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大材小用;用非所長
千里馬拉犁耙相關歇后語
馬掌釘在膝蓋上歇后語
馬掌釘在膝蓋上,“蹄”與“題”諧音。比喻文章不切合題目。或比喻說話離題。下面我收集了馬掌釘在膝蓋上歇后語,供大家參考。
馬掌釘在膝蓋上——離蹄(題)太遠
膝蓋上釘馬掌——離題(蹄)
膝蓋上釘馬掌——離題(蹄)了
關于馬的歇后語
1、關羽斬華雄——馬到成功
2、坐轎悶得慌,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3、捉住驢子當馬騎——不識貨
4、苧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惹不起
5、諸葛亮斬馬謖(su)——執(zhí)法例如山;不念舊情
6、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7、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上下為難
8、中了狀元招駙馬——好事成雙;喜上加喜
9、紙馬店的貨——等著燒
10、正月十五的走馬燈——反復無常
11、趙子龍上陣——百戰(zhàn)百勝;單槍匹馬
12、招牌上掛馬桶——臭名遠揚
13、張飛戰(zhàn)馬超——不分勝負
14、張飛騎老虎——人強馬壯
15、站在山上的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
16、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17、贈馬贈籠頭——好事做到底
18、雜交的騾子——非驢非馬
19、有馬不騎,有車不坐——練腿勁
20、一個馬鞍上的人——同奔前程
21、野馬脫韁——橫沖直撞
22、野馬進了套馬桿——伸手(首)容易縮手(首)難
23、爺倆看見馬打架——大驚小怪
24、養(yǎng)個孩子學響馬(舊稱劫路的強盜)——有失家教
25、崖縫里的馬蜂——沒人敢惹
26、懸崖上勒馬——化險為夷
27、熊瞎子舔馬蜂窩——怕挨蜇別想吃甜頭
28、熊瞎子耍馬槍——露一手
29、新修的馬路——沒轍
30、新科狀元招附馬——喜上加喜
31、新箍的馬桶——三日香
32、鞋里頭跑馬——沒多大奔頭
33、鞋殼簍里跑馬——沒幾步跑頭
34、小巷子趕馬車——難轉(zhuǎn)彎;轉(zhuǎn)不過彎來
35、小娃娃騎木馬——愿上不愿下
36、小貓洗臉——馬馬虎虎
37、小馬駒跟車——跑跑顛顛
38、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39、鄉(xiāng)下人不識走馬燈——來的來,去的去;去了又來
40、瞎子騎瞎馬——不對路數(shù)
41、喜馬拉雅山上賣牛黃——又高又貴;高貴
42、喜馬拉雅山上的雞兒叫——名(鳴)聲遠揚;遠近聞名(鳴);高明(鳴)
43、喜馬拉雅山上擺手——高招
44、無牛捉了馬耕田——大材小用
45、屋檐上掛馬桶——臭名在外
46、窩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47、脫韁的野馬——抓不??;橫沖直撞;無拘無束
48、托著扁擔過馬路——橫行霸道
49、兔子駕轅馬拉車——亂了套
50、兔子跟著馬兒跑——望塵莫及
51、土匪騎瘋狗——惡人兇馬
52、同一個馬鞍上的人——走的是一個方向
53、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54、提馬燈下礦井——步步深入
55、套馬桿子頂草帽——奸(尖)的出頭
56、套馬桿子戴禮帽——細高挑兒(身材細長的人)
57、套馬桿子逮兔子——瞎胡鬧
58、掏耳朵用馬勺——小題大做
59、唐僧的龍馬——騰云駕霧
60、孫猴子封了個弼(bi)馬溫——不知自己官大官?。徽凑醋韵?/p>
61、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好活(畫)兒
62、死馬當活馬騎——癡心妄想;妄想
6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4、司馬遇文君——一見鐘情
65、說牛馬下蛋——笑話連篇
66、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67、歪嘴當騎兵——馬上丟丑
68、歪嘴當兵——馬上丟人
69、手癢去捅馬蜂窩——想惹禍
70、石頭開花馬生角——沒人見過;沒有的事
71、石馬塞進車轅里——生搬硬套
72、石板橋上跑馬——不留痕跡
73、繩索套在馬頸上——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74、舍得買馬,無錢置鞍——大處不算小處算
75、佘太君掛帥——馬到成功
76、捎馬子里裝針——容易出頭
77、捎馬子里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78、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79、山東的騾子學馬叫——南腔北調(diào)
80、賽馬場上的冠軍——一馬當先
81、塞翁失馬——因禍得福
82、仨錢買匹馬——自騎自夸(跨)
83、人家騎馬我騎驢,后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84、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85、熱蹄子馬——閉不住
86、秦瓊賣馬——忍痛割愛;背時
87、瘸子騎瞎馬——互相照應;各顯其能;各顯神通
88、墻頭上跑馬——路子窄;好險;轉(zhuǎn)不過彎;寸步難行;沒多大奔頭;難轉(zhuǎn)彎;危險
89、墻上的蜘蛛網(wǎng),草原上的腳印——蛛絲馬跡
90、秦叔寶賣馬——窮途末路
91、秦瓊的黃膘馬——有來頭
92、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93、竊馬賊戴佛珠——冒充善人
94、橋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95、墻頭上的馬蜂,墻縫里的蝎子——一個比一個毒
96、千里馬拉犁耙——大材小用;用非所長
97、千里馬逮老鼠——大材小用
98、千里馬長翅膀——突飛猛進
99、騎著毛驢追駿馬——望塵莫及
100、騎著驢子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101、騎牛追馬——望塵莫及
102、騎馬抓跳蚤——大驚小怪
擴展:
歇后語條目中凡帶有諧音字的歸入一類,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質(zhì)分為三類。
第一,諧音類。例如: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無人
