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大家伙兒都知道吧?西門慶潘金蓮也都知道吧?一提起這本書,很多人都會把它和“禁書”、“小黃書”等聯(lián)系在一起。
實際不然,《金瓶梅》只有2。5%的情色描寫,一共兩萬字,連高曉松都說,這些描寫既不獨特,也不高級,而且看來看去都是一個套路,完全可以忽略。
但是,它卻是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唯一一部可以把一個時代的經(jīng)濟寫得如此翔實的長篇小說,書中還大量描寫了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氣和社會心理。實際上是一部明朝百科全書式小說。
那么,回歸正題,西門慶撩騷潘金蓮的這件東西是什么呢?在《金瓶梅》第十一回,有一段西門慶為潘金蓮買珠子的故事:
“西門慶許下金蓮,要往廟上替她買珠子穿箍兒戴。早起來。。。到日西時分,西門慶廟上來,袖著四兩珠子。。。走到前邊,窩盤住了金蓮,袖中取出廟上買的四兩珠子,遞與她”。
西門慶送給潘金蓮的珠子是什么呢?正是“珍珠”。
珍珠和珊瑚、硨磲、琥珀并列為四大有機寶石。最早的珍珠出現(xiàn)于先秦時代,而明代則是我國歷史上采珠最盛的一個時期。
這從出土的萬歷皇帝及其后妃的黃金鑲寶石珍珠龍鳳冠可見一斑,僅一頂龍鳳冠上就需鑲嵌3500到5000顆珍珠不等。
而到了清朝,尤其是清朝朝珠制度建立以來,珍珠的地位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dāng)時的朝珠的質(zhì)料以東珠為最貴重,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即使是皇子、親王都不能使用。
其實東珠就是一種產(chǎn)于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及其流域的淡水野生珍珠。滿語稱之為“塔娜”,產(chǎn)量稀少。
根據(jù)史料記載,每一顆東珠都來之不易。更有“易數(shù)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钡恼f法,也就是說眾多河流都難以找到一只珠蚌,即使珠蚌多到要從小船中溢出時,卻也難以挖到一顆東珠。
中國史上第一貪官和珅被嘉慶帝賜死,其罪狀中就有“私藏東珠”一項。私藏東珠這種禁物,就是你官做的再大,也是在找死。
在清廷中,還有一個人對珍珠瘋狂地著迷,那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最渴望高壽,大約有數(shù)百件用珍珠刺繡的壽字旗袍。在服飾每個繡上去的金色“壽”字中,都綴有一顆碩大的珍珠,一件“壽”字旗袍通常要繡上80多個“壽”字,要綴80多顆大珍珠。
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是,在棺材縫隙中倒進滿滿的4升珍珠和2000多顆寶石進去才填滿,并蓋上一件綴有6000多顆珍珠的網(wǎng)珠被,這才得以蓋上棺材蓋。
而如今,這種產(chǎn)自海洋里的珍寶,憑借其更大的個體,更多彩的色澤,較為親民的價格,仍然俘獲了一大堆粉絲。
珍珠不僅能充分凸顯女士的高貴、典雅,其本身也是一種美滿幸福的象征。
文玩人中男性居多,如何讓珍珠也能成為咱手串上的一個點睛之筆,這也難不住文玩匠人們。在當(dāng)前的文玩圈里,用珍珠雕刻的骷髏頭,可謂是大端大氣上檔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eshi/1446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其實古人也是會拍寫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