愿者上鉤
姜太公釣魚相關(guān)歇后語
1、姜太公釣魚的歇后語是愿者上鉤。
2、姜子牙釣魚的方法很奇特:魚竿短,魚線長,用直鉤,沒魚餌,釣竿不放進(jìn)水里,離水面有三尺高。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太公釣魚,愿者上鉤?!?br>
3、一個叫武吉的樵夫來到河邊,看到姜子牙用不掛魚餌的直魚鉤在水面上釣魚,便對他說:“像您這樣釣魚,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br>
4、姜子牙說:“你不知道個中緣由,我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為了釣王與侯?!焙髞恚会灥搅酥芪耐跫Р?。姬昌興周伐紂,迫切需要招攬人才,他斷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棟梁之才。
5、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nèi)郡汲縣人。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商末周初兵學(xué)奠基人。
6、垂釣于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武官名),尊稱太公望,成為首席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yè)。周武王即位后,尊為“師尚父”,成為周國軍事統(tǒng)帥,人稱姜尚。
7、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封為齊侯,定都于營丘,成為姜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輔佐執(zhí)政周公旦,平定內(nèi)亂,開疆?dāng)U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鎬京,長子姜伋嗣位。
8、后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師。唐肅宗時期,追封為武成王,設(shè)立武廟祭祀。宋真宗時期,追謚昭烈。
歇后語: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釋義:
“姜太公釣魚,原者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出處:
原出于《史記 齊太公世家》:?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yàn)槭?,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口,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惫侍栔弧疤保d與俱歸,立為師。
說到歇后語,我們想到的是八仙過?!黠@神通、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等。這些都是耳熟能詳?shù)男笳Z,“姜太公釣魚”這個歇后語大家肯定也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姜太公釣魚”的下一句是什么嗎?一起來看看吧!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這句歇后語是比喻一個人心甘情愿做某事。類似的句子,有“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呂尚,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的功臣。姜太公是商末周初偉大的軍事家、思想家,他出自炎帝神農(nóng)氏部族,是堯舜時期四岳伯夷的后裔。姜太公是東夷人士,史稱“東海上人”,生于商朝庚丁帝八年,距今3155年。
姜子牙,亦作姜尚也叫姜太公,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游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fēng)云,等待時機(jī),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zhàn),滅商盛周,立了首功。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chuàng)建了泱泱大國,遺風(fēng)猶存,累世相續(xù),為后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ch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463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姜太公釣王八
下一篇: 姜太公說相聲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