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有關(guān)瞪眼、翻白眼的歇后語:
●【燈籠趕集】——白瞪眼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啞巴瞪眼睛】——心里恨
●【張飛翻臉】——吹胡子瞪眼
●【演戲瞪眼睛】——嚇不住人
●【吊死鬼瞪眼】——死不瞑目
●【吹胡子瞪眼】——氣到極點
●【站在海邊看魚跳】——干瞪眼
●【對著鏡子瞪眼】——只恨自己
●【跳大神的翻白眼】——沒咒念
●【老鼠掉進面缸里】——翻白眼
●【白眼狼戴眼鏡】——冒充好了
●【耗子掉進面缸里】——白眼看人
●【石灰堆里的耗子】——白眼看人
●【老頭兒發(fā)脾氣】——吹胡子瞪眼
●【猴子看戲】——干瞪眼;傻了眼
●【曬干的蛤蟆】——干瞪眼;白瞪眼
●【城隍廟里小鬼】——老瞪眼睛不開腔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腌透的雞蛋----黃宏
舉頭望晴天----藍天白云
老太婆抹口紅——給你點顏色瞧瞧
關(guān)公喝酒——不怕臉紅
岸上撈月 白費功夫
按雞頭啄米 白費心機(比喻不能強迫人去做不愿做的事。)
拔了蘿卜有眼在 不得白用力
白鼻子(戲劇中的丑角)演戲 陪襯
白玻璃瓶裝清水 看透了
白布進染缸 洗不清
白布做棉襖 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熬豆腐 誰也不沾誰的光(比喻誰也占不到誰的好處。)
白菜長心 老了
白菜燴豆腐 誰也不沾誰的光
白菜葉子炒大蔥 親(青)上加親(青)
白癡的葫蘆 傻瓜一個
白骨精扮新娘 嬌里妖氣
白骨精唱歌 怪腔怪調(diào)
白骨精打跟頭 鬼把
白骨精的飯食 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給唐僧送飯 假仁假義;沒安好心
白骨精化美女 人面鬼心
白骨精見了孫悟空 現(xiàn)原形了
白骨精開口 不講人話
白骨精騙唐僧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白骨精說人話 妖言惑眾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 癡心妄想
白骨精遇上孫悟空 原形畢露
白骨精照鏡子 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裝新娘 妖里妖氣
白鶴站在雞群里 突出
白灰店里買眼藥 找錯了門(比喻門路不對。)
白蠟樹上結(jié)桂花 根子不正
白臉蛋上打粉 可有可無
白臉奸臣出場 惡相
白露過后的莊稼 ·天不如
白蘿卜扎刀子 不出血的東西(①比喻不肯多出錢。②比喻不爽快。)
白毛烏鴉 與眾不同
白米換糠 有福不會享
白娘娘斗法海 精打光
白娘娘喝了雄黃酒 現(xiàn)了原形
白娘子斗法海 精打-光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 現(xiàn)了原形
白娘子救許仙 盡心盡力
白娘子突斷橋 想起舊情來
白娘子壓在雷鋒塔下 總有人搭救
白娘子遇許仙 千里姻緣一線牽
白日做夢 胡思亂想
白水鍋里揭豆腐皮 辦不到
白水煮冬瓜 沒啥滋味
白水煮豆腐 淡而無味
白素貞不舍許仙 恩愛難分
白素貞哭斷橋 想起舊情
白糖拌苦瓜 又苦又甜(比喻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或復雜的感情。)
白糖拌蜜糖 甜上加甜
白天打燈籠 白搭
白天照電筒 多此一舉
白眼狼戴草帽 變不了人;假充善人(比喻心腸歹毒的壞人偽裝成好人,進行欺騙。)
白眼狼戴眼鏡 冒充好了
白楊樹葉子 兩面光
白衣秀士當寨主 容不得人
白蟻蛀觀音 自身難保
白蟻鉆過的料 壞透了
白紙黑字 黑白分明
白紙上畫黑道 抹不掉;不能容人
白紙上寫黑字 賴不掉;變不了;明擺著
半天云里扭身歌 空歡喜(比喻白白地高興一場,并沒有達到目的。)
鼻頭搽白粉 一副奸相
閉著眼睛下圍棋 黑白不分;混淆黑白
冰河上架屋 白搭
玻璃鏡照著清泉水 嘴里不說他心里都明白
不放醬油澆豬爪 白提(蹄)
不放醬油燒豬蹄 白提(蹄)
彩虹和白云談情 一吹就散
攙水的老白干 沒沖勁兒
長白山的大雪 滿天飛
長白山的野人參 得之不易
唱戲的念道白 自盲自語
朝天放槍 空響(想)(比喻白費心思達不到目的)
炒韭菜放蔥 白搭
炒韭菜擱蔥 白搭
炒面捏白頭翁 老熟人
吃狗肉喝白酒 里外發(fā)燒
吃辣椒喝白干 里外發(fā)燒
吃餡兒餅抹油 白搭
初二三的月亮 不明不白
穿靴子光腳 自己心里明白
打鐵掉地下 白搭一火
大白公雞下花花蛋 離奇;太離奇
大白天出星星 離奇;太離奇
大白天打更 亂了時辰
大白天打劫 明目張膽
大白天見閻王 活見鬼
大白天里搶劫 明火執(zhí)仗
大白天遇見閻王爺 活見鬼
大白天掌燈 多此一舉
大海里腌咸菜 白費工夫;白費勁
大路上栽蔥 白費功夫
大炮轟蒼蠅 不夠本錢;不夠本;不合算;大材小用;白費工夫;枉費工
大網(wǎng)眼捕魚 枉費功;白費功夫;白費心
戴禮帽的偷書 明白人辦糊涂事
擔沙填海 白費功夫;白費勁
稻子去了皮 白人(仁)兒
燈籠趕集 白瞪眼
燈下點燭 白費蠟
燈影戲(皮影戲)里想媳婦 一白遮百丑
燈盞無油 空費心;白費心;光費心
凳子上抹石灰 白挨
電燈照雪 明明白白;明白
靛藍染白布 一物降一物
丟了東西打瞎子算卦 鬧了個白瞪眼
東方天亮下大雪 明明白白;明白
洞庭湖里撈針 想得到,辦不到;白日做夢
豆腐白菜 各有所愛
豆腐炒韭菜 清清白白;一清(青)二白
豆腐墊床腳 白挨
豆腐渣貼對聯(lián) 白費工夫巴結(jié)不;兩不沾(粘)
豆腐坐班房 平白無故
豆鼓憫豆腐 黑白分明
肚饑送來白面饃 正合適
肚皮里點燈 心里明白
肚子里打燈籠 自己心里明白
斷了線的梭子 白鉆空子
對牛彈琴 不入耳,難入耳;充耳不聞;白費勁;枉費工
對啞巴說話 白費口舌
對著瞎子打俏眼 白費勁;枉費工;白費工夫
兒子不養(yǎng)娘 白疼一場
耳朵里抹石灰 白聽
二小做夢娶媳婦 白高興一場
放白粉進棺材 害死人
粉白墻上潑惡水(泔水) 盡是污點
粉白墻上貼告示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粉刷的烏鴉 白不久
