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棗、棗子、棗樹、吃棗的歇后語:
●【棗木做燒柴】——難劈
●【棗木疙瘩】——不開竅
●【醋壇里泡棗核】——尖酸
●【熟透的大棗】——自來紅
●【放羊娃打酸棗】——捎帶活
●【曬干的黑棗】——縮成一團
●【藥罐子里的棗子】——虛胖
●【棗子骨頭】——兩頭奸(尖)
●【槐樹上要棗吃】——強人所難
●【山里紅包粽子】——沒找(棗)
●【沖著柳樹要棗吃】——有意為難
●【打棗捎帶沾知了】——一舉兩得
●【搭起戲臺賣酸棗】——架子不小
●【有棗無棗三竿子】——亂打一通
●【棗核兒解板】——沒有幾句(鋸)
●【囫圇吞棗】——難消化;不知滋味
●【戲園里的棗木梆子】——天生挨揍
●【紅棗燉紅糖】——甜上加甜;甜透了
一天三個棗的順口溜原版是: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
大概意思就是:每天吃三個棗子,到了一百歲的時候看上去也不會有顯老的樣子。表示棗子對人的養(yǎng)顏有較大的功效,營養(yǎng)含量較高,能讓人保持年輕態(tài),當(dāng)然說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jù)的,也是人們長期的生活經(jīng)驗所得,對養(yǎng)顏比較注重的朋友們平時可以多吃點看看功效如何。
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除供鮮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棗、紅棗、熏棗、黑棗、酒棗、牙棗等蜜餞和果脯,還可以作棗泥、棗面、棗酒、棗醋等,為食品工業(yè)原料。
??梢灾瞥擅蹢?、紅棗、熏棗、黑棗、酒棗及牙棗等蜜餞和果脯,還可以作棗泥、棗面、棗酒、棗醋等,為食品工業(yè)原料。樹可供雕刻,制車、造船、作樂器。中國紅棗最高年產(chǎn)量為36.8萬噸,每年中國的紅棗及系列加工制品大量出口,發(fā)展經(jīng)濟增進貿(mào)易。
可供鮮食,棗的果實味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P。 棗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吃棗可以補血、降壓、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棗里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和糖分,研究表明,它對保肝護肝,鎮(zhèn)靜安神還有一定的功效。
芭蕉插在古樹上——粗枝大葉
白蠟樹上結(jié)桂花——根子不正
白楊樹葉子——兩面光
百年的大樹——根深蒂固
百年的瓜子千年的樹——根深蒂固
百年的歪脖樹——定型了
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扳倒大樹掏老鴿——揀有把握的干
扳倒大樹掏老鴰——揀有把握的干
扳倒樹掏老鴰——穩(wěn)逮
剝皮的樹——不長
路邊的小草——任人踩
雨中背稻草——越背越重
枯藤纏大樹——生死不離
枯木搭橋——存心害人
柳樹開花——沒個結(jié)果
千年大樹百年松——根深蒂固
樹倒猢猻散——各奔前程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樹陰里拉弓——暗箭傷人
芭蕉插在古樹上——粗枝大葉
參天的大樹——高不可攀
一堆亂樹枝——沒主干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春天的竹筍——節(jié)節(jié)向上
不栽果樹吃桃子——坐享其成
番瓜秧牽上葡萄樹——胡攪蠻纏
鳳凰樹開花——紅極一時
扶不上樹的鴨子——賤骨頭
斧大好砍樹,針小能穿布——各有各用處
人心隔肚樹隔皮——難相識
軟棗樹上結(jié)柿子——小事(柿)一宗
趕鴨子上樹——辦不到
趕著綿羊上樹——難往上巴(扒)結(jié)
冬天賣醋 —— 寒酸
春天的草芽 —— 自發(fā)
春苗得雨 —— 正逢時
冬天吃梅子 —— 寒酸
秋后的'核桃 —— 滿人
破土的春筍 —— 拔尖
春蠶到死 —— 懷著絲
老柳樹發(fā)新芽 —— 回春
夏天的火爐 —— 挨不得
秋后望田頭 —— 找茬兒
冬天賣扇子 —— 過時貨
春天的楊柳 —— 分外親
春汛的魚蝦 —— 隨大流
早春的桃花 —— 紅不久
秋天的柿子 —— 自來紅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我整理的關(guān)于地方語言的歇后語,供參考!
