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沒安好心;居心不良
狼裝羊笑相關(guān)歇后語
歇后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有關(guān)于狼的經(jīng)典歇后語,歡迎大家瀏覽。
有關(guān)于狼的經(jīng)典歇后語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狼啃青草 - 裝洋(羊)
狼吃鬼 - 沒影兒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放羊娃喊救命 - 狼來了
惡狼扒門——不詳之兆
豺狼恨獵人——死對頭
豺狼披羊皮——充好人
狼吃狼 - 冷不防
狼借獵娃 - 還不了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豺狼請客——沒安好心;居心不良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歇后語的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xiàn)“歇后”這一名稱是在唐代?!杜f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jīng)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后體”(一種“歇后”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xiàn)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如《戰(zhàn)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币馑季褪钦f,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語。
《辭海》: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里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后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gòu)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后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里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里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后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后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guān)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中,將歇后語列入"藏詞"格一節(jié)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語源起于"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
狼的成語:
杯盤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號 聲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煙四起
前怕狼,后怕虎 成語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如狼似虎 成語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兇暴殘忍。
狼吞虎咽 成語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聲名狼藉 成語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豺狼成性 成語
象豺狼一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鬼哭狼嚎 成語
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豺狼當?shù)?成語
比喻壞人當權(quán)。
杯盤狼藉 成語
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后桌面雜亂的樣子。
狼煙四起 成語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狼子野心 成語
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兇惡的本性。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狽為奸 成語
比喻互相勾結(jié)干壞事。
狼狽不堪 成語
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鷹視狼步 成語
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外貌陰險。
鼠竄狼奔 成語
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贓污狼藉 成語
謂貪污受賄,行為不檢,名聲敗壞。
狼貪鼠竊 成語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狼貪虎視 成語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狼奔豕突 成語
豕:豬;突:猛沖。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狼心狗肺 成語
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
狼心狗行 成語
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成語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虎狼之勢 成語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使羊?qū)⒗?成語
將:統(tǒng)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tǒng)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豕突狼奔 成語
豕:豬;突:猛沖。象豬那樣沖撞,象狼那樣奔跑。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羊狠狼貪 成語
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quán)勢,后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如狼牧羊 成語
如同狼放養(yǎng)羊一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引狼入室 成語
比喻把壞人或敵人引入內(nèi)部。
================================
狼的諺語與俗語: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狼吃狼 - 冷不防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狼啃青草 - 裝洋(羊)
狼吃鬼 - 沒影幾
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狼借獵娃 - 還不了
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有關(guān)于狼的歇后語,一起來看一下吧。
01、羊群遇惡狼 —— 各散四方;四處逃散
02、羊群里鉆進一只狼 —— 一團混亂;遭殃
03、羊圈里關(guān)狼 —— 自招災禍
04、兔子靠腿狼靠牙 —— 各有各的謀生法
05、沙鍋打狼 —— 沒有一個好的.
