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在海灘上繼續(xù)往前走,他又看到一個小動物,身子也是又扁又圓,同樣長著許多腳,但形體比先前那個要小些,行動似乎也遲緩一些,于是艾子拾起這個小動物,放到袖口里,又去找那個住在海邊的人,問:“您看,這是什么東西呀?”那人告訴他說:“這是只螃蟹?!卑佑涀×耍瓉碛质且恢恍?。
艾子繼續(xù)朝前,不料又看到一只小動物在海灘上爬著,形狀、體貌與先前看見的梭子蟹、螃蟹一模一樣,只是比前兩個更小了。艾子又拾起這個小東西,把它放進(jìn)袖口,去問那個住在海邊的人說:“您看,這又是什么東西呀?”那人回答說:“這是蟛蜞(pengqi),也是一種蟹?!?
艾子離開那個人,想著今天的事情頗覺有趣。這梭子蟹、螃蟹、蟛蜞都是蟹,而形體卻一個比一個小。艾子不覺感嘆道:“咳!為什么一蟹不如一蟹呢!”
生活中的確有如這些蟹似的人和事,一個不如一個,越往后越糟糕。
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該多好呀。他曾聽人說鶻(hu)烏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門到市場上去買鶻烏。他在街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不知鶻烏是什么模樣。七買八買竟把一只鴨子買回家了,反正他還是不知道。
第二天,這個人把鴨子帶到野地里,等著野兔跑來。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過來了。這人立即將鴨子拋擲出去,讓鴨子去抓野兔??墒?,這只鴨子飛不起來,一拋出去它就撲打著翅膀落在地上了。這人急了,又抓起鴨子再拋擲出去,鴨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這個人煩死了,他接連三四次把鴨子拋擲出去,鴨子始終是飛不起來。
這時,只見鴨子摔倒了又從地上站立起來,哀哀地對他說:“我只是個鴨子呀!你殺了我,吃我的肉,這是我應(yīng)盡的本分。可是你要我去抓兔子,我哪能做得到呢?你為什么偏偏要把拋擲的苦處強加到我頭上呢?”
這個人卻皺著眉頭說:“你怎么會是只鴨子呢?我只當(dāng)你是只飛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鶻烏呢?!?
鴨子沒辦法,為了讓這個人相信自己的確是只鴨子,它伸出自己的腳蹼給他看,說:“你看我這連在一起的腳丫子,看我這笨手笨腳的樣子,是會捕捉野兔的鶻烏嗎?”
這個人無可奈何地看看鴨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這個人只好沮喪地返回家去。
所以說,不顧客觀實際,單憑自己的主觀想象,強人所難,終究是達(dá)不到應(yīng)有效果的。
貓頭鷹感到十分苦惱,它從這個窩挪到那個窩,可挪到哪個地方也依然不受歡迎,總聽到人們責(zé)怪和斥罵的聲音。貓頭鷹想:這里的人實在太刻薄了,我一定要搬得遠(yuǎn)遠(yuǎn)的。
貓頭鷹這回可是下了大決心了,它竭盡全力向東方飛呀飛呀,飛了3天3夜,已經(jīng)筋疲力盡,再也飛不動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里休息。
一只斑鳩看見貓頭鷹那副又沮喪又疲憊的樣子,很是奇怪。斑鳩問貓頭鷹說:“你累成這個樣子,你要去干什么呢?”
貓頭鷹說:“我想搬到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東方去住?!?
斑鳩不解地看著它,說:“為什么呢?”
貓頭鷹嘆了口氣說:“西邊的人太難相處了,他們都討厭我,說我的聲音難聽,我在西邊實在住不下去了,非搬家不可了!這次我下決心搬到遙遠(yuǎn)的東邊去,離西邊越遠(yuǎn)越好!”
斑鳩像個小姐姐似的笑了笑說:“搬家就解決問題了嗎?依我看,不管你搬到哪里去,都是一樣的結(jié)果?!?
貓頭鷹不理解斑鳩的意思,皺起眉頭問:“那為什么呢?我離開他們還不成嗎?”