甘谷語言歇后語 墻上掛磨扇——石畫(實話)。
土地爺頂礤(ca)窩兒——以老(腦)奉石(實)。
墻上掛口袋——不像畫(話)。
碗兒匠擺頭——不釘(定)。
大河吹了龍王廟——吾神(身)保不住吾神(身)。
癩蛤螞剁了后半截——有前(錢)。
鼻子上掛鈴兒——響(想)著。
雞兒不尿尿——各有各的竅(將是一點竅)。
泥水匠招手——要泥(你)哩。
嘴上抹石灰——白吃。
精尻子坐在硯臺上——墨(埋)到底了。
母雞尻子里拴繩繩——扯閑蛋(談)。
和尚站店——沒寺(事)。
蠅末子飛到棗樹上——尖(奸)對尖(奸)。
毛坑邊上拾手巾——難揩(開)口。
夾的枕頭浪廟會——高興得睡不著。
捏塑匠不拜佛——知道底拉木(底細)。
懷內(nèi)揣鏡兒——心里亮清。
秫秫面喝來調(diào)辣椒——吃出看不出。
茶壺內(nèi)下扁食——肚子內(nèi)有哩,倒不出來。
豬娃兒提的《三字經(jīng)》——嚼文咬字。
十八的女兒當(dāng)媒——人說的,說人哩。
女子娃害抽奶——疼著挨不得,羞人著說不得。
劫的碌碡打月亮——摸不著高低。連輕重了掂不來。
臘月三十日借籠狀——你蒸子叫搞煮了蠻?
月娃兒拿長蟲——不吃套害怕到。
案子底下放風(fēng)箏——起手不高。
貸郎兒跑白雨——顧了這一頭,顧不了咼一頭。
背的媳婦子朝牡丹——出力不討好。
煙洞眼內(nèi)掏雀兒——沒在兀喝內(nèi)。
狠猴騎?!\大事哩。
黃豆芽子炒片粉——里勾外連。
甜核兒的杏2——里外吃。
瞎貓拿住死老鼠——當(dāng)本事著哩。
老鼠鉆到風(fēng)匣內(nèi)——兩頭子受氣。
尿脬打人——雖不疼,騷氣難聞。
癩蛤螞跳門檻——又蹾尻子又傷臉。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屎趴牛扒到橋桿上——馱(大也)的閃哩。
屎趴牛碰著熱牛糞——時運來了。
屎趴牛跌到尿盆內(nèi)——游了大大西洋嘮。
旋風(fēng)鉆進尻了里——鬼迷心竅。
牛皮糊燈籠——里黑外不明。
岸邊巴屎——利腳利手。
吃了包子開面錢——混帳嘮。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兩頭都實子來)。
頭上頂篩兒——心眼兒多的很。
老鼠爬缸邊上——能了一轉(zhuǎn)兒。
瓦溝兒內(nèi)灌核桃——堂堂如流水。
癩蛤螞支桌子——盡命兒支著哩。
一根筷子吃糝飯—— 攔得寬。
聾子的耳朵——擺設(shè)。
禿子頭上的虱——明擺著哩。
瞎子點燈——白費的油(白費油叨)。
狗锨門簾子——全憑的一張嘴(全靠哈一張嘴)。
老虎吃蠅沫子——哈拌牙叉骨叨。
鴨子的爪子——連手。
牽的駱駝吆的雞——高的高,低的`低。
馬馬蚍蜉兒扒到掃帚上——盡是路。
老鼠尾桿長癤瘡——沒多少濃水。
腸子上癢人——沒處搔(zao)。
馬尾穿豆腐——提不得(提不起來)。
麻繩兒見水——節(jié)節(jié)緊。
藥鋪倒了——盡方了。
狗戴涼帽子——沒人體。
龐統(tǒng)坐知縣——大材小用。
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
關(guān)爺?shù)牡丁獌擅嫒凶印?/p>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老令公數(shù)兒——越數(shù)越少。
孟良走北國——人慣馬熟。
孫悟空當(dāng)了弼馬翁——不知道官職有多大。
徐大哥賣裹腳——倒回。
魏寬的胡子——活的。
大王家河灘——老岸(案)。
腰崖下程家——慢來有力。
蔚縣語言歇后語 馬羔子(蛇)立豎——腰軟
耗子鉆風(fēng)匣——兩頭受氣
茍拿耗子——多管閑事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蒼蠅飛到驢胯股上一抱住粗腿了
狗攆鴨子——呱呱叫
耗子啃書——咬文嚼字
耗子給貓捋胡子一拼命巴結(jié)
猴子的屁股——自來紅
狐貍給老虎帶路——狐假虎威
老虎頭上抓虱子——好心不得好報
老虎脖子上掛佛珠——裝慈悲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
貓捉耗子狗守夜——份內(nèi)的事
毛驢拉磨——凈轉(zhuǎn)圈子
沒頭的蒼蠅——瞎碰
貓爪子伸進魚池里——想撈一把 、
烏鴉罵豬黑——沒有自知之明
羊頭安到豬身上——顛倒黑白
稻地里蓋豬圈——肥水不流外人田
高梁桿擔(dān)水——挑不起來
黃連根子刻印章——刻苦
花盆里邊種樹——難成大材
白菜種在墻頭上——難栽
柳樹開花——沒結(jié)果
樹林里邊放風(fēng)箏——繞住了
豆角抽筋——兩頭受制
高粱地里套種綠豆——高低不齊
黃瓜敲鑼——越敲越短
黃連樹上吊苦膽——苦上加苦
玉米籽里摻白面——粗中有細
立秋的石榴——點子多
拿紅蘿卜、開刀——不會出血
牽?;ó?dāng)喇叭——鬧著玩
蕎麥皮出(打)糨糊——不粘
大家都應(yīng)該很熟悉悟空吧!他也是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下面我給大家準備了關(guān)于猴子的歇后語,供大家欣賞,希望大家喜歡!
