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民間歇后語:??? 1、[蘆花公雞戴串鈴]——冒充大腳牲口
??? 2、[炒面捏的人]——熟著了
??? 3、[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 4、[老和尚的帽]——平不塌
??? 5、[一碗水倒地]——攬不起了
??? 6、[擦粉進(jìn)棺材]——死也要臉
??? 7、[狗捉老鼠]——多管閑事
??? 8、[戴上草帽親嘴]——差得很遠(yuǎn)
??? 9、[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 10、[掃帚刷鍋]——是個(gè)大刷子
??? 11、[賣鞋婆婆赤腳跑]——自己顧不了自己
??? 12、[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頭
??? 13、[老鼠拉木锨]——大頭子在后邊
??? 14、[攔羊打酸棗]——捎帶
??? 15、[門神老了]——不捉鬼
??? 16、[狗看星宿]——不識個(gè)稀稠
??? 17、[臘月里養(yǎng)的]——凍(動(dòng))腳凍(動(dòng))手
??? 18、[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19、[戲場的婆姨]——都有主哩
??? 20、[羊油倒在石板上]——冷沁住了
??? 21、[風(fēng)箱的老鼠]——兩頭受氣
??? 22、[棗核解板]——沒兩句(鋸)
??? 23、[擔(dān)子打棗]——有點(diǎn)鉤扯
??? 24、[膝蓋上釘掌]——離蹄(題)太遠(yuǎn)
??? 25、[新挖的茅坑]——香三天
??? 26、[外甥哭妗子]——記起一陣子
??? 27、[張飛賣針]——人又剛強(qiáng)貨又硬
??? 28、[石獅獅屁眼]——不深深
??? 29、[殺豬殺屁股]——另一種殺法
??? 30、[老騾子拴在背巷里]——不值錢了
??? 31、[沙鍋搗蒜]——一錘子就爛
??? 32、[月盡看黃歷]——沒日子啦
??? 33、[殺雞給猴看]——做樣子
??? 34、[雀腦擺碟子]——盡嘴沒肉
??? 35、[壇子里的烏龜]——手到擒拿
??? 36、[鐵公雞]——一毛不拔
??? 37、[三張紙糊得個(gè)驢頭]——好大的面張
??? 38、[驢糞蛋]——面面光
??? 39、[馬尾穿豆腐]——提不起
??? 40、[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 41、[關(guān)公賣豆腐]——人硬貨軟
??? 42、[騎著駱駝趕著雞]——高的高來低的低
??? 43、[螞蟻個(gè)黍殼殼]——腦紅的來
??? 44、[木匠的斧子]——一面砍
??? 45、[身底鋪搟杖]——不穩(wěn)當(dāng)
??? 46、[鹵水點(diǎn)豆腐]——一物降一物
??? 47、[吃包子蘸醬]——不吃蒜,不想蒜(算)
??? 48、[吹手了號筒子]——尋事了
??? 49、[碌碡砸碾盤]——石(實(shí))打石(實(shí))
??? 50、[背鍋鍋(駝背)睡在墓圪堆上]——不知腳手高低
??? 51、[蕎面皮打漿子]——自不粘
??? 52、[老鼠跌在面洞里]——瞪白眼
??? 53、[黑老鴰笑豬黑]——一路貨色
??? 54、[茶壺里煮扁食]——肚里有,嘴上倒不出
??? 55、[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 56、[三歲上賣饸饹]——久慣撈長
??? 57、[棒槌挑牙]——夯口著了
??? 58、[兩坰糜子挽得一圪夾]——沒說頭
??? 59、[糞爬牛搬家]——滾蛋
??? 60、[五百錢擔(dān)兩頭]——前后二百五
??? 61、[鷺鷥死了三年架子不倒]——全憑嘴撐著
??? 62、[胡蘿卜就燒酒]——仗個(gè)干脆
??? 63、[紙人人騎石馬]——輕不壓重
??? 64、[老鴰鹐簸箕]——罷、罷、罷
??? 65、[脫褲放屁]——多費(fèi)手續(x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2344.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dòng)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shí)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dú)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