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扯皮
秋天剝黃麻相關(guān)歇后語
和秋天有關(guān)的諺語:? 1、早谷晚麥,十年九害。 ? 2、秋分牲口忙,運(yùn)耕把粉排。 ? 3、麥種曬和揚(yáng),粒實(shí)出苗壯。 ? 4、種麥泥窩窩,來年吃白饃。 ? 5、蔥辣眼,蒜辣心,芥茉辣著鼻子親。 ? 6、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 ? 7、吃了重陽糕,夏衣打成包。 ? 8、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 ? 9、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 10、秋耕深,春耕淺。 ? 11、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 12、要想棉花賣上價,拾花莫要揪疙瘩。 ? 13、白露下雨,路干即雨。 ? 14、過了白露節(jié),夜冷白天熱。 ? 15、春分日有雨,秋分日大水。 ? 16、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 17、八月雷聲發(fā),大旱一百八。 ? 18、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 19、二指淺,四指深,三指準(zhǔn)。 ? 20、精收細(xì)摘,朵絮歸倉。 ? 21、勿過急,勿過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 22、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 23、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 24、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 ? 25、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 26、蘋果栗子為上果,烏棗李子更值錢。 ? 27、秋分稻見黃,大風(fēng)要提防。 ? 28、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jié)頂。 ? 29、秋分牲口忙,運(yùn)耕耙耢耩。 ? 30、麥種用水漂,癟粒能除掉。 ? 31、膘要肥,體要壯,耕耙拉運(yùn)才頂錢。 ? 32、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 33、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 ? 34、中噴花,大把抓,留種頂呱呱。 ? 35、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 ? 36、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 ? 37、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 38、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 ? 39、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 40、拾不完的棉花,抖不盡的芝麻。 ? 41、秋后的蚊子,飛不了幾天。 ? 42、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 43、不勞醫(yī)生開處方,秋天蘿卜寒人參。 ? 44、要想來年長好棉,中噴花要田間選。 ? 45、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 46、地里看年景,棉垛看收成。 ? 47、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 48、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說。 ? 49、八月冷,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 ? 50、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 ? 51、秋忙秋忙,繡女也要出閨房。 ? 52、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 53、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 54、秋分種小蔥,蓋肥在立冬。 ? 55、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 56、秋冬耕地如水澆,開春無雨也出苗。 ? 57、如若地里丟,豐產(chǎn)沒豐收。 ? 58、立秋無雨秋干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 59、七宿麥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 60、棉花要摘好,不能滿地跑。 ? 61、秋分見麥苗,寒露麥針倒。 ? 62、夏雨少,秋霜早。 ? 63、拾時大摻,回來再撿。 ? 64、蘿卜青菜保平安、上床蘿卜下床姜。 ? 65、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dāng)時。 ? 66、早麥要稀,晚麥要密。 ? 67、中指二紋,不用問人。 ? 68、家家吃蘿卜,疾病哪會有! ? 69、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 70、白露過秋分,農(nóng)事忙紛紛。 ? 71、淤種秋分,沙種寒。 ? 72、種麥泥流流,來年吃饅頭。 ? 73、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 ? 74、早割豆,午拾花,攤開布單砍芝麻。 ? 75、風(fēng)風(fēng)涼涼,晴到重陽。
關(guān)于秋天的歇后語:? 秋天霜打的茄子 ? 蔫了 ? 秋天賣涼粉 ? 不識時務(wù);不識事務(wù);不識食務(wù) ? 秋天里賣涼粉 ? 不識時務(wù) ? 秋天拉了架的瓜秧 ? 蔫巴下來了 ? 秋天刮北風(fēng) ? 一天比一天涼 ? 秋天典棉衣 ? 法不長 ? 秋天地里的草人 ? 該燒 ? 秋天的云 ? 變化多端 ? 秋天的野兔子 ? 撒歡;又撤起歡兒來 ? 秋天的野耗子 ? 見啥都胡摟 ? 秋天的蚊子 ? 嗡嗡不了幾天 ? 秋天的石榴 ? 滿肚子花花點(diǎn)子 ? 秋天的扇子 ? 沒人過問;扔一邊 ? 秋天的嫩冬瓜 ? 胎毛還沒退 ? 秋天的螞蚌 ? 好景不長 ? 秋天的露水 ? 早晨的事 ? 秋天的鯉魚 ? 可肥了 ? 秋天的辣椒 ? 紅角兒 ? 秋天的葵花 ? 低下了頭 ? 秋天的菊花 ? 經(jīng)得起風(fēng)霜 ? 秋天的茭白 ? 黑的 ? 秋天的花椒 ? 黑心;黑了心;黑心腸 ? 秋天的紅薯 ? 又甜又面 ? 秋天的哈密瓜 ? 甜透了 ? 秋天的谷穗 ? 低頭又彎腰;彎腰又低頭 ? 秋天的蛤螵?沒幾天叫頭;呱呱叫 ? ? 秋天的高粱 ? 紅到頂了;捆起來 ? 秋天的大雁 ? 難飛;南飛 ? 秋天的大蔥 ? 連根拔 ? 秋天的蟲子 ? 沒有混頭 ? 秋天的潮水 ? 忽起忽落 ? 秋天的蟬 ? 自鳴得意 ? 秋天的包米粑 ? 外行;外黃 ? 秋天的高梁 ? 紅到頂了 ? 秋天剝黃麻 ? 扯皮 ? 秋天的柿子 ? 自來紅 ? 秋天的木棉花 ? 老來紅 ? 秋天的棉桃 ? 合不攏嘴;咧開了嘴 ? 秋天的螞蚱 ? 難長久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4781.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后的絲瓜
下一篇: 腳趾縫里長茅草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