黃鼠狼拖著雞毛撣 白歡喜;空喜一場
瘋狗咬日 白費工夫;白費勁;枉費工
隔口袋買貓兒 不知是黑是白
隔山打斑鳩 槍也白費
閨女出嫁不想娘 白疼一場
過路人吊喪 死人肚里明白
漢高祖斬白蛇 一刀兩斷
好經(jīng)念給聾施主 白費口舌
好人坐班房 不白之冤
耗子搬生姜 勞而無功;白費力
耗子充蝙蝠 白熬夜
耗子掉進面缸里 白眼看人
和尚頭上盤辮子 空繞一圈兒(比喻白走一趟)
荷葉上的露珠 清清白白;滾來滾去
黑狗偷油打白狗 錯了;搞錯了
黑老鴉下了個白雞蛋 就當自己長得白
黑紙糊燈籠 不明不白
紅白喜事一起辦 哭笑不得;悲喜交加
猴兒吃芥末(調(diào)味品。味辣) 傻了眼;翻白眼
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歇后語文化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下面是我推薦給大家的關(guān)于動物的經(jīng)典歇后語,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動物的經(jīng)典歇后語 1 1、貓爪伸到魚缸里——歇后語答案:想撈一把
2、貓披老虎皮——歇后語答案:抖威風
3、貓肚子放虎膽——歇后語答案:兇不起來
4、貓守鼠洞——歇后語答案:不動聲色
5、貓被老虎攆上樹——歇后語答案:多虧留一手
6、貓戲老鼠——歇后語答案:哄著玩
7、貓不吃死耗子——歇后語答案:假斯文
8、貓嘴里的老鼠——歇后語答案:跑不了
9、貓捉老鼠——歇后語答案:本分事
10、耗子上吊——歇后語答案:貓逼的
11、耗子啃木箱——歇后語答案:閑磨牙
12、耗子鉆灰堆——歇后語答案:閉著眼混
13、耗子伸腿——歇后語答案:小手小腳
14、耗子逗貓——歇后語答案:沒事找事
15、耗子嫁女——歇后語答案:講吃不講穿
16、耗子吃砒霜——歇后語答案:翻白眼
17、耗子滾到面柜里——歇后語答案:樂糊涂了
18、耗子舔貓鼻子——歇后語答案:自己找死
19、耗子窟窿——歇后語答案:填不滿
20、耗子進老鼠夾——歇后語答案:離死不遠
21、耗子掉水缸——歇后語答案:時髦(濕毛)
22、馬路不叫馬路——歇后語答案:公道
23、馬尾巴串豆腐——歇后語答案:提不起來
24、鞋子里跑馬——歇后語答案:沒幾步
25、牛死日也落——歇后語答案:禍不單行
26、牛糞堆上的蘑菇——歇后語答案:好看不好吃
27、牛屁股后的蒼蠅——歇后語答案:一哄而散
28、牛奶里摻墨汁——歇后語答案:黑白混淆
29、牛蹄子上供——歇后語答案:就顯你的腳大
30、硬牛皮——歇后語答案:看你咋吹
31、瞎牛撞草堆——歇后語答案:碰著就吃
32、猴兒爬石崖——歇后語答案:顯出你的能耐了
33、猴兒拿棒槌——歇后語答案:胡掄
34、猴兒的臉——歇后語答案:說變就變
35、猴子戴手套——歇后語答案:毛手毛腳
36、猴子撿姜——歇后語答案:吃不得,丟不得
37、猴子唱大戲——歇后語答案:胡鬧臺
38、猴子撈月亮——歇后語答案:白歡喜一場
39、猴子吃核桃——歇后語答案:全砸了
40、猴子耍拳——歇后語答案:小架式
41、猴子爬樹——歇后語答案:拿手戲
42、猴子扇扇子——歇后語答案:學人樣
43、猴子上涼亭——歇后語答案:丑鬼耍風流
44、猴子騎羊——歇后語答案:不成人馬
45、猴子吃大蒜——歇后語答案:翻白眼
46、猴子扛大梁——歇后語答案:受不了
47、貓捉老鼠狗看門——歇后語答案:本分事
48、貴州驢子學馬叫——歇后語答案:南腔北調(diào)
49、麻雀飛進煙囪里——歇后語答案:有命也沒毛
50、螞蟻搬家——歇后語答案:大家動口
51、王八吃秤砣——歇后語答案:鐵了心
52、屎殼郎戴花——歇后語答案:丑美
53、騎驢看唱本——歇后語答案:走著瞧
54、螢火蟲的屁股——歇后語答案:沒多大亮(量)
55、蒼蠅飛進花園里——歇后語答案:裝蜂(瘋)
56、回民趕集——歇后語答案:(諸)豬事不問
57、公雞戴帽子——歇后語答案:冠上加冠(官)
58、河里的螃蟹——歇后語答案:都有夾(家)
59、山雞吃著黃連子——歇后語答案:苦在心窩不敢啼(提)
動物的經(jīng)典歇后語 2 1、耗子掉水缸——時髦(濕毛)
2、猴子爬樹——拿手戲
3、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4、剝了皮的蛤蟆——心不死
5、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6、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7、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8、貓肚子放虎膽——兇不起來
9、瞎了眼的狗——碰著啥咬啥
10、蚯蚓走路——伸一下,縮一下
11、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流
12、瞎牛撞草堆——碰著就吃
13、旱鴨子過河——不知深淺
14、蚱蜢碰上雞——在劫難逃
15、猴兒的臉——說變就變
16、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17、耗子拉木锨——大頭在后邊
18、貓披老虎皮——抖威風
19、耗子的眼睛——只看一寸遠
20、螞蚱斗公雞——自不量力
21、灶前老虎——屋里兇
22、耗子拿槍——窩里反
23、貓戲老鼠——哄著玩
24、做夢見老虎——虛驚一場
25、牤牛的耳朵——離家近;離角近
26、紙老虎——一戳就穿
27、耗子滾到面柜里——樂糊涂了
28、耗子逗貓——沒事找事
29、屋檐下掛豬旦——苦水滴滴
30、照貓畫虎——差不離
31、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32、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33、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34、耗子進老鼠夾——離死不遠
35、牛奶里摻墨汁——黑白混淆(xiáo)
36、請狼來做客--活得不耐煩
37、苞谷稈里的蟲——專(鉆)心
38、狗鼻子插蔥--裝相(象)