斑鳩語重心長地說:“道理不是明明白白的嗎?如果你不能改變你那難聽的聲音,你即使搬到最遠(yuǎn)的東邊,也同樣不會受東邊人的歡迎。”
看來,貓頭鷹那難聽的聲音是沒辦法改了,所以它難以得到鄰居的喜歡。問題是它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埋怨環(huán)境不利,是別人的態(tài)度不友好,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換換環(huán)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怎樣才能得到賢士,整天與他相處呢?”
劃船的人名叫古乘,聽了趙簡子的感嘆后向趙簡子深深鞠了一躬,說:
“大人聽我冒昧地說幾句。你看那些珠寶、美玉,它們沒有長腳,離這里又有千里之遠(yuǎn),卻能來到這里,為什么呢?這是人們因為喜好它們,便從千里之外將它們尋了來。而賢士是長腳的,他們不來,恐怕是因為您不喜好他們吧?”
趙簡子說:“不對,我平素廣招人才,門下食客就有上千人。我對他們的供養(yǎng)也是很真心的,如果發(fā)現(xiàn)早上吃的東西不夠了,我馬上派人在晚上去市場收稅供給他們;如果晚上吃的東西不夠了,早上就派人去市場收稅供給他們。我對他們?nèi)绱苏嬲\大方,還能說我不喜好賢士嗎?”
古乘聽了趙簡子這番話后說:“鴻鵠之所以能飛得又高又遠(yuǎn),是因為它依靠著堅硬的翅膀。它背上的細(xì)毛、腹部的絨毛,長長短短、松松軟軟、多多少少沒有一個定數(shù)。這樣的毛,少了一把,不影響它飛得高,多了一把,也不影響它飛得低。大人您所需要依賴的應(yīng)該是像翅膀那樣能讓您高飛的有用之才,而不是像細(xì)絨毛那樣無足輕重的無用之才。賢才在精而不在多,庸才再多也無益。不知大人門下上千食客中,有沒有像鴻鵠翅膀那樣的有用之才?該不會都是些細(xì)絨毛吧!”
古乘一番話,使趙簡子深受啟發(fā),自己門下食客上千,卻常常生出渴求賢士的感慨,這原因恐怕已經(jīng)十分明確了。
愛惜人才、選拔人才,并不在于數(shù)量和形式,而要尋求真正的有用之才,于國于己有利,這才是明智之舉。
潘岳不但才學(xué)高、人品好,而且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唇紅齒白,長得俊秀無比,再加上瀟灑的風(fēng)度,猶如玉樹臨風(fēng),風(fēng)流倜儻,引人愛慕。
潘岳很喜歡打獵,常常帶著自己打獵用的彈弓到郊外去游玩。當(dāng)他走出洛陽大道,婦女們遠(yuǎn)遠(yuǎn)望見他,就會奔走相告:“那個英俊的才子潘岳來了,快點去看哪!”就這樣,傾慕潘岳的婦女都跑過來爭著一睹他的風(fēng)采。大家越是看,越是被他漂亮的容貌和非凡的氣度所吸引,就手拉手圍成圓圈,把潘岳圍在中間,怎么也舍不得讓他離開。一時間,潘岳受到眾人愛慕的事在當(dāng)時傳為美談。
有個叫左思的詩人,長得獐頭鼠目,十分丑陋,氣質(zhì)也很猥瑣。他聽說了這件事后,很是羨慕。他不禁暗想:潘岳會打獵,我也會打獵呀,我何不模仿他也去郊外游獵一番呢,說不定婦女們也會一樣傾心于我呢!
