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liú
注音 ㄧ ㄌㄧㄡˊ
詞性 形容詞
1. 一類;同一類。 晉 葛洪 《抱樸子·窮達》:“或問一流之才而或窮或達,其故何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劉尹 道 桓公 鬢如反蝟皮,眉如紫石棱,自是 孫仲謀 、 司馬宣王 一流人。”《紅樓夢》第五八回:“ 藕官 因方纔護庇之情,心中感激,知他是自己一流人物?!?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他倆一面吃,一面湊在一塊兒,嘁嘁喳喳的說了半天。他兩個本是一流子,一說就合轍。”
2. 第一等。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故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識二流之美?!?/p>
3. 一個流派。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jié):“農(nóng)而可列於九流也,則如 孫 吳 之兵, 計然 白圭 之商, 扁鵲 之醫(yī),亦不可不為一流。”
4. 王莽 時銀幣的一種單位。《漢書·食貨志下》:“ 朱提 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grongci/16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次性
下一篇: 一清二楚
形容詞,主要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特征或?qū)傩裕S米鞫ㄕZ,也可作表語或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