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這類歇后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個意義。這類歇后語,往往要轉(zhuǎn)幾個彎,才能領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饒有興味。
第二,喻事類。例如:
弄堂里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fā)面——沒多大長勁
這類歇后語,是用實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例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領悟后半截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例如:
秋后的螞蟻——蹦達不了幾天
棋盤里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這類歇后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設比物的性質(zhì),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例如
楚霸王舉鼎——力大無窮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類歇后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項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
關于馬的諺語(一)
一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
人奔家鄉(xiāng)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饑。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fā)。
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
馬屁拍在馬腿上。
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奔馳靠頭馬。
走馬看真珠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
牛頭不對馬嘴。
心急馬行遲。
關于馬的歇后語(二)
車馬炮臨門——硬將軍。 好馬遭鞭打——忍辱負重。
駿馬馱銀鞍——兩相配。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吃豆包——撒了餡兒。 偷馬賊掛佛珠——假正經(jīng)。
轅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馬——走投無路。 火燒紙馬店——遲早要歸天。
舍得買馬舍不得置鞍——大處不算小處算。 矮子騎大馬——上下為難。
冰凌上跑馬——站不住腳。 木排上跑馬——蹩腳。
瘸腳驢跟馬跑——趕不上。 小娃騎木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馬——露了馬腳。 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扛著口袋牽牽著馬——有福不會享。
關于馬的歇后語
來自:51windows.Net 作者:海娃整理
--------------------------------------------------------------------------------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半天云里跑馬:露馬腳
背著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
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
長頸鹿進馬群:高出了頭
長袍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陳世美做附馬:喜新厭舊
城隍爺?shù)鸟R:樣子貨
城頭上跑馬:遠兜運轉(zhuǎn)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戴馬桶坐大堂:贓(臟)官
刀馬旦不會刀槍:待有虛名
刀馬理不會刀槍:笨蛋(旦)
盜馬賊披袈裟:嫁禍于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針:全是竄
風馬牛:不相及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黑瞎子舔馬蜂窩:要怕挨蜇就別想吃甜頭
橫過馬路:左顧右盼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狐貍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懷里揣馬勺:盛(成)心(比喻故意那樣去做)
黃狗當馬騎:亂來
見了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將軍不下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著馬尾巴賽跑:懸
爛泥馬捏神像:沒上好心腸
老水牛拉馬車:不會套
老頭捅馬蜂窩:找轍,蜇)
臨時上轎馬撒尿:手忙腳亂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點子上)
馬背上看書:走著瞧
馬槽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打架:看題(蹄)
馬大哈當會計:全是糊涂帳
馬蜂過河:帶(歹)毒
馬蜂窩:捅不得
馬蜂蜇禿子:沒遮沒蓋(比喻沒有可掩飾的了)
馬蜂針,蝎子尾:惹不起
馬后炮:弄的遲了
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馬拉獨輪車:就翻就翻
馬來西亞的咖啡:耐人尋味
馬撩后腿:逞強
馬路邊上的痰盂:人人啤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馬勺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比喻屢見不鮮)
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來
馬尾綁馬尾: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