打定了主意,左思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就帶著彈弓走出洛陽大道去。婦女們遠(yuǎn)遠(yuǎn)望見帶彈弓的人,以為又是潘岳來了,十分高興,就都聚集攏來。等到那人走近仔細(xì)一瞧,原來是個長得奇丑無比的小老頭,等著看潘岳的婦女們失望極了。
再說左思看到真的有這么多婦女圍攏來,心下很是得意。誰知道婦女們一走過來都紛紛向他吐唾沫,還嫌惡地說:“呸,丑八怪,學(xué)人家又學(xué)不像,真沒臉!”左思猝不及防,被吐了個一身一臉,只得一邊擦,一邊狼狽不堪地轉(zhuǎn)身逃回家去了。
左思不考慮潘岳受歡迎的內(nèi)在因素是長相英俊,一味從形式上模仿別人,結(jié)果適得其反??梢娔7乱邢嗤目陀^條件作基礎(chǔ),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否則,難以收到預(yù)想的效果。
當(dāng)時,除了木八刺夫妻外,就一個婢女在忙進(jìn)忙出,于是,木八刺夫婦二人都一口咬定是婢女偷了金釵。他們逼婢女跪下,要她將金釵拿出來。婢女哭著說,她確實沒有偷。木八刺的妻子非常生氣,便拿來棍棒,一次次逼問拷打這個可憐的小婢女。小婢女始終堅持說她沒有偷金釵,最后,竟被木八刺夫婦拷打至死,金釵也終于沒有找到。
一年以后,木八刺請工匠修理房屋。工匠在房頂上清理瓦溝里的臟物時,忽然有一件東西掉到地上,發(fā)出金屬的響聲。木八刺在一旁看到,趕緊拾起來一看,原來是她妻子一年前丟失的那支小金釵,同時還有一塊朽骨頭同金釵一同落下來。
木八刺連忙把妻子叫來,夫妻二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想必是貓乘主人不注意,偷肉吃把小金釵一同叼到房頂上,當(dāng)時誰也沒注意,連小婢女也沒看到,以至于含冤而死,實在可憐。那木八刺夫婦也深感愧疚不安,可惜,后悔晚矣。
世界上的事情是錯綜復(fù)雜的,怎么能單憑主觀推斷、只看表面現(xiàn)象就下結(jié)論呢?這樣下去,只會把事情弄糟。
一只大猴聽到叫聲,跑到井邊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驚,跟著大叫起來:“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們的叫聲驚動了猴群,老猴帶著一大群猴子都朝井邊跑來。當(dāng)它們看到井里的月亮?xí)r,都一起驚叫起來:“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們嘰嘰喳喳地叫著、鬧著。最后,老猴說:“大家別嚷嚷了,我們快想辦法把月亮撈起來吧!”眾猴都義不容辭地響應(yīng)老猴的建議,加入撈月的隊伍中。
井旁邊有一棵老槐樹,老猴率先跳到樹上,自己頭朝下倒掛在樹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個一個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頭,掛成一長條,頭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體輕,掛在最下邊,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眾猴想,這下我們總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它們很是高興。
小猴子將手伸到井水中,對著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幾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這樣不停地抓呀、撈呀,折騰了老半天,依然撈不著月亮。
倒掛了半天的猴們覺得很累,都有點支持不住了。有的開始埋怨說:“快些撈呀,怎么還沒撈起來呢?”有的叫著:“媽呀,我掛不住啦!掛不住啦!”
