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借不得;不得空
年三十的案板相關(guān)歇后語
【 #三年級#導(dǎo)語】歇后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在生活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以下是 無 整理的《三年級小學(xué)生歇后語摘抄3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三年級小學(xué)生歇后語摘抄
1、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半月
2、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臉
3、中秋的天氣——不冷不熱
4、中秋過了閏八月——團圓過了又團圓
5、中秋節(jié)的月亮——光明正大
6、中秋節(jié)賞桂花——花好月圓
7、端午節(jié)后布谷叫——過時啦(比喻遲了。)
8、端午節(jié)劃龍舟——載歌載舞
9、端午節(jié)賣歷書——過時貨
10、過端午的'龍頭——光耍嘴,
11、過年吃團圓飯——濟濟一堂
12、過年的肥豬——早晚得殺
13、過年借禮帽——不識時務(wù)
14、正月十五打燈籠——年年都一樣
15、正月十五打牙祭(偶爾吃頓豐盛的飯)——一年一回
16、正月十五的龍燈——任人耍;由人玩耍
17、正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18、正月十五的走馬燈——反復(fù)無常
19、正月十五放煙火——好景不長
20、正月十五趕廟會——隨大流
21、正月十五看花燈——走著瞧
22、正月十五賣元宵——抱成團
23、正月十五貼春聯(lián)——晚了半月了
24、大年初一生娃娃——雙喜臨門
25、大年初一貼福字——吉慶有余
26、大年初一早上見面——你好我也好
27、大年初一做月子——趕在節(jié)上
28、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29、大年三十的煙火——萬紫千紅
30、大年三十看皇歷——沒日子啦
【篇二】三年級小學(xué)生歇后語摘抄
1、下雪天走路——一步一個腳印
2、下雪天打兔子——白跑
3、下雪天穿裙子——美麗又動(凍)人
4、下大雪找蹄印——罕見
5、西瓜地里落冰雹——砸啦
6、五更天下大雪——天明地白
7、烏鴉落在雪堆上——黑白分明
8、挑雪填井——白費勁,枉費功,枉費心
9、天亮下大雪——明白,明明白白
10、太陽底下堆雪人——不長久
11、暑天下大雪——少見,少有
12、三伏天的冰雹——來者不善
13、晴天下大雪——明明白白
14、晴天打雷——空喊,離奇,太離奇
15、泥菩薩遭雷打——粉身碎骨
16、煤塊掉在雪地上——黑白分明
17、六月天下雪——得之不易:難得
18、立春響雷——一鳴驚人
19、雷雨天下冰雹——一落千丈
20、雷聲大,雨點小——有名無實
21、雷公劈螞蟻——大的欺負(fù)小的
22、雷公劈城隍——以上壓下
23、雷公躲進土地廟——天知地知
24、雷公動怒——不同凡響,驚天動地
25、雷公打芝麻——專揀小的欺
26、雷公打豆腐——揀軟的欺,不堪一擊
27、久旱逢甘雨——人人歡喜,個個喜愛
28、久旱得雨——喜從天降
29、九月菊花逢細(xì)雨——點點人心
30、叫花子碰上大雪天——饑寒交迫
【篇三】三年級小學(xué)生歇后語摘抄
1、一個墨斗彈出兩樣線——思(絲)路不對
2、一串錢九百九——不成調(diào)(吊)兒
3、一根麥稈打鼓——不想(響)
4、一跤跌在青云里——交好運(云)
5、二兩棉花打絮——談(彈)不上
6、十月的蘿卜——動(凍)了心
7、七十歲配眼鏡——老話(花)
8、下巴底下支小鍋——吵(炒)嘴哩
9、下雨不打傘——臨(淋)到頭上了
10、下雨出太陽——假情(晴)
11、大公雞鬧嗓子——別提(啼)了
12、大麥去了皮——白人(仁)
13、大胡子——難題(剃)
14、丈八的灶臺——高照(灶)
15、山林中燒火——就地取材(柴)
16、云彩上點燈——空掛名(明)
17、夫子的徒弟——閑(賢)人)
18、木排下水——不成(沉)
19、嘴上涂石灰——白說(刷)
20、藕炒黃豆——鉆空(孔)子
21、瓦匠的雙手——多疑(泥)
22、月下提燈——虛掛名(明)
23、端午節(jié)包粽子——有棱有角
24、六月里戴手套——保守(手)
25、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26、孔夫子的口袋——書呆(袋)子
27、石頭蛋子腌咸菜——一言(鹽)難盡(進)
28、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29、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膽(撣)子