馬尾搓繩:用不上勁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彈)
賣豆腐的扛馬腳: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
盲人騎瞎馬:亂闖
盲人騎瞎馬:亂闖
霉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
廟里的馬:精(驚)不了
拿五馬倒六羊:賂了個頭朝下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欄里伸進張馬嘴:沒你開曰的份兒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愿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鷹遠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曰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比喻別人進步發(fā)展快,自己趕不上)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鐙時間多:本末顛倒
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騎牛追馬:望塵莫及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全漆馬桶:外面光,里面臭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瘸子騎瞎馬:各顯所長
人家騎馬我騎驢,后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親
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捎馬子里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捎馬子里裝針:容易出頭
失馬又丟車:大勢己去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死牛拉木馬:動不動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套馬桿子逮兔子:瞎胡鬧
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窩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瞎子騎瞎馬:亂撞
鞋殼簍里跑馬:沒幾步跑頭
心日上裝馬達:熱肚腸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野馬脫了韁:橫沖直撞
一馬換雙象:未必劃不來
玉皇大帝招駙馬:天大的怪事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站在山上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比喻不參與一些事,只站在旁邊觀望)
紙馬店的貨:等著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屬馬蜂的:不好惹
坐馬打電話:奇(騎)聞
/data/?url=/data/files/file_489.asp
關于馬的諺語(一)
一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xiāng)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饑。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fā)。 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 馬屁拍在馬腿上。
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奔馳靠頭馬。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 牛頭不對馬嘴。(版主注:一般說的都是“驢唇不對馬嘴”。這個倒是第一次聽說:D)
心急馬行遲。
1.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胡馬,胡馬,
遠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獨嘶,
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
邊草無窮日暮。
馬跳水浪———奔波
千里馬逮老鼠———大材小用
千里馬長翅膀————突飛猛進
馬捉老鼠———不務正業(yè);不干正經(jīng)事
懸崖上勒馬———化險為夷
脫韁的野馬———抓不住;橫沖直撞;無拘無束
馬脖子上掛銅鈴———走到哪,響到哪
馬尾拉胡琴———細聲細氣
塞翁失馬————因禍得福
千里馬拉犁耙—————大材小用;用非所長
騎馬抓跳蚤————大驚小怪
野馬進了套馬桿———伸手(首)容易宿手(首)難
種馬見了牝馬———抖起來了
揪著馬尾巴賽跑———懸
小馬駒備鞍蒂—————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馬尾期琵琶—————不值一談(彈)
大馬拉小車———有勁使不上;有力無處使
駕轅的馬駒地蹶子———亂了套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馬尾拴雞蛋———難纏
好馬遭鞭打———忍辱負重
半空中騎馬———騰云駕霧
騎馬過獨木橋———難回頭;回頭難
廟里的馬———精(驚)不了
馬陷淤泥———進退兩難
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熱蹄子馬———閉不住
馬到懸崖不收韁———死路—條
馬昆股上掛蒲扇———拍馬屁
好馬不吃回頭草———倔強
懶牛懶馬干活———屎尿多
馬拉九鼎————拽(zhuai拉)不動
八匹馬拉不開-
-難分難解
風馬?!ゲ幌喔?各不相干
畫上的馬———不奇(騎)
花錢買死馬———得不償失;盡干蠢事
剛買來的馬———不合群
打著兔子跑了馬-
—得不償失
城隍爺?shù)鸟R-
-樣子貨
跛腳馬上陣———沒有好下場
崩了群的馬———四處逃散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鶩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538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千里馬逮老鼠
下一篇: 千里送鵝毛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