老猴子也漸漸腰酸腿疼,它猛一抬頭,忽然發(fā)現(xiàn)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聲說:“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
眾猴都抬頭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眾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當(dāng)真,所以空忙一氣,又愚蠢又可笑。
有一次,這個人從外面領(lǐng)回一只獼猴,他把這只獼猴和他的家雞放在一起生活。
和家雞們比起來,這只獼猴實在是相形見絀。它的外表實在不好看,它沒有雄雞那鮮紅高傲的冠子,沒有母雞那金黃尖利的爪子,它身上的毛灰不溜秋的,完全不是家雞那種五彩斑斕的油亮羽毛。從外表看,家雞的確比獼猴漂亮多了。再看生活習(xí)慣,家雞們都是啄食,它們的脖子一動一動的,低頭啄一會又抬起頭來走幾步,樣子十分優(yōu)雅。而獼猴呢?一副渾然無知的樣子,吃東西、飲水都要用兩只前腳去捧起來,整個臉都湊到食物上去了,常常吃得滿嘴滿臉都是,真難看。
可是,這獼猴的品質(zhì)卻很好。每當(dāng)有外敵出現(xiàn),它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不顧危險,表現(xiàn)得十分勇敢,就連平時看起來雄糾糾氣昂昂走路傲氣十足的高大的雄雞也比不上它。這還不說,獼猴的日常工作也十分出色,它忠于職守,勤勉細(xì)心,司晨報曉也在眾雞之前。因此獼猴外表雖不及家雞,但它依然深得主人喜愛,主人總是親切地稱它為“天雞”。
多少年后,這只獼猴死去了。它的后代小獼猴依然和家雞們生活在一起??墒?,小獼猴卻完全不像它的父輩,它違背了父輩的言傳身教。小獼猴從小就不去學(xué)習(xí)父輩的好品質(zhì)、繼承老獼猴的優(yōu)點長處,而是整日羨慕家雞的鮮艷的羽毛,模仿家雞優(yōu)雅高傲的動作。日復(fù)一日,小獼猴總不愿離開家雞一步。終于,小獼猴既不會像老獼猴那樣辛勤地司晨報曉,更沒有了臨危不懼、面對敵人挺身而出的勇敢。它現(xiàn)在只有滿肚子的虛榮,每天只會戴上雞冠一樣的高帽子,挺胸昂首走路,或?qū)⒉弊右簧煲豢s地吃吃喝喝而已。
主人對小獼猴失去了信心,小獼猴也失去了“天雞”的光榮稱呼,只是一只不討主人喜愛的獼猴了。
小獼猴的故事教育人們,應(yīng)該繼承和學(xué)習(xí)老一輩的勤勞勇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不要沾染華而不實、游手好閑的不良習(xí)氣,否則,即使有了好看的外表,也是毫無用處的。
于是大家就懇求郭橐駝介紹一下他植樹的經(jīng)驗:“請您侃侃您的植樹經(jīng),教教我們吧!”
郭橐駝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兒說:“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訣竅,我只是隨樹木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讓它發(fā)展而已。一般說來呢,移植樹木的時候,要注意四個方面:樹根要舒展開來;培土要盡量均勻;原上不能去掉,要保存下來;筑土則要緊密。照這樣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記掛著它、經(jīng)常去動它,只管離開就可以了??偠灾?,栽培樹木時要像照顧嬰兒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這樣,樹木的生長規(guī)律才不會受到破壞,它的本來習(xí)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別的種樹人,則有兩種錯誤的做法。一種是栽種時不夠精心,使樹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丟棄,換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勻,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樹自然長不好。還有一種正相反,對樹愛護得太過分了。種下樹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剛走開又不放心地回頭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樹皮掐破來看樹是活的還是死的,還用手去搖動樹根看土是松了還是緊了。這樣弄得樹一天比一天虛弱。原本是懷著愛它的心思,其實卻是害了它啊,這和對它照顧不周也沒多大區(qū)別,樹也還是長不好?!?
請教郭橐駝的人又問他說:“依您的看法,種樹的道理和當(dāng)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嗎?”
郭橐駝?wù)f:“我只懂得怎么種樹,可不會當(dāng)官治民。不過我住在鄉(xiāng)間,看到老爺們總是喜歡對老百姓發(fā)號施令,似乎是很愛惜人民,動不動就派人督促百姓們耕種啦、收割啦、抽絲啦、織布啦,還有養(yǎng)雞養(yǎng)豬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攏,百姓們窮于應(yīng)付,疲于招待,連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還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產(chǎn)呢?這樣看起來,當(dāng)官治民也確實和栽種樹木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 ?
植樹經(jīng)和當(dāng)官治民的原則共同說明了一個道理,不僅要從外部盡量維護事物,更重要的,還是不能違反事物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又有一個人拿著一支箭,到處轉(zhuǎn)悠。他那支箭的確是支好箭,箭頭包著銀,銳利而閃閃發(fā)亮,箭尾上帶著漂亮的羽毛??墒沁@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提在這個人手中,不能實現(xiàn)它高遠(yuǎn)的理想。有人走過去不解地問:“怎么你只是手里拿著一支箭空轉(zhuǎn)悠,你的弓呢?”那人不以為然地笑笑說:“我這支箭太好了,舉世無雙,可惜還沒有見到能發(fā)射它的好弓!”
