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kuān róng
注音 ㄎㄨㄢ ㄖㄨㄥˊ
詞性 形容詞
基本解釋
◎ 寬容 kuānróng
(1) [tolerate;be lenient]∶寬厚能容忍
(2) [forgive;pardon;excuse]∶包涵;原諒;不計較
引證解釋
1. 寬厚能容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
,不削於人
,可謂至極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逗鬂h書·傅燮傳》:“陛下仁德寬容
,多所不忍
,故閹豎弄權(quán),忠臣不進(jìn)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2. 包容;原諒
;不計較
。《宋書·鄭鮮之傳》:“我本無術(shù)學(xué)
,言義尤淺
,比時言論,諸賢多見寬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3. 引申指寬恕。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拒奸》:“你不從就罷了
,何須告訴母親
,待我陪個不是,求你寬容了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死》:“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fù)
,主張寬容的人
,萬勿和他接近?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4. 寬舒從容的神色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桓公 伏甲設(shè)饌,廣延朝士
,因此欲誅 謝安
、 王坦之 。 王 甚遽
,問 謝 曰:‘當(dāng)作何計
?’ 謝 神意不變,謂 文度 曰:‘ 晉 阼存亡
,在此一行
!’相與俱前。 王 之恐狀轉(zhuǎn)見於色
; 謝 之寬容愈表於貌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ngrongci/8454.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