39、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40、耗子伸腿——小手小腳
41、貓嘴里的老鼠——跑不了
42、公雞下蛋——沒指望
43、猴兒拿棒槌(chuí)——胡掄
44、猴子耍拳——小架式
45、咸魚下水——假新鮮
46、貓鼠交朋友——信不得
47、耗子吃砒霜——翻白眼
48、兔子尾巴--長不了
49、對牛彈琴——不看對象
50、一斤鴨十二兩嘴——講多做少
51、牛屁股后的蒼蠅——一哄而散
52、烏龜看青天——縮頭縮腦
53、耗子偷米湯——勉強糊得著嘴巴
54、野地里攆兔子——誰逮住就屬誰
55、耗子鉆風箱——兩頭受氣
56、本土的麻雀——幫手多
57、蚊子叮雞蛋——無縫可鉆
5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59、牛皮鼓濕水——不響
60、馬路不叫馬路——公道
61、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62、沸水鍋里煮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63、耗子爬竹竿——一節(jié)一節(jié)來
64、硬牛皮——看你咋吹
65、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氣
66、貓爪伸到魚缸里——想撈一把
67、牛王爺不管驢的事——各管各的
68、耗子掉水缸——時髦(濕毛)
69、耗子爬秤鉤——自己稱自己
70、蚱蜢斗公雞——玩命
71、鞋子里跑馬——沒幾步
72、耗子窟窿(kūlong)——填不滿
73、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74、耗子上吊——貓逼的
75、耗子嫁女——講吃不講穿
76、鳥類吃食——不得不低頭
77、甕中捉鱉——十拿九穩(wěn)
78、牛糞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79、牛蹄子上供——就顯你的腳大
80、長頸鹿的脖子、丹頂鶴的腿——各有所長
81、貓被老虎攆(niǎn)上樹——多虧留一手
82、黑老鴰飛到豬腚上——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
83、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84、耗子啃木箱——閑磨牙
85、牛蹄子兩瓣——合不攏
86、耗子掉到醋缸里——一身酸味
87、牛死日也落——禍不單行
88、海底動物——不見天日
89、貓被老虎攆上樹——多虧留一手
90、牛皮鼓——聲大肚子空
91、貓不吃死耗子——假斯文
92、耗子舔貓鼻子——自己找死
93、黃鼠狼泥墻——小手小腳
94、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95、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來
96、貓捉老鼠——本分事
97、猴子撿姜——吃不得,丟不得
98、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99、狗子進茅斯——文進文出;聞進聞出
100、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101、趕雞下河——硬往死里逼
102、牛打架——死頂
103、捉住驢子當馬騎——不識貨
104、貓守鼠洞——不動聲色
105、芝麻地里的老鼠——吃香
106、拔了毛的鴿子——看你咋飛
107、硬按公雞下蛋——指望不上
108、狗坐糞箕--不識抬舉
109、鐵籠里裝猴子——亂竄
110、牛皮鼓,青銅鑼——不打不響
111、耗子鉆灰堆——閉著眼混
112、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113、打蛇打在七寸上——-擊中了要害
114、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115、小水蛇想奪龍珠——異想天開
動物的`經(jīng)典歇后語 3 屬螞蝗的——吸血鬼
天下烏鴉——一般黑
鰻鯉合蟹洞——各貪一頭
蟛蜞上洞——自嘆自落
蟛蜞腳裹餛飩——里戳出
三只指頭撮個田螺——穩(wěn)拿
烏龜不咬人——吃相難看
蜻蜓吃尾巴——白吃自
牛吃稻柴鴨吃谷——各自福
腳爐蓋當鏡子——看穿
床底下放鷂子——大高而不妙
猢猻屁股——坐不定
動物的經(jīng)典歇后語 4 1、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
2、老鼠鉆在風箱里——兩頭受氣
3、貓肚子放虎膽——兇不起來
4、貓守鼠洞——不動聲色
5、貓被老虎攆上樹——多虧留一手
6、貓戲老鼠——哄著玩
7、貓不吃死耗子——假斯文
8、貓嘴里的老鼠——跑不了
9、貓捉老鼠——本分事
10、耗子上吊——貓逼的
11、耗子啃木箱——閑磨牙
12、耗子鉆灰堆——閉著眼混
13、耗子伸腿——小手小腳
14、耗子逗貓——沒事找事
15、耗子嫁女——講吃不講穿
16、耗子吃砒霜——翻白眼
17、耗子滾到面柜里——樂糊涂了
18、耗子舔貓鼻子——自己找死
19、耗子窟窿——填不滿
20、耗子進老鼠夾——離死不遠
21、耗子掉水缸——時髦(濕毛)
22、馬路不叫馬路——公道
23、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來
24、鞋子里跑馬——沒幾步
25、牛死日也落——禍不單行
26、牛糞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27、牛屁股后的蒼蠅——一哄而散
28、牛奶里摻墨汁——黑白混淆
29、牛蹄子上供——就顯你的腳大
30、硬牛皮——看你咋吹
31、瞎牛撞草堆——碰著就吃
32、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33、猴兒拿棒槌——胡掄
34、猴兒的臉——說變就變
35、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36、猴子撿姜——吃不得,丟不得