猴子穿汗衫 —— 半截不像人
猴子穿大褂 —— 裝人樣;充闊佬
猴子穿背心 —— 露兩手
猴子舂米 —— 亂舂;亂沖
猴子舂碓 —— 亂沖;亂舂
猴子吃棗 —— 不吐核
猴子吃玉米 —— 專揀嫩的捏
猴子吃糖 —— 別人給的
猴子吃生姜 —— 辣喉;辣猴
猴子吃麻搪 —— 扒拉不開
猴子吃麻花 —— 滿擰
猴子吃了蒜 —— 撓著屁股轉(zhuǎn)
猴子吃辣椒 —— 抓耳撓腮;抓耳搔腮;光翻白眼
猴子吃薄荷 —— 好良心;好涼心
猴子長角 —— 出洋相
猴子不鉆圈 —— 多篩幾遍鑼
猴子不咬人 —— 架式難看;嘴臉難看
猴子不跳圈 —— 多打幾遍鑼
猴子不上竿 —— 多敲幾遍鑼;是鑼鼓打的不緊
猴子不上桿 —— 多敲幾遍鑼
猴子不吃人 —— 相貌難看;生相難看;嘴臉難看
猴子變?nèi)?—— 尾巴難遮瞞;尾巴難遮攔;尾巴難藏
猴子被火燒 —— 原形畢露
猴子抱著板栗球 —— 無從下口;無法下口
猴子抱南瓜 —— 顧此失彼
猴子抱塊姜 —— 想吃又怕辣
猴子扳玉米 —— 掰一個,丟一個
猴子扳苞米 —— 掰一個,丟一個
猴子扳苞谷 —— 扳一個,丟一個;扳一個丟一個
猴子扳包谷 —— 扳一個,丟一個;扳一個丟一個;沒有準數(shù)
猴子扳包包 —— 扳一個丟一個
猴子掰苞米 —— 掰一個,丟一個
猴子掰苞谷 —— 這只手掰,那只手丟
猴子掰包谷 —— 隨掰隨撂;前頭掰后頭丟;掰一個丟一個;扳一個丟一個;掰一個,丟一個
猴子扒竹竿 —— 一節(jié)一節(jié)的來
猴子栽花 —— 挪挪放放
猴子搖石柱 —— 紋絲不動;順桿爬
猴子搖扇子 —— 學(xué)人樣;也想學(xué)人本事
猴子沿鋼絲 —— 善搞平衡
猴子學(xué)走路 —— 假猩猩;假惺惺
猴子學(xué)人樣 —— 裝相
猴子選瓜 —— 越選越花
猴子笑兔子沒尾巴 —— 彼此一樣
猴子想變?nèi)?—— 尾巴遮不住
猴子相火 —— 朝喀里搭
猴子下井取月亮 —— 想得美
猴子玩爆仗 —— 自放自驚
猴子玩把戲 —— 老一套;活現(xiàn)形
猴子推車 —— 干瞪眼;白瞪眼
猴子頭上戴金冠 —— 惹禍大王
猴子偷西瓜 —— 連滾帶爬
猴子偷南瓜 —— 滾的滾,爬的爬;連滾帶爬
猴子偷黃連 —— 自討苦吃;自找苦吃
猴子跳加官 —— 人面獸心;人面善心
猴子套繩子 —— 解不開;不解
猴子躺在針毯上 —— 坐立不安
猴子身上 —— 擺不住虱子
猴子上桃樹 —— 肚里實實的.
猴子上樹 —— 高攀了;爬得快;拿手戲
猴子上旗桿 —— 順桿爬
猴子上果樹 —— 肚里充實
猴子上桿 —— 爬得真快
猴子掃地 —— 眼前光鮮
猴子親孩子 —— 一陣一陣的
猴子前頭 —— 玩不得刀
猴子騎駱駝 —— 往上竄
猴子撲嫦娥 —— 癡心妄想
猴子屁股 —— 自來紅;眼紅;坐不住;坐勿熱
猴子披虎皮 —— 裝大個
猴子捧燙瓦罐 —— 團團轉(zhuǎn)
猴子盤雀雀 —— 非盤出血不可
猴子爬棗樹 —— 口里難掉出棗來
猴子爬櫻桃樹 —— 粗人吃細糧
猴子爬箱子 —— 不干了
猴子爬梯 —— 一躍而上
猴子爬樹梢 —— 到頂了
猴子爬石崖 —— 顯出你的能耐來
猴子爬上涼亭睡 —— 丑鬼耍風(fēng)流
猴子爬上糞堆頂 —— 妄想稱王
猴子爬山 —— 一跳一蹴()
猴子爬竿 —— 直線上升
猴子爬桿狗鉆圈,黃鼠狼專鉆水道眼兒 —— 各有各的門道
猴子爬桿 —— 到頂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ehouyu/9445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關(guān)于傷感、傷心、悲傷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形象的語句。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