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老實(石)人
樂山的大佛相關歇后語
落井下石是指看見人要掉進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有關落井下石的歇后語,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落井下石的歇后語 落井下石 ? 乘人之危;坑害人
墻倒眾人推 ? 欺軟怕硬;落井下石
有關落井下石的歇后語拓展摘抄 搬石頭上山 ? 費力不討好;又蠢又笨
抱著石頭跳深淵 ? 死不回頭
爆炒鵝卵石 ? 不進油鹽;油鹽不進
背石頭上山 ? 自找麻煩;硬吃虧
背著石磨上山 ? 費力不討好
背著石頭上泰山 ? 受累不討好
笨賊偷石臼 ? 吃力不討好;費力不討好
不炸嘴的石榴 ? 滿肚子花花點子
踩著石頭過河 ? 腳踏實地
出窯的石灰遭雨淋 ? 四分五裂
春天的石榴花 ? 心紅
磁石遇鐵砣 ? 不謀而合
從石頭里擠水 ? 辦不到
有關落井下石的歇后語拓展精選 浪頭撞在礁石上 ? 粉身碎骨
老虎吞石獅 ? 吃不消
老鼠咬石柱 ? 攻不倒
立秋的石榴 ? 點子多
盧溝橋的石獅子 ? 數(shù)不清
碌碡(liu zhou石磙)碰碌碡 ? 實(石)打?qū)?石)
樂山的大佛 ? 老實(石)人
淋了雨的熟石榴 ? 咧開了嘴
籮筐盛石灰 ? 處處留跡
買面的進了石灰店 ? 走錯了門;找錯了門
賣石灰碰見賣面的 ? 誰也見不得誰
螞蟻拉石磙 ? 力不能及;力不從心;心有余而力不足
煤粉石灰攙一起 ? 黑白不分;混淆黑白
買個喇叭不透氣 ? 實(石)心眼
有關落井下石的歇后語拓展推薦 鵝卵石掉醬缸 ? 一個糊涂蛋
鵝卵石壘墻腳 ? 根基不穩(wěn)
耳朵里抹石灰 ? 白聽
飛機上扔石頭 ? 一落千丈
墳前的石碑 ? 記生記死
糞叉上鑲寶石 ? 不值得
糞缸里泡過的石頭 ? 又臭又硬
糞桶上鑲寶石 ? 不值得
風化石磨刀 ? 快不了
搟面杖鉆石頭 ? 紋絲不動
鋼釬打石頭 ? 硬鉆
鋼釬鑿到石頭 ? 一捶一個眼
鼓槌打石榴 ? 敲到點子上了
歇后語是現(xiàn)代漢語熟語系統(tǒng)中重要的成員,是漢民族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佛的歇后語,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佛的歇后語精選10句 1) 金剛化佛更神氣
2) 他念他的經(jīng),我拜我的佛互不干擾
3) 唐三藏讀佛經(jīng)出口成章
4) 唐僧和尚念佛經(jīng)一本正經(jīng)
5) 鄉(xiāng)里婆婆拜干佛磕頭磕夠了
6) 香山的臥佛大手大腳
7) 小鬼見佛陀矮了半截子;矮了一大截
8) 豬八戒了天拜佛撣心不穩(wěn)
9) 走煞金剛坐煞佛苦樂不均
10) 黑瞎子裝彌勒佛面善人不善
關于佛的歇后語大全 1) 千日拜佛,一朝添丁善有善報
2) 竊馬賊戴佛珠冒充善人
3) 娃娃供神佛你哄我,我哄你
4) 五臺山上拜佛燒高香
5) 金剛化佛更神氣
6) 他念他的經(jīng),我拜我的佛互不干擾
7) 唐三藏讀佛經(jīng)出口成章
8) 唐僧和尚念佛經(jīng)一本正經(jīng)
9) 鄉(xiāng)里婆婆拜干佛磕頭磕夠了
10) 香山的臥佛大手大腳
11) 小鬼見佛陀矮了半截子;矮了一大截
12) 豬八戒了天拜佛撣心不穩(wěn)
13) 走煞金剛坐煞佛苦樂不均
14) 黑瞎子裝彌勒佛面善人不善
15) 吃豬肉念佛經(jīng)假善人
16) 彌勒佛吹螺號一團和氣
17) 彌勒佛管山門自得其樂
18) 廟里的佛爺臉上貼金;有眼無珠
19) 老佛爺念素珠心中有數(shù);肚里有數(shù)
20) 如來佛治孫悟空強中還有強中手
21) 如來佛捉孫大圣易如反掌
22) 泥佛勸土佛同病相憐
23) 泥佛爺?shù)难壑閮簞硬坏?/p>
24) 泥捏的佛像實心眼;沒心肝;沒安人心
25) 泥水匠拜佛自己心里明白;自家知底細
26) 老和尚講佛經(jīng)說的說,聽的聽
27) 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慈善
28) 樂山的大佛老實(石)人
29) 殺人和尚念佛經(jīng)假慈悲;假慈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137137.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樂隊里的鑼鼓
下一篇: 雷公打豆腐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