37、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38、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39、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40、猴子耍拳——小架式
41、猴子爬樹——拿手戲
42、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43、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流
44、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45、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46、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47、貓捉老鼠狗看門——本分事
48、貴州驢子學馬叫——南腔北調(diào)
49、麻雀飛進煙囪里——有命也沒毛
50、螞蟻搬家——大家動口
51、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52、屎殼郎戴花——丑美
53、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54、螢火蟲的屁股——沒多大亮(量)
55、蒼蠅飛進花園里——裝蜂(瘋)
56、回民趕集——(諸)豬事不問
57、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58、王八肚子插雞毛——(歸)龜心似箭
59、山雞吃著黃連子——苦在心窩不敢啼(提)
60、河里的螃蟹——都有夾(家)
61、夜貓子進屋——準沒有好事
62、泥鰍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
63、鷹飛藍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64、秤砣掉在雞窩里——搗蛋
65、犬守夜,雞司晨——各守本分
66、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67、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68、秋后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69、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zhuǎn)
70、鱷魚的眼淚——假慈悲
71、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72、鐵公雞——一毛不拔
73、屬螞蝗的——吸血鬼
74、天下烏鴉——一般黑
75、鰻鯉合蟹洞——各貪一頭
76、蟛蜞上洞——自嘆自落
77、蟛蜞腳裹餛飩——里戳出
78、三只指頭撮個田螺——穩(wěn)拿
79、烏龜不咬人——吃相難看
80、蜻蜓吃尾巴——白吃自
81、牛吃稻柴鴨吃谷——各自福
82、腳爐蓋當鏡子——看穿
83、床底下放鷂子——大高而不妙
84、猢猻屁股——坐不定
85、大象屁股——推不動
86、橄欖屁股——坐不牢
87、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傻,一般用來形容別人呆頭呆腦,傻除了可以用詞語或者成語來表示,還可以用歇后語來表示,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表示別人傻的歇后語,歡迎大家閱讀。
表示別人傻的常見歇后語
傻大姐彈豎琴 ? 不知道拔哪根弦
傻大姐的畫 ? 圖賴
傻大姐下棋 ? 見一步走一步
傻二哥算賬 ? 糊糊涂涂;糊里糊涂
傻二小吊孝 ? 哭了半天,不知死的是誰
傻瓜做媒 ? 坑兩頭
傻女婿娶個呆閨女 ? 湊合著過;混著過
傻小子拜年 ? 光磕頭不說話
傻小子不識打更 ? 敲竹杠
傻小子不識貨 ? 揀大的摸
傻小子拉二胡 ? 自顧自(吱咕吱)
傻小子爬墻頭 ? 四下無門;四路無門
傻子吃荷葉肉 ? 解不開;不解
傻子打老子 ? 白挨
形容別人傻的經(jīng)典歇后語
白癡的葫蘆 ? 傻瓜一個
打鐵不看火色 ? 傻干
呆子看煙火 ? 傻了眼
猴兒吃芥末(調(diào)味品。味辣) ? 傻了眼;翻白眼
猴子看戲 ? 干瞪眼;傻了眼
接彩球的乞丐 ? 高興得發(fā)傻
砍倒大樹捉鳥 ? 呆子;傻干
捧著金碗當乞丐 ? 何必求人;高興得發(fā)傻
傻大姐唱歌 ? 太離譜
表示別人傻的歇后語推薦
傻子趕廟會 ? 東張西望;光圖熱鬧
傻子活了九十八 ? 虛度年華
傻子撿柴禾 ? 就認準這條道兒
傻子看戲 ? 白搭工;不明不白
傻子睡涼炕 ? 全憑時氣壯
傻子洗泥巴 ? 閑著沒事干
傻子中狀元 ? 難得的好處
唐伯虎進寧王府 ? 裝瘋賣傻
挑鹽巴腌海 ? 盡干傻事
向傻子問路 ? 一問三不知
洋鬼子看戲 ? 傻了眼
一百個傻瓜給你磕頭 ? 大傻瓜
丈人瞧見傻女婿 ? 越看越惹氣
豬腰浸水 ? 濕腎;濕傻
按彩球的乞丐 ? 高興得發(fā)傻
扮豬食老虎 ? 詐傻扮懵
蝙蝠看太陽 ? 顛倒黑白;傻了眼;瞎了眼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1八十歲公公耍猴子——老把戲
峨眉山的猴子——機靈得很
發(fā)了瘋的猴子——上躥下跳
開了鎖的猴子——得意忘形;無拘無束
牽狗玩猴弄猢猻——不走正道;光走歪道
請個猴子去摘桃——到不了你肚里
玩猴的丟了鑼——耍不起來
玩猴的耍狐貍——不害臊;不知臊
玩戲法的丟了猴子——耍不起來
桅桿尖上的猴子——到頂了
教猴子爬樹——多此一舉
燙了屁股的猴子——急紅了眼
禿山上的猴子——沒啥耍了
脫了繩的猴子——無拘有束
朽木雕石猴——壞孩子
豬八戒笑孫猴——不知自丑
和孫猴子比翻跟斗——差著十萬八千里
猴吃辣椒——抓耳撓腮
猴戴皮巴掌——毛手毛腳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2 猴年成語大全
