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ú y?!?/p>
注音 ㄖㄨˊ ㄧㄚˇ
詞性 形容詞
◎ 儒雅 rúyǎ[cultured;genteel] 風(fēng)度溫文爾雅以經(jīng)術(shù)自輔,其政頗雜儒雅,往往表賢顯善,不醇用誅罰?!稘h書·張敞傳》
1. 指博學(xué)的儒士或文人雅士?!叮紩拘颉罚骸?漢 室龍興,開設(shè)學(xué)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后漢書·章帝紀(jì)》:“朕咨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宜順時氣?!?南朝 梁 沉約 《齊武帝謚議》:“庠塾大啟,儒雅云集?!?宋 沉端節(jié) 《念奴嬌》詞:“千里江山供勝踐,尊俎延登儒雅?!?清 孫枝蔚 《與客赴張果老崖》詩:“諸君年皆長,我齒猶少者,坐次反推讓,此意尊儒雅?!?/p>
2. 謂學(xué)問淵博。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介潔而無政事者,非撥亂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科舉為黨議發(fā)策》:“是時制度多闕,諸儒議封禪之事,及得精於誦讀者,其制始定。而 固 獨以儒雅稱之,豈雅為博洽之異名乎?”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 愚山 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氣, 荔裳 則全學(xué)晚 唐 無深厚之力。”
3. 指儒術(shù)?!稘h書·公孫弘等傳贊》:“ 漢 之得人,於茲為盛。儒雅則 公孫弘 、 董仲舒 、 兒寬 ;篤行則 不建 、 不慶 ?!薄逗鬂h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加以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綜校圖録?!?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誡兵》:“ 顏氏 之先,本乎 鄒 、 魯 ,或分入 齊 ,世以儒雅為業(yè),編在書記?!?/p>
4. 謂風(fēng)度溫文爾雅?!侗饼R書·封隆之傳》:“ 子繡 外貌儒雅,而俠氣難忤。”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守常全集>題記》:“他的模樣是頗難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樸質(zhì),也有些凡俗。”
5. 謂優(yōu)柔寡斷?!赌鲜贰R武帝諸子論》:“ 子良 物望所集,失在儒雅,當(dāng)斷不斷,以及於災(zāi)?!?/p>
6. 風(fēng)雅。 清 孫枝蔚 《清明日飲程昆侖署中》:“不為使君儒雅劇,何繇共對燭花紅。”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善音樂,能鼓琴瑟,吹笙簫,甚至于可以作曲譜歌,是個儒雅的皇帝?!?/p>
7. 典雅;優(yōu)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其十志該富,讚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grongci/237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僻靜
下一篇: 充沛
形容詞,主要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特征或?qū)傩裕S米鞫ㄕZ,也可作表語或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