這兩個人的話被后羿(yi)聽見后,后羿立即找到那個有良弓的人,又找到那個有利箭的人,對他們說:“你們的弓和箭的確都是上好的。可是,你的箭再好,不用弓發(fā)射,這支箭也只能束之高閣或被你永遠(yuǎn)地握在手中。再說你的弓,再好的弓如果沒有箭,也只能是張空泛無用的弓?!?
這兩個人聽了后羿一番話,似乎有些明白了。于是后羿對他倆說:“來,把你們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來教你們射箭,你們再來真正領(lǐng)略一下你們的弓和箭好在哪里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是相互依賴對方而存在,通過對方才能顯示出它本身的光彩來。如果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而片面地強調(diào)一面,那就很難使之發(fā)揮出真正的優(yōu)勢來。
這一年,柳冕去省城應(yīng)試。他騎著馬,仆人挑著行李書籍隨他一同趕路,忽然,一陣風(fēng)吹來,柳冕的帽子吹落在地,仆人慌忙跑著去拾帽子,并大聲說道:“主人慢走,主人停下,您的帽子落地了!”這柳冕心頭一驚,因“落地”正好與“落第”同音,他好不生氣,用馬鞭怒指仆人說:“狗奴才,胡說八道!不準(zhǔn)說‘落地’,這叫‘及地’(諧音“及第”)!記住了嗎?再瞎說看我不揍你!”仆人唯唯諾諾,誠惶誠恐;一邊將帽子給主人戴上,一邊說:“主人,這回把帽子戴牢一些,就再也不會及地了!”
這秀才一聽更生氣了,一鞭子便打到仆人身上,仆人被打得糊里糊涂,不知又是犯了什么諱,無奈,只好忍氣吞聲,自認(rèn)倒霉。
秀才來到省城參加應(yīng)試,過了一段時間,考試發(fā)榜了,他急忙打發(fā)他的仆人前去看榜。仆人來到發(fā)榜的地方,將榜上姓名從頭到尾看了三個來回,就是不見“柳冕”兩個字,仆人知道這回秀才又“落”了,可是回去怎么對主人說呢?因為主人是最恨那個“落”字。仆人想去想來,忽然想起秀才平日里繞開“落”字而用其他字替代的辦法,比如說,秀才常把“安樂”(“樂”音同“落”)說成“安康”,用“康”代替“樂”,于是仆人終于找到了一個較合適的字來。
仆人回到住處,一進(jìn)門,秀才立即滿面春風(fēng)迎上去問:“喂,我考中了嗎?”仆人低著頭,小聲應(yīng)道:“主人,您‘康’了?!?
柳冕自然明白這“康”字的意思,他唯恐仆人再說出那“落”字,便趕緊打發(fā)仆人出去。
秀才心虛,忌諱頗深,可是事實總是事實,你承不承認(rèn),它總是明明擺著的事實,即使不說“落地”,那也只能是自欺欺人,一種虛假的遮掩。
一次,李廷彥詩興又起,他提筆似乎一發(fā)不可收,竟洋洋灑灑寫下一百韻。他得意洋洋地將寫好的百韻詩獻(xiàn)給他的上司欣賞,想在上司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的才華,以博得上司重視。
這位上司頗為認(rèn)真地打開百韻詩,剛剛看了幾句,不覺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把李廷彥叫到跟前,搖著頭,指著詩句,唏噓不已,連聲說:“真悲慘,真悲慘!”
李廷彥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內(nèi)容這么讓上司傷心。上司指著詩句對李廷彥說:“你看這里,你看這里?!?
李廷彥一看,那兩句寫的是“舍弟江南歿(mo),家兄塞北亡?!?
上司接著說:“沒想到你家里屢遭災(zāi)禍到這般地步,怎不早告訴我,直到現(xiàn)在寫在詩里讓我知曉呢?”