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無可指望的未來歲月。也作“驢年馬月”、“牛年馬月”。
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尖嘴猴腮:腮:面頰。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長相丑陋。
殺雞嚇猴: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罰一個;警戒其余。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殺雞駭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
五馬六猴:形容不守規(guī)矩、不受管束的人。
猴子救月:形容沒事找事,結(jié)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lǐng);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殺雞哧猴:見“殺雞駭猴”。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余。
衣冠沐猴: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弄鬼掉猴:比喻調(diào)皮搗蛋。
沐猴衣冠:同“沐猴而冠”。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沐猴冠冕: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或是譏嘲為人愚魯無知空有表面。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jù)權(quán)位的人。
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lǐng)。用來諷刺投靠權(quán)勢竊據(jù)權(quán)位的人 詳細?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yè)。
猴子搏矢: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猴年成語故事
沐猴而冠。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闭f的是項羽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后來改學劍,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項羽說:“讀書有什么用,只能記名姓而已。學劍也只能抵擋一個人,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事?!?后來項羽帶兵攻入咸陽,殺了秦二世子嬰,燒了秦朝的宮殿,收拾了秦朝許多寶貝財物就準備回去。有人勸他說:“關(guān)中這個地方很險要,土地肥饒,可以建都稱霸?!表椨鹨妼m殿都燒毀了,又想著趕快還鄉(xiāng),說:“富貴了不回家鄉(xiāng),就像穿著錦繡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樣,誰會知道呢!”勸說的人嘆道:“人家說項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獼猴,徒有虛名,果然不錯。” 后來項羽在垓下打了敗仗,逃到烏江,烏江亭長有一只小船,勸他渡江,說:“江東雖然小,也有方圓千里的地方,幾十萬人口,也可以稱王啊?!表椨鹫f:“是老天要亡我,我為什么要渡江呢!開始我和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來,現(xiàn)在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見他們呢?” “沐猴而冠”比喻虛有其表,沒有真正的能力。
棘尖刻猴。出自《韓非子·外儲說》。故事說,燕王喜歡奇巧之術(shù),有個衛(wèi)國人投其所好,聲稱能在荊棘尖上刻出母猴。燕王很高興,就讓他享受五乘的俸祿。那時方圓六里為一乘,五乘為方圓三十里,足夠他頓頓吃香的喝辣的??裳嗤跻膊簧?,要親眼觀看這獨門絕技。哪知,那廝精明過人,馬上說,要看也可以,需要燕王半年不能入宮,還要齋戒,不飲酒,不食肉。即使齋戒時間到了,也只能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的時辰才會看見。真沒想到棘尖刻猴這么神秘,弄得燕王有些暈頭轉(zhuǎn)向。好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毯锏娜烁呙鳎€有比之更高明的。鄭人告訴燕王,棘尖刻猴要用刀具,棘尖那么細小,刀具肯定更細小。大王不必看他雕刻,看看他那細小的刀具即可。燕王甚喜,叫來那個刻猴的人說要看他的刀。那人謊稱回家去取,卻自此黃鶴一去無消息,逃跑了。
猴年馬月。意思指遙遙無期??蔀槭裁春锬犟R月就是遙遙無期的代名詞?這要從傳統(tǒng)的干支歷法和十二生肖說起,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猶如樹木的主干,地支猶如樹木的枝杈。這里涉及的是地支與生肖。地支十二個,生肖十二種,恰恰相吻合,搭配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與年、月、日對應輪回。年、月、日對應的地支和生肖輪回次序永恒不變,除每年的所屬不同外,月和日都是固定的。比如,五月草長鶯飛,人歡馬叫,屬于馬月,年年五月都是馬月。馬和地支的午搭配在一起,時分當是11時至13時,每日這兩個小時都是馬時,多稱午時。而年則要12個輪回才能轉(zhuǎn)來一次,20xx年輪轉(zhuǎn)回來的正好是猴年,農(nóng)歷五月是馬月,一個“猴年馬月”即將光臨。真乃遙遙無期誠可期,只要努力就會大有作為啊!
