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背東西的歇后語:★【背鼎鍋跳加官】——費力不討好★【背鼓進(jìn)祠堂】——一副挨打的相★【背鼓進(jìn)廟】——找錘★【背門板上街】——好大的牌子★【背菩薩下河】——淘神★【背起棺材過黃河】——連后路都準(zhǔn)備好了★【背石頭上山】——自找麻煩;硬吃虧★【背死人過河】——吃力不討好;費勁不落好★【背媳婦燒香】——吃力不討好★【背油桶救火】——惹火燒身★【背著醋罐子討飯】——窮酸★【背著糞筐上銀行】——臭錢★【背著糞簍滿街竄】——找死(屎)★【背著甘蔗上樓梯】——步步高,節(jié)節(jié)甜★【背著棺材上戰(zhàn)場】——往最壞處想;豁上命★【背著哈哈鏡走路】——不怕后人見笑★【背著孩子爬山】——要上都上★【背著腳扣上梯子】——多此一舉★【背著喇叭坐飛機】——吹上天了(比喻過份的說大話。)★【背著靈牌上火線】——拼啦★【背著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背著棉花過河】——負(fù)擔(dān)越來越重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條詞匯,其中符合題意的詞匯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成語,不是歇后語。網(wǎng)上解釋如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意思是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chǔ),就不能存在。
【出處】《新序·雜事》
【原文】魏文侯出游,見路人反裘而負(fù)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fù)芻?”對曰:“臣愛其毛?!蔽暮钤唬骸叭舨恢淅锉M而毛無所恃耶?”
【典故】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 魏文侯對這件事并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 年 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 年 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tǒng)子反穿在身上,皮統(tǒng)子的毛向內(nèi)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著一簍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問道:“你為什么反著穿皮衣背柴禾?”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rèn)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zhí)迷不悟地背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于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zhì)。”
眾大臣深受啟發(fā)。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chǔ)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jù),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443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蔥拌豆腐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