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冒充耶穌
老虎背十字架相關歇后語
投畀豺虎:
謂將壞人投飼豺虎。表示深惡痛絕
為虎傅翼:
給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長惡人的勢力
為虎作倀:
傳說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為倀鬼,虎行求食,則為虎前導清道。見《太平廣記》卷四三○引唐裴铏《傳奇·馬拯》。后因以“為虎作倀”比喻做惡人的幫兇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語本《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復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賈栩、魏平數(shù)請戰(zhàn),因曰:‘公(司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樣害怕。形容懼怕到極點
握蛇騎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宮,彭城王元勰等為防不測,密不訃聞,詔徵世宗會駕。靈柩至魯陽,乃發(fā)喪行服。時咸陽王禧疑勰有異謀,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痹暮拗?,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元勰的字)握蛇騎虎,不覺艱難?!币姟段簳づ沓峭踣膫鳌?。后以“握蛇騎虎”喻身處險境
熊據(jù)虎跱:
比喻群雄割據(jù)的形勢
燕頷虎頭: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將、勇士
燕頷虎須:
形容相貌威武
羊落虎口:
喻處于險境,有死無生
羊質虎皮:
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楊虎圍匡:
《史記·孔子世家》:“捍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鬃訝铑愱柣ⅲ醒晌迦?。”楊,通“陽”。后因以“楊虎圍匡”指因貌似而產(chǎn)生誤會
養(yǎng)虎傷身:
飼養(yǎng)老虎,自傷其身。比喻縱敵留患
養(yǎng)虎自齧:
比喻姑息敵人,終致?lián)p害自己
養(yǎng)虎自遺患: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
一虎不河:
《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薄墩撜Z·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痹^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后在元劇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顧一切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其禍患將更甚
引虎入室:
猶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衛(wèi):
比喻依靠惡勢力來保衛(wèi)自己,反會招來禍患
鷹瞵虎視: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鷹揚虎視:
如鷹飛揚,似虎雄視。形容威武奮勇
鷹揚虎噬:
如鷹飛揚,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揚威,窮兇極惡
魚魯?shù)刍ⅲ?br>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虎。泛指文字錯訛
與虎謀皮:
本作“與狐謀皮”。喻所謀之事有害于對方的切身利益,終難達到目的
與虎添翼:
給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給力量或才能很強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強
云龍風虎:
①語本《易·乾》:“云從龍,風從虎?!焙笫蓝嘁栽讫堬L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杰。③古代兵陣名
照貓畫虎:
貓與虎的外形有相似之處,因以喻照樣模仿而僅得其仿佛
縱虎出柙: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縱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兇強的敵人,留下禍根
坐山觀虎斗:
比喻暫不介入各方間的爭斗,俟機從中漁利。語出《史記·張儀列傳》:“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6875.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刺猬下山
下一篇: 老虎戴佛珠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