06、請狼做客 —— 活得不耐煩;活夠了
07、請狼來做客 —— 活得不耐煩
08、前怕狼后怕虎 —— 進退兩難
09、攆走孤貍住上狼 —— 一伙更比一伙兇(比喻一個比一個兇狠。)
10、攆(nian驅(qū)逐)走狐貍住上狼 —— 一個比一個惡;一個更比一個兇
11、綿羊走到狼群里 —— 膽戰(zhàn)心驚;戰(zhàn)戰(zhàn)兢兢
12、綿羊進狼窩 —— 自投羅網(wǎng)
13、麻稈打狼 —— 兩面怕;兩頭怕
14、狼裝羊笑 —— 沒安好心;居心不良
15、狼崽進羊圈 —— 沒好事;不是好事
16、狼也跑了,羊也保了 —— 兩全其美
17、狼窩里養(yǎng)孩子 —— 性命難保
18、狼窩里的羊 —— 九死一生
19、狼窩里的肉 —— 難久留
20、狼頭上戴斗笠 —— 假充好人
21、狼頭上插竹筍 —— 裝樣(羊)
22、狼夸羊肥 —— 不懷好意
23、雞給黃鼠狼拜年 —— 自投羅網(wǎng)
24、雞斗黃鼠狼 —— 自己找死;尋死;送死
25、黃鼠狼下刺猬 —— 一窩不如一窩
26、黃鼠狼戲水牛 —— 大的沒有小的能
27、黃鼠狼拖牛 —— 自不量力;大干一場
28、黃鼠狼吞雞毛 —— 填飽肚子就行
29、黃鼠狼偷雞 —— 專干這行的
30、黃鼠狼排隊 —— 一路騷(臊)貨
31、黃鼠狼進宅 —— 來者不善
32、黃鼠狼進雞窩 —— 災難臨頭;沒安好心;無孔不入;有空就鉆
33、黃鼠狼借雞 —— 有借無還
34、黃鼠狼見了雞 —— 眼饞
35、黃鼠狼間難卦 —— 兇多吉(雞)少
36、黃鼠狼和狐貍結(jié)親 —— 臭味相投
37、黃鼠狼過水田 —— 拖泥帶水
38、黃鼠狼過泥塘 —— 小手小腳
39、黃鼠狼過鬧市 —— 人人喊打
40、黃鼠狼給雞做笑臉 —— 沒安好心
41、黃鼠狼的腚 —— 放不出什么好屁來
42、黃鼠狼擋汽車 —— 自不量力;不自量
43、黃鼠狼單咬病鴨子 —— 倒霉越加倒霉
44、黃鼠狼戴尿罐 —— 暈頭轉(zhuǎn)向
45、黃鼠狼戴花 —— 臭美
46、黃鼠狼戴草帽 —— 充人樣;冒充善人
47、黃鼠狼串門子 —— 到處放臭屁
48、黃鼠狼抽了筋 —— 渾身哆嗦;直哆嗦
49、黃鼠狼吃雞毛 —— 填不飽肚子
50、黃鼠狼拜狐貍 —— 一個更比一個壞
51、獾狼下個小耗子 —— 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52、光屁股攆(nian驅(qū)逐;趕走)狼 —— 膽大不害臊;又不要臉,又不要命
53、放羊娃喊救命 —— 狼來了
54、惡狼裝羊 —— 不存好心;居心不良
55、惡狼專咬瘸腿豬 —— 以強凌弱
56、惡狼學狗叫 —— 沒懷好意
57、惡狼生個賊狐貍 —— 不是好種
58、惡狼落陷阱 —— 作惡到頭了
59、惡狼和瘋狗做伴 —— 壞到一塊了
60、惡狼和瘋狗作伴 —— 脾氣相投
61、惡狼對羊笑 —— 不懷好意
62、狼給雞拜年 —— 沒安好心
63、黃鼠狼剁了尾巴 —— 難看在后頭
64、黃鼠狼戴纓帽兒 —— 自命不凡
65、中山狼出了書袋 —— 兇相畢露
66、屁股后頭跟只狼 —— 后顧之憂
67、豺狼頭上找鹿茸 —— 癡心妄想
68、矮子打狼 —— 光喊不上
69、狗咬狼 —— 兩怕;倆怕
70、黃鼠狼銜個油果個 —— 對色
71、餓狼吃羔羊 —— 生吞活剝
72、餓狼竄進羊廄 —— 無事不來;想飽口福
73、白臉狼穿西服 —— 裝文明人
74、白臉狼戴草帽 —— 變不了人;假充善人;冒充善人;假充好人
75、白臉狼戴眼鏡 —— 冒充好人;充好人
76、黃鼠狼銜雞毛帚 —— 空歡喜
77、狐貍嫁黃狼 —— 一對臊貨
78、黃鼠狼聞到雞屎 —— 想投機;想偷雞
79、黃鼠狼下哈簸籮籮牛咧 —— 一窩不如一窩
80、狼吃刺猬 —— 下不了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623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狼崽進羊圈
下一篇: 浪里撐船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