猿猴取月。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傳說古代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有一天五百獼猴游行林中,見樹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獼猴王就對所有的獼猴說:“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們大家得想辦法撈出來掛到天上去?!庇谑沁@些猴子就在樹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結(jié)果樹枝斷,全部落井。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朝三暮四。源于莊周《莊子·齊物論》,原來比喻用詐術(shù)欺騙人,后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的老人,喜歡猴子,把它們成群養(yǎng)著,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養(yǎng)猴的老人寧可減少他與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糧食缺乏了,他將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數(shù)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橡實,早上三顆然后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都站了起來并且十分惱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吧?”猴子都非常高興然后一個個都趴在地上。
樹倒猢孫散。出處: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於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币馑际菢涞沽?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隨從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殺雞嚇猴。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3回:“俗話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睔㈦u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有個耍猴戲的,新買了一只受過訓練的猴子。這猴子可機靈了,他一聽到鼓聲就會跳舞,一聽到鑼聲就會翻斤斗,可是就不聽新主人的指揮。耍猴戲的使勁打鼓,使勁敲鑼,猴子眨眨眼睛,一動也不動,只做沒聽見。耍猴戲的想了個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雞來,對著公雞又打鼓,又敲鑼。公雞怎么會演戲呢,它聽到鼓聲鑼聲早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耍猴戲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宰了。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耍猴戲的一打鼓,它就連忙跳舞,一敲鑼,他就連忙翻斤斗,一點兒也不敢含糊?!皻㈦u嚇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懲罰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可以說是“殺雞嚇猴”。
殺雞儆猴。本意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成語由來: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榘。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才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這殺雞戰(zhàn)術(shù),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猴子一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成語典故: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穰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lián)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jiān)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桿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穰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墒乔f賈遲遲不到,穰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穰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么親威朋友都來為我設(shè)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穰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jiān)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以為這是區(qū)區(qū)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穰苴的話以為然。穰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穰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fā)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穰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fā)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 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莊賈。 穰苴沉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彼妬砣蓑溈瘢阌纸衼碥姺ü?,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瘉硎箛樀妹嫒缤辽?。穰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于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后讓使者回去報告。穰苴軍紀嚴明,軍隊戰(zhàn)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猴的歇后語