30、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1.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時候;
2.八月十五桂花香 —— 花好月圓;
3.八月十五過年 —— 差遠了;
4.八月十五看龍燈 —— 遲了大半年(比喻太晚來不及了。);
5.八月十五團圓節(jié) —— 一年一回;
6.八月十五種花生 —— 瞎指揮;
7.八月十五捉兔子 —— 有你過節(jié),無你也過節(jié)(比喻有沒有無關(guān)大局。);
8.大年三十晚上賣門神 —— 再遲不過了;
9.大年三十喂年豬 —— 來不及了;
10.端午節(jié)拜年 —— 不是時候;
11.端午節(jié)包粽子 —— 有棱有角;
12.過端午的龍頭 —— 光耍嘴;
13.過年吃團圓飯 —— 濟濟一堂;
14.墨汁煮元宵 —— 漆黑一團;一團漆黑;
15.年三十的案板 —— 借不得;不得空。
我國的節(jié)日有很多,關(guān)于節(jié)日的歇后語也有不少,大家知道有哪些嗎?今日我就為大家整理了有關(guān)節(jié)日的歇后語,供大家參考查閱,希望對大家有用。
有關(guān)節(jié)日的歇后語
1. 中秋的天氣 —— 不冷不熱
2. 中秋過了閏八月 —— 團圓過了又團圓
3. 中秋節(jié)的月亮 —— 光明正大
4. 中秋節(jié)賞桂花 —— 花好月圓
5. 端午節(jié)后布谷叫 —— 過時啦比喻遲了。
6. 端午節(jié)劃龍舟 —— 載歌載舞
7. 端午節(jié)賣歷書 —— 過時貨
8. 過端午的龍頭 —— 光耍嘴,
9. 過年吃團圓飯 —— 濟濟一堂
10. 過年的肥豬 —— 早晚得殺
11. 過年借禮帽 —— 不識時務(wù)
12. 正月十五打燈籠 —— 年年都一樣
13. 正月十五打牙祭偶爾吃頓豐盛的飯 —— 一年一回
14. 正月十五的龍燈 —— 任人耍;由人玩耍
15. 正月十五的月亮 —— 光明正大
16. 正月十五的走馬燈 —— 反復(fù)無常
17. 正月十五放煙火 —— 好景不長
18. 正月十五趕廟會 —— 隨大流
19. 正月十五看花燈 —— 走著瞧
20. 正月十五賣元宵 —— 抱成團
21. 正月十五貼春聯(lián) —— 晚了半月了
22. 大年初一生娃娃 —— 雙喜臨門
23. 大年初一貼福字 —— 吉慶有余
24. 大年初一早上見面 —— 你好我也好
25. 大年初一做月子 —— 趕在節(jié)上
26. 大年三十的案板 —— 家家忙
27. 大年三十的煙火 —— 萬紫千紅
28. 大年三十看皇歷 —— 沒日子啦
29. 大年三十看黃歷 —— 沒有日子了比喻到了盡頭。
30. 大年三十盼月亮 —— 癡心妄想;妄想
31.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飯 —— 年關(guān)難過
32. 大年三十晚上打兔子 —— 有你不多,沒你不少
33. 大年三十晚上賣門神 —— 再遲不過了
34. 大年三十喂年豬 —— 來不及了
35. 端午節(jié)拜年 —— 不是時候
36. 端午節(jié)包粽子 —— 有棱有角
37. 過年敲鍋蓋 —— 窮得丁當(dāng)響
38. 過年娶媳婦 —— 雙喜臨門
39. 孩子們過年 —— 常盼那一天比喻希望有那么一天
40. 癩蛤蟆躲端午 —— 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41. 老太婆過年 —— 一年不如一年;過一年少一年
42. 柳條籃子搖元宵 —— 滾蛋
43. 墨汁煮元宵 —— 漆黑一團;一團漆黑
44. 年三十的案板 —— 借不得;不得空
45. 端午節(jié)吃粽子 —— 皆大歡喜
46. 王小二過年 —— 一年不如一年
47. 望江亭上度中秋 —— 近水樓臺先得月
48. 元宵掉進糨糊盆 —— 糊涂蛋
49. 元宵掉進肉鍋里 —— 說他 *** ,他還心里甜
50. 元宵里裹爆竹 —— 糖衣炮彈
51. 正月初一過生日 —— 雙喜臨門
52. 正月初一見明月 —— 機會難得
53. 正月初一賣門神 —— 過時貨;沒人過問、
54. 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55. 大年初一吃餃子--第一回
56.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57. 大年三十看皇歷--沒期啦;沒日子啦
58. 臘月三十貼對子--一年一回
59. 隔年的春聯(lián)--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60. 年三十夜撥算盆--滿打滿算
61. 隔年的饅頭--早發(fā)了
62. 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636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泥娃娃遭雨林
下一篇: 捏著鼻尖兒做夢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