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丟(抖)丑(臭)
剖肚腹翻腸子相關歇后語
一、凍豆腐——難辦(拌)
二、二十五兩——半瘋(封)
三、點火上轎——照價(嫁)
四、畫上的馬——不奇(騎)
五、石磙點燈——照常(場)
六、精裝茅臺——好久(酒)
七、絨球打鼓——不想(響)
八、草把作燈——粗心(芯)
九、草把做燈——粗心(芯)
十、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十一、井里丟石頭——不懂(咚)
十二、千年的枯廟——沒聲(僧)
十三、懷里揣棉花——軟(暖)心
十四、怯木匠——就是一句(鋸)
十五、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十六、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十七、燈盞無油——費心(費芯)
十八、糞船過江——裝死(裝屎)
十九、耗子啃皮球——客(嗑)氣
二十、面條點燈——犯(飯)不著
二十一、龜蓋量米——什么聲(升)
二十二、樂山的大佛——老實(石)人
二十三、城隍老爺戴孝——白跑(袍)
二十四、小豆做干飯——總悶(燜)著
二十五、尼姑頭上插花——沒法(發(fā))
二十六、懶廚子辦席——不想吵(炒)
二十七、春天的楊柳——分外親(青)
二十八、池塘里摸菩薩——勞(撈)神
二十九、泥水匠無灰——專(磚)等著
三十、泥菩薩渡海——沒人(神)保
三十一、狐貍吵架——一派胡(狐)言
三十二、磚窯裏失火——謠言(窯煙)
三十三、老九的兄弟——老實(老十)
三十四、茶食店里失火——果然(燃)
三十五、蠟臺上無油——空費芯(心)
三十六、黃連泡瓜子——苦人(仁)兒
三十七、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三十八、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十九、孔夫子的口袋——書呆(袋)子
四十、打著燈籠上茅房——找屎(死)
四十一、春天的果園——有道理(桃李)
四十二、漚爛的花生——不是好人(仁)
四十三、癩痢頭撐傘——無法(發(fā))無天
四十四、蕎麥皮打漿糊——兩不沾(粘)
四十五、趙匡胤流鼻血——正(朕)在紅
四十六、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四十七、鐵匠生爐子——煽(扇)風點火
四十八、飛機上掛暖瓶——高水平(瓶)
四十九、黃鼠狼排隊——一路騷(臊)貨
五十、打柴人回山莊——兩頭擔心(薪)
五十一、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帶鹽)
五十二、沒水吃渴死人——與我(餓)無關
五十三、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五十四、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五十五、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五十六、胖婆娘過窄門——門當(擋)戶對
五十七、花椒掉進大米里——麻煩(飯)了
五十八、蒼蠅飛進牛眼里——找累(淚)吃
五十九、豁牙子拜師傅——無恥(齒)之徒
六十、黃狗頭上出角——盡出洋(羊)相
六十一、剖肚腹翻腸子——丟(抖)丑(臭)
六十二、千年的石佛像——老實人(老石人)
六十三、孫猴子坐金鑾殿——不象仁(人)君
六十四、山上滾石頭——實(石)打?qū)崳ㄊ?br>
六十五、燈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六十六、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fā)無天)
六十七、鉗工師傅教徒弟——動手就錯(銼)
六十八、石頭壓咸菜——一言(鹽)難盡(進)
六十九、守著廁所睡覺——離死不遠(離屎不遠)
七十、老虎駕轅——沒人敢(趕);誰敢(趕)
七十一、如來佛的手心——誰也甭(不用)想逃出去
七十二、山坡上的彎腰樹——伸不直腰;難治(直)
七十三、梳頭姑娘吃火腿——游(油)手好閑(咸)
七十四、鹽店里談天——閑得沒事做(咸得沒事做)
七十五、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七十六、張?zhí)鞄熯^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七十七、拾食盒上樹——吉(沿)之(枝)有理(禮)
七十八、蜀繡被面包小人書——話(畫)里有話(畫)
七十九、鈴鐺掉了舌頭——不想(響);沒想(響)頭了
八十、山頂上敲鑼——名(鳴)聲遠揚;遠近聞名(鳴)
八十一、黏窩窩摻黃蓮——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八十二、肉骨頭落了鍋——啃(肯)定了(比喻確定無疑。)