屎猴兒搬家 —— 臭折騰
猴屁股扎蒺藜 —— 坐立不安
屬孫猴的 —— 說變就變;轉(zhuǎn)眼就變
孫猴子的手腳 —— 閑不住
猴子爬樹 —— 亂躥;拿手好戲
開了鎖的猴子 —— 得意忘形;無拘無束
花果山的美猴王 —— 個小本領(lǐng)強
峨眉山的猴子 —— 機靈得很
猴子坐到旗桿上 —— 惟我獨尊
猴子滾繡球 —— 滾的滾,爬的爬;連滾帶爬
孫猴子的尾巴 —— 變不了;沒法變
猴子上涼亭 —— 丑鬼耍風流
猴子拉稀 —— 壞肚腸
猴子耍拳 —— 小架式
孫猴子的屁股 —— 坐不?。蛔环€(wěn)
孫猴子上了花果山 —— 稱王稱霸;稱心如意
孫悟空放屁 —— 猴里猴氣
猴子扛大梁 —— 受不了
山猴子爬樹 —— 拿手的戲
猴兒吃芥末 —— 傻了眼;翻白眼
猴子推磨 —— 玩不轉(zhuǎn)
屎猴兒照鏡子 —— 臭美
猴子架轅 —— 不聽那一套;不吃這一套
猴兒戳蜂窩 —— 自討苦吃
掖著個孫悟空 —— 憋出個猴來
猴子不上樹 —— 多打幾遍鑼
猴子拉弓 —— 不是樣子
孫猴鉆進鐵扇公主肚子里 —— 心腹之患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腳
猴子唱戲――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帶胡子――要哪出沒哪出
猴子偷瓜――連滾帶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
猴子撈月亮――空歡喜
猴子坐火箭――遠走高飛
猴子推磨――玩不轉(zhuǎn)
猴子坐到旗桿上――唯我獨尊
猴子學人樣――裝相
猴子耍扁擔――胡掄
猴子吃仙桃 —— 眉飛色舞;好歹不分
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下 —— 永世不得翻身
猴子捧個燙瓦盆 —— 團團轉(zhuǎn)
上套的猴子 —— 任人耍;由人玩耍
猴子看桃園 —— 越看越光
猴子跳加官 —— 人面善心
猴兒戴帽子 —— 裝人樣;衣冠禽獸
玩猴的丟了鑼 —— 耍不起來
孫猴子守桃園 —— 自食其果
燙了屁股的猴子 —— 急紅了眼
猴王鬧王宮 —— 大打出手
猴子撈月亮 —— 一場空
孫猴七十二變 —— 神通廣大
孫猴甩掉緊箍咒 —— 無法無天
猴子戴眼鏡 —— 冒充斯文;假斯文
教猴子爬樹 —— 多此一舉
猴子坐板凳 —— 有板有眼;有板眼
斷臂的猴子 —— 高攀不起
孫猴子的臉 —— 說變就變;變化無常;轉(zhuǎn)眼就變
猴子耍把戲 —— 毛手毛腳;翻來覆去老一套
猴子穿衣服 —— 冒充善人
猴子銜煙斗 —— 混充人;裝人樣;假裝
孫猴子穿汗衫 —— 半截不像人
猴子照鏡子 —— 得意忘形;沒個人模樣;里外不是人
請個猴子去摘桃 —— 到不了你肚里
猴子爬皂角樹 —— 遇上棘手事
桅桿尖上的猴子 —— 到頂了
耍把戲的猴子 —— 認人牽著走
山猴爬樹 —— 拿手好戲
猴子吃麻糖 —— 扒拉不開
毛猴子拉車 —— 亂了套;亂套了
禿山上的猴子 —— 沒啥耍了
猴子耍耗子 —— 大眼瞪小眼
猴子著西裝 —— 不合身
朽木雕石猴 —— 壞孩子
猴子扇扇子 —— 學人樣
猴子戴面具 —— 混充人;人面獸心
毛猴子撈月亮 —— 白忙一場
玩猴的耍狐貍 —— 不害臊;不知臊
山西猴子河南人耍 —— 各有拿手好戲
猴子吃核桃 —— 砸啦
猴子拉車 —— 又蹦又跳;連蹦帶跳
猴子坐金殿 —— 一個惹禍大王
猴子爬竹竿 —— 節(jié)節(jié)上升;上躥下跳
孫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 —— 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猴子看戲 —— 干瞪眼;傻了眼
和孫猴子比翻跟斗 —— 差著十萬八千里
猴子登臺 —— 一出沒有
孫猴子跳出水簾洞 —— 好戲在后頭
發(fā)了瘋的猴子 —— 上躥下跳
猴子撿姜 —— 吃也不是,丟也不是
猴子抱西瓜 —— 顧此失彼
猴子唱大戲 —— 胡鬧臺
猴子爬上櫻桃樹 —— 粗人吃細糧
猴子戴箍 —— 自上圈套
猴于爬梯 —— 一躍而上
花果山的猴子 —— 無法無天
孫悟空拔猴毛 —— 變化多端;轉(zhuǎn)眼就變;變化無常
猴子拉犁 —— 頂車
猴子戴金冠 —— 惹禍大王
孫悟空照鏡子 —— 猴里猴氣
猴兒耍大刀 —— 胡砍
猴子的屁股 —— 自來紅;坐不住
猴兒爬石崖 —— 顯出你的能耐了
猴吃辣椒 —— 抓耳撓腮
猴子吃大蒜 —— 翻白眼
猴子戴手套 —— 毛手毛腳
耍猴的碰上敲鑼的 —— 對一點了
孫猴子上天宮 —— 得意忘形
猴子爬板凳 —— 各想一頭
猴兒拿棒槌 ——胡掄
孫猴子坐天下 —— 手忙腳亂;毛手毛腳
八十歲公公耍猴子 —— 老把戲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3猴子爬樹——拿手好戲
猴子長角——出洋相
猴子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猴子看書——假斯文
斷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和孫猴子比翻跟斗——差著十萬八千里
猴兒的臉,貓幾的眼——說變就變
猴兒拿棒槌——胡掄
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猴學樣——裝相
猴子不上樹——多打幾遍鑼
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41.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2. 猴子放爆竹——自放自驚
3. 猴子倒立——尾巴翹起來了
4. 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5. 猴子撿生姜——吃也不是,丟也不是
6. 猴子見水果——歡天喜地
7. 猴子看果園——監(jiān)守自盜
8. 猴子看果園——求之不得
9. 猴子看書——假斯文
10.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11. 猴子拉弓——不是樣子
12. 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13. 猴子撈月亮——空歡喜。
14. 猴子撈月亮——空忙一場
15.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頭
16. 猴子爬竿——直線上升
17.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18. 猴子爬上櫻桃樹--粗人吃細糧
19. 猴子爬樹——拿手好戲
20. 猴子爬樹——拿手戲(比喻擅長、有把握)
21. 猴子爬樹梢——到頂了(比喻達到了頂點,或事情達到了頂峰)
22. 猴子爬竹竿——上躥下跳
23. 猴子騎老虎——下來完
24.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25. 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26. 猴子掃地——只顧眼前
27. 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28. 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流
29. 猴子耍把戲--老一套
30. 猴子耍大刀——胡砍
31. 猴子耍拳——小架式
32. 猴子偷瓜——連滾帶爬。
33. 猴子偷桃——毛手毛腳。
34. 猴子銜煙斗——假裝
35. 猴子笑兔子尾巴短——彼此彼此
