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經(jīng)典歇后語
賊去了關(guān)門——遲了(第5回 周通)
甕中捉鱉——手到拿來(第18回 劉高)
閻羅王面前——沒放回的鬼(第21回 閻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蓮)
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鄆哥)
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第24回 王婆)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燒身 (第21回 作者)
燈蛾撲火——惹焰燒身(第27回 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來(第39回 作者)
割貓兒尾拌貓兒飯——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軍校)
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第101回 作者)
李逵罵宋江——過后賠不是
李逵斷案——強者有理
李逵敬酒——非喝不可
李鬼劫路——盜名欺世
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林沖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
林沖雪夜上梁山——逼的
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墻頭——上不來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1、李逵罵宋江——過后賠不是
2、李逵斷案——強者有理
3、李逵敬酒——非喝不可
4、李鬼劫路——盜名欺世
5、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6、林沖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
7、林沖雪夜上梁山——逼的
8、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9、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10、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11、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12、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13、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14、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15、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16、武大郎上墻頭——上不來下不去
17、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18、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19、史進認師父——甘拜下風
20、林沖上山—— 官逼民反
21、孫二娘開店—— 謀財害命
22、石遷偷雞—— 不打自招
23、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24、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25、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26、武大郎上墻頭——上不來下不去
27、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28、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抱打不平
29、梁山的軍師——無用(吳用)
30、武大郎攀杠子——夠不著
31、潘金蓮不在家——沒人伺候武大郎
32、武大郎敲鼓——懵了點子
33、武大郎玩夜貓子——啥人玩啥鳥
34、武大郎趴在橋底下——瞅空
35、李鬼的板斧——冒牌
36、楊志賣刀——英雄末路
水滸傳中的經(jīng)典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水滸傳中歇后語水滸傳中的經(jīng)典歇后語,歡迎閱讀參考!
水滸傳中的歇后語 :
武大郎開豆腐店——人軟貨不硬
西門慶請武大郎——沒安好心
宋江的綽號——及時雨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武大郎打虎——沒生成那個拳頭
武大郎的扁擔——長不了
武大郎放風箏——起手不高
武大郎開店——不容大個兒
一、關(guān)于全書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二、有關(guān)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3.梁山兄弟——越打越親
三、林沖
1.林沖買寶刀——哪知是計
2.林沖誤入白虎堂——上當受騙
3.林沖誤入白虎堂——禍從天降
4.林沖誤入白虎堂——有口難辯
5.林沖棒打洪教頭——看破綻下手
6.林教頭發(fā)配滄州—— 一路風險
7.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四、魯智深
1.三拳打死鎮(zhèn)關(guān)西——痛快
2.魯智深醉打山門——個個都怕
3.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好大的力氣
4.魯智深大鬧野豬林——夠義氣
五、武松
1.景陽岡上武松遇大蟲——不是虎死就是人傷
2.惡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撲食——三股勁
4.武松斗殺西門慶——扔他出去
六、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亂打一通
3.李逵斷案——強者有理
4.李逵開鐵匠鋪——人強貨硬
5.李逵賣煤炭——黑對黑;黑上加黑
6.關(guān)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七、潘金蓮
1.潘金蓮熬藥——暗地里放毒
2.潘金蓮給武松敬酒——不懷好意()
水滸傳: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由江蘇興化籍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歇后語。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zhàn)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羅貫中編次,《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nèi)在歷史原因。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1838.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關(guān)于常見老鼠的歇后語
下一篇: 經(jīng)典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