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巧用天時
孔明借東風相關(guān)歇后語
孔明借東風歇后語是:巧用天時。解釋:比喻巧妙地利用某種時機進行活動,獲取成功??酌鹘钖|風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借來東風與周瑜打敗曹操的故事。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并且他常年居住在距長江不遠的南陽,有能力預(yù)測長江中游一帶的天氣變化。所以東風并不是諸葛亮借來的,他只是準確預(yù)測了天氣情況而已。因此孔明借東風的歇后語是巧用天時。
有關(guān)諸葛亮歇后語:
(一)、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二)、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三)、諸葛亮征孟獲—— 收收放放。
(四)、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1、孔明借東風歇后語的下一句是:巧用天時??酌鹘钖|風出自《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載諸葛亮于仲冬時節(jié)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風,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軍。今多以借東風指利用好的形勢或其他單位的先進經(jīng)驗來推動工作。
2、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發(fā)明家。
導(dǎo)語:《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寫三國時赤壁之戰(zhàn),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風向不順,憂慮成病。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東風。周瑜即請諸葛亮在南屏山設(shè)壇祭風;大戰(zhàn)前夜,果然西北風轉(zhuǎn)為東南風。巧用天計:比喻利用自然條件使事情得到成功。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孔明借東風歇后語意思,歡迎借鑒!
孔明借東風歇后語意思
關(guān)于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有關(guān)諸葛亮的歇后語:
1、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2、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孔明練琵琶——老生常彈(談)
4、諸葛亮招親——才重于貌
5、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6、諸葛亮對降曹的議論——嗤之以鼻
7、諸葛亮丟了荷包——沒有計了
8、諸葛亮下東吳——心里有數(shù)
9、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10、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虛
11、諸葛亮過長江——胸有成竹
12、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13、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14、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15、孔明會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16、諸葛亮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17、諸葛亮六出祁山——圖謀大業(yè)
18、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19、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20、孔明借東風——巧借天機
21、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22、諸葛亮彈琴——臨危不亂
23、諸葛亮吊孝——假的
24、諸葛亮耍撣帚——出計不出面
25、諸葛亮對魏延——見不得離不得
26、諸葛亮借東風——神機妙算
27、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28、諸葛亮擺八卦陣——內(nèi)有奇文
29、孔明給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30、諸葛亮三氣周瑜——略使小技
31、諸葛亮借雕翎——少箭(見)
32、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552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孔明加子龍
下一篇: 孔明練琴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