36.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
37. 猴子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38. 猴子坐轎——不識抬舉
39. 猢獼穿衣裳——像煞一個人
40. 花果山的猴子--與世無爭
41. 花果山猴子——無法無天
42. 老猴爬旗桿——不行羅(比喻多有本領(lǐng)的人,上了年紀也力不從心了)
43. 六耳獼猴充悟空――冒牌貨。
44. 毛猴子說話——不知輕重
45. 請個猴子去摘桃——吃不了你肚里
46. 山猴于爬樹——拿手的戲
47. 耍把戲的猴子——認人牽著走
48. 耍猴的碰上敲鑼的——對一點了
49. 耍猴的走了猢獼——沒甚弄了
50. 孫猴子變山神廟——露了尾巴。
51.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52.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53. 孫猴子封了個弼馬溫――不知官大官小。
54. 孫猴子赴蟠桃宴--不請自來
55. 孫猴子上天宮--大鬧一場
56. 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在后頭。
57. 孫猴子坐金鑾殿--屁股不穩(wěn)
58. 孫猴子坐天下--有點不象
59. 孫悟空到了花果山――稱心如意。
60. 孫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廣大。
61. 孫悟空遇到如來佛——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62. 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63. 白骨精遇上孫悟空——原形畢露
64. 孫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隨心所欲
65. 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在后頭
66. 孫猴子斗魔王——打你個牛角朝天
67. 孫猴子的尾巴——變不了;沒法變
68. 孫猴子的屁股——坐不住;坐不穩(wěn)
69. 如來佛治孫悟空——強中還有強中手
70. 和孫猴子比翻跟斗——差著十萬八千里
71. 孫猴子坐天下——手忙腳亂;毛手毛腳
72. 孫猴子壓在五行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73. 孫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74. 孫悟空進了八卦爐——越練(煉)越結(jié)實
75. 孫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廣大;能大能小
76.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無法可使;有法難使
77. 孫猴子上了花果山——稱王稱霸;稱心如意
78. 二郎神斗孫悟空——以變應變;你變我也變
79. 孫悟空拿(捉)豬八戒——能人之上有能人
80. 孫悟空照相——猴樣 孫悟空歇后語
81. 燙了屁股的猴子--急紅了眼
82. 小猴子戴草帽——充人
83. 猴王鬧王宮——大打出手
84.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85. 斷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86. 跟孫悟空比跟頭――差著十萬八千里。
87. 猴兒背著手走——裝人相
88. 猴兒的臉,貓幾的眼--說變就變
89. 猴兒拿棒槌--胡掄
90. 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91. 猴學樣--裝相
92. 猴子不上樹--多打幾遍鑼
93. 猴子長角——出洋相
94. 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95. 猴子唱戲――想起一出是一出。
96.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97.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
98.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99.猴子吃辣椒——紅了眼
100.猴子吃辣椒--抓耳撓腮(比喻焦急、忙亂,而又沒辦法)
101.猴子帶胡子――要哪出沒哪出。
102.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
關(guān)于猴的歇后語5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流
猴子耍把戲——老一套
猴子耍拳——小架式
猴子銜煙斗——假裝
猴子笑兔子尾巴短——彼此彼此
斷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和孫猴子比翻跟斗——差著十萬八千里
猴兒的臉,貓幾的眼——說變就變
猴兒拿棒槌——胡掄
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猴學樣——裝相
猴子不上樹——多打幾遍鑼
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猴子吃辣椒——抓耳撓腮(比喻焦急、忙亂,而又沒辦法)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猴子倒立——尾巴翹起來了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猴子撿姜——吃也不是,丟也不是
猴子見水果——歡天喜地
猴子看果園——求之不得
猴子看果園——監(jiān)守自盜
花果山的猴子——與世無爭
老猴爬旗桿——不行了
老猴爬旗桿——不行羅(比喻多有本領(lǐng)的人,上了年紀也力不從心了)
請個猴子去摘桃——吃不了你肚里
山猴于爬樹——拿手的戲
耍把戲的猴子——認人牽著走
耍猴的碰上敲鑼的——對一點了
孫猴子的金箍棒——可大可小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孫猴子赴蟠桃宴——不請自來
孫猴子上天宮——大鬧一場
孫猴子坐金鑾殿——屁股不穩(wěn)
孫猴子坐天下——有點不象
燙了屁股的猴子——急紅了眼
屬剝、猴子的——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屬猴的——沒個老實氣幾
屬猴兒的——見圈就鉆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拉弓——不是樣子
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猴子爬板凳——各想一頭
猴子爬竿——直線上升
猴子爬上櫻桃樹——粗人吃細糧
猴子爬樹——拿手戲
猴子爬樹——拿手戲(比喻擅長、有把握)
猴子爬樹梢——到頂了(比喻達到了頂點,或事情達到了頂峰)
猴子爬竹竿——上躥下跳
猴子騎老虎——下來完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216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山”字歇后語大全:關(guān)于高山/山頭/···
下一篇: 三國歇后語之關(guān)于曹操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