李廷彥滿心羞愧,紅著臉站起身,一邊搖頭擺手一邊解釋說:“大人,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其實我家里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我只是為了詩句的對仗工整罷了,您可千萬別以為這是真的?。 ?
上司十分掃興,似乎被愚弄了似的,他搖搖頭,嘆了口氣,把百韻詩還給了李廷彥。
有些無聊文人,喜歡裝腔作勢,無病呻吟,寫文章一味追求形式的虛美,竟到了自我詛咒的地步,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幾個瞎子相攜來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問他們說:“有什么事我可以幫你們的嗎?”瞎子們答道:“感謝國王陛下的仁慈。我們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見,聽人家說,大象是一種個頭巨大的動物,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很是好奇,求陛下讓我們親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國王欣然應(yīng)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說:“你去牽一頭大象來讓這幾個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結(jié)了他們的心愿。”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會兒,大臣便牽著大象回來了,“象來了,象來了,你們快過來摸吧!”
于是,幾個盲人高高興興地各自向大象走了過去。大象實在太大了,他們幾個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齒,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觸到了大象的腿,還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們都以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細(xì)細(xì)地摸索和思量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都摸得差不多了。國王問道:“現(xiàn)在你們明白大象是什么樣子的了嗎?”瞎子們齊聲回答:“明白了!”國王說:“那你們都說說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說:“大象又粗又長,就像一根管子?!泵较蠖涞娜嗣φf:“不對不對,大象又寬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駁斥說:“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蘿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說:“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墻一樣嘛?!泵较笸鹊娜艘舶l(fā)表意見道:“我認(rèn)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弊詈螅サ较笪舶偷娜寺龡l斯理地說:“你們都錯了!依我看,大象又細(xì)又長,活像一條繩子?!?
瞎子們誰也不服誰,都認(rèn)為自己一定沒錯,就這樣吵個沒完。
我們認(rèn)識事物,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了解。如果只知道個局部就以為自己已經(jīng)全明白了,從而片面地看待事物,就不免會鬧出瞎子摸象這樣的笑話。
有一次,小王戎和一群同村的小孩子們一起出去玩。大家打打鬧鬧的,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村外。
孩子們越跑越遠(yuǎn),一直到了郊外的路邊。一個眼尖的孩子忽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抬起手臂指著不遠(yuǎn)處說道:“喂,你們看哪,那邊好像是一棵李子樹,上面還結(jié)有果實呢?”
大家順著他指的方向跑過去一看,呀,真的是一棵又高又大的李子樹,而且上面結(jié)滿了熟透的李子,壓得樹枝都彎了,一個個李子鮮紅鮮紅的,好像就要滴出汁水一樣,十分誘人。
孩子們見了滿樹的熟李子,想起李子那又甜又酸的味道,饞極了,一個個直往肚里咽口水,巴不得馬上吃到它。
領(lǐng)頭的孩子招呼了一聲:“喂,快上樹去摘李子吃啊,還等什么呀!”
大家歡呼了一聲,挽起袖子和褲腿,往手心里吐了兩口唾沫,爭先恐后地向樹上爬去,摘了好多的李子,用衣襟兜住。
可是王戎卻仍然站在原地沒動,他轉(zhuǎn)動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小孩子們都覺得很是奇怪,大聲地問他說:“王戎,你還呆在那里干什么,李子這么多,我們根本就摘不完,你快點過來呀!”
王戎開口說道:“你們不覺得有點奇怪嗎?這棵李子樹就長在路邊,果實都熟透了,來來往往過路的人那么多,卻沒有多少人去摘,到現(xiàn)在,果實還掛滿枝頭,所以依我看,這棵李樹上結(jié)的果子一定是苦的?!?
小孩們將信將疑地拿起剛摘下的李子放到嘴里去嘗了嘗,馬上就都“呸呸”地吐了出來,這李子果真又苦又澀,難吃到了極點。于是,大家都對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見,我們在面對新鮮的誘惑時,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而應(yīng)該多長幾個心眼,冷靜地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uyan/139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表里篇二
下一篇: 表里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