1、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2、樹小蔭涼少——照應(罩影)不到
3、弄堂里跑馬——題(蹄)難出
4、狐貍吵架——一派胡(狐)言
5、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6、尿鱉子打酒——滿不在乎(壺)
7、扯胡子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
8、棉花鋪失火——談(彈)不得;無法談(彈)
9、灶神上貼門神——話(畫)中有話(畫)
10、磚窯里失火——謠言(窯煙)
11、賣蝦米不拿秤——抓瞎(蝦)
12、門頭溝打官司——沒(煤)的事
13、蓮梗打人——思(絲)情不斷
14、垃圾堆里的仕女圖——廢話(畫)
15、鐘馗嫁妹——鬼混(鬼婚)
16、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17、破琵琶——不好談(彈)
18、炭火盆扛肩上——惱(腦)火
19、山坡上的彎腰樹——伸不直腰;難治(直)
20、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21、雞啄螞蟻——正合適(食)
22、肉骨頭落了鍋——啃(肯)定了(比喻確定無疑。)
23、俏大姐的頭發(fā)——輸(梳)得光;波濤滾滾
24、春天的果園——有道理(桃李)
25、狗吃青草——裝樣(羊)
26、魯班的鋸子——不錯(銼)
27、沒有底的棺材——不成(盛)人
28、爐子翻身——倒楣(倒煤)
29、池塘里摸菩薩——勞(撈)神
30、營火蟲的**——沒大量(亮)
31、廟臺上長草——慌(荒)了神
32、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33、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氣(夫妻)
34、掃把寫字——大話(畫)
35、破籠屜——不成(盛)氣
36、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37、廁所里點火——找死(著屎)
38、墻上掛琵琶——不談(彈)了
39、打燈籠搬石頭——照辦(照搬)
40、孫猴子坐金鑾殿——不象仁(人)君
41、青石進了石灰窯——要留清(青)白在人間
42、和尚打傘——無法(發(fā))無天
43、線板上的針——憋(別)著
44、泥人吃餃子——難言(咽)
45、壽星老兒練琵琶——老生常談(彈);老調(diào)重彈
46、禿子脫帽子——頭名(明)
47、倒背手看雞窩——不簡單(撿蛋)
48、喉嚨里長疙瘩——賭(堵)氣
49、剖肚腹翻腸子——丟(抖)丑(臭)
50、觀音堂里著火——妙哉(廟災)
51、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帶鹽)
52、和尚拖木頭——出了事(寺)
53、藥鋪里開抽屜——找玩(丸)
54、空中掛燈籠——玄(懸)了
55、神龕上戳窟窿——妙(廟)透了
56、燈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57、十兩紋銀——一定(一錠)
58、草灘失火——留情(青)
59、癩子的腦殼——沒法(發(fā))
60、敲鑼緊跟打鼓的——想(響)到一個點子上
61、河里長菜——不焦(澆)
62、樵夫賣柴——兩頭擔心(薪)
63、破襪子補帽沿——一步(布)登天
64、下雨天出太陽——假情(晴)
65、馬背上接電話——奇(騎)聞
66、神像背后有窟窿——妙(廟)秀啦
67、癩痢頭上長腫瘤——突(禿)出
68、雞腦袋上磕煙灰——幾(雞)頭受氣
69、豆渣貼門神——不沾(粘)
70、飯鍋里冒煙——迷(米)糊了
71、霜后的桑葉——沒人睬(采)
72、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膽子(好大的撣子)
73、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74、爬上山頂打銅鑼——站得高,想(響)得遠
75、飯鍋冒煙——迷糊了(米糊了)
76、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77、馬蜂過河——帶(歹)毒
78、狗吃豆腐腦——閑(銜)不著
7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80、油澆蠟燭——一條心(芯)
81、紙糊的爐子——過(鍋)來就不行
82、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83、打破沙鍋——問到底(紋到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581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破屋門
下一篇: 剖腹藏珍珠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