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又叫西南官話,據(jù)不可靠消息,傳說西南官話當年差一票就變成今天的普通話了,那南充方言又有些啥子呢?老南充方言十分詼諧,用詞遣句體現(xiàn)了對人情世故的細微觀察,準確、[生動、[俏皮,有流傳于民間的固定句子,是諺語、[歇后語的顯著特點,體現(xiàn)了老南充人的快活性格。
歇后語是老南充人曰常生活的寫照,足以體現(xiàn)南充人幽默樂天的性格,是川蜀非物質(zhì)文化的一部分。
1、[老太婆打口紅]——給你點顏色看看
2、[茅屎頭游泳]——奮(糞)勇前進
3、[駝背子打傘]——背濕(背時)
4、[矮子過河]——安(淹)了心的
5、[烏龜爬門坎]——遲早要翻跟斗
6、[二兩花椒炒一兩肉]——麻嘎嘎
7、[如來講經(jīng)]——佛(胡)說
8、[雞腳二神戴眼鏡]——裝斯文
9、[搖褲兒頭撒花椒]——麻雀
10、[貓抓糍粑]——脫不到抓抓
11、[上墳燒報紙]——豁(哄)鬼
12、[癩疙寶吃酸豇豆]——懸吊吊的
13、[火葬場開后門]——專燒熟人
14、[蒜葉子開屁股]——刮毒了
15、[糞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16、[茅屎頭丟炸彈]——奮發(fā)圖強(糞發(fā)涂強)
17、[皇帝的腦殼]——御(芋)頭
18、[老婆婆坐板板車]——想遭投(打)得了
19、[死魚的尾巴]——不擺了
20、[抱雞婆打擺子]——屁眼兒癢酥了
21、[板凳上打麻將]——哈不開
22、[吃包谷面打呵嗨]——開黃腔
23、[窩屎不帶紙]——想不開
24、[老太婆屙屎]——虛都不虛
25、[(在川渝方言中,嘎嘎就是“肉”的意思)
26、[兩個禿子睡一頭]——有一套
27、[墳壩里拉二胡]——給老子鬼扯
28、[屙尿醒鼻子]——兩頭逮
29、[黃泥巴滾褲襠]——不是屎(死)都是屎
30、[你娃坐了10年的高煙囪]——屁眼兒黑登了!
31、[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32、[外公死獨兒]——沒得舅(救)了
33、[矛屎頭掛燈籠]——找死!
34、[水仙不開花]——裝蒜
35、[矛屎頭洗腳]——算得煩
36、[瞎子吃湯圓]——心頭有數(shù)
37、[磨子上睡覺]——想轉(zhuǎn)了
38、[貓兒丁(蜻蜓)想吃櫻桃]——眼都望綠了
39、[半空中掛口袋]——裝瘋(風)
40、[電線桿桿起火]——燒棒!
41、[瞎子戴眼鏡]——多余的圈圈
42、[王幺公穿健美褲]——不擺了
43、[屁股上夾掃把]——(尾)偉大
44、[飛機上拉稀]——謝天謝地(泄天泄地)
45、[王二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46、[墳頭撒花椒]——麻鬼
47、[腦殼上刻公章]——球戳戳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底色”,方言都是古漢語的遺存,南充方言并不粗俗,相反很文雅,是南充人在文化上繼承傳統(tǒng)、兼容并蓄的結(jié)晶。南充方言受到客家方言、 湘方言、粵方言、山西方言、湖北方言、重慶方言以及成都方言的影響,具有巴文化的遺留,既不完全等同于重慶方言,也不同于成都方言,對其研究可以增加對南充民俗、社會、文化等的了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4037.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