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丹三要
(摘自《南宗聖典?歷代師真文粹?陳虛白規(guī)中指南》)
內(nèi)丹之要有三,曰玄牝、藥物、火候(米晶子注:造化曰玄牝、藥物火候者皆是一物也。)。
丹經(jīng)有云:摘爲隱語,黃絹幼婦。讀者感之。愚今滿口饒舌,直爲天下説破。言雖覼縷,意在發(fā)明,字字真訣,肺肝相視。漏泄造化之機緘,貫串陰陽之骨髓,古今不傳之秘,盡在是矣。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玄關一竅真端的
妙在師真一句傳
混沌:攢五行,通泥丸,會八卦,貫尾閭。
月:雲(yún)散碧空山色靜,鶴歸丹闕月輪孤。
詩曰:
混沌生前混沌圓,個中消息不容傳。
擘開竅內(nèi)竅中竅,踏破天中天外天。
斗柄逆旋方有象,臺光返照始成仙。
一朝撈得潭心月,覷破胡僧面壁襌。
汞鉛玄牝共一家,龍虎陰陽同一性。
先天炁後天炁,入黃房成至寶。
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衷心。
性由自悟,命敘師傳。
(米晶子注:用心著意?;鸷蚨癯嗳鈭F。)
縱識朱砂與水銀,不知火候也如閑。
五戒:殺生,偷生,邪淫,多言,飲酒。
閉-靜:但志識,法自然。
開-動:盜天地,奪造化。
聖人傳藥不傳火,我今拈出甚分明。
百刻時中分子午,無爻卦內(nèi)別乾坤。
玄牝
《悟真篇》云:要得谷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明珠永不離。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受炁以生,實爲神府,三元所聚,更無分別,精神魂魄,會于此穴,乃金丹返還之根,神仙凝結聖胎之地也。
古人謂之太極之蔕、先天之柄、虛無之宗、混沌之根、太虛之谷、造化之源、歸根竅、復命關、戊己門、庚辛室、甲乙戶、西南鄉(xiāng)、真一處、中黃房、丹元府、守一壇、偃月爐、朱砂鼎、龍虎穴、黃婆舍、鉛爐土釜、神水華池、帝一神室、靈臺絳宮,皆一處也。
然在身中而求之,非口非鼻、非心非腎、非肝非肺、非脾非胃、非臍輪、非尾閭、非膀胱、非谷道、非兩腎中間一穴、非臍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關元炁海,然則何處?(米晶子注:呂祖曰千處萬處皆是一處也。)
曰:我的妙訣,名曰規(guī)中,一意不散,結成胎仙?!镀酢吩疲赫嫒藵撋顪Y,浮游守規(guī)中。此其所也。
《老子》曰: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水火交媾之鄉(xiāng)。人一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經(jīng)絡聯(lián)輳,虛閑一穴,空懸黍珠,不依形而立,惟道體以生。似有似無,若亡若存,無內(nèi)無外,中有乾坤,黃中通理,正位居體。
《書》曰: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度人經(jīng)》曰: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崔公謂之貫尾閭,通泥丸。純陽謂之窮取生身受炁初。
平叔曰:勸君窮取生身處。此元炁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故玉蟾又謂之念頭動處。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住,神仙無基。且此一竅,先天而生,後天而接,先後二炁,總爲混沌。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物非常物,精非常精也。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寧,人得之以靈。
譚真人曰:得灝炁之門,所以歸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韜其光。若蚌內(nèi)守,若石中藏,所以爲珠玉之房,皆真旨也。然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nèi)外。若以形體色相求之,則又成大錯謬矣。故曰不可執(zhí)于無爲,不可形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著于持守。聖人法象,見于丹經(jīng)。
或謂之玄中高起,狀似蓬壺,關閉微密,神運其中。
或謂之狀如鷄子,黑白相扶,縱廣一寸,以爲始初。彌歷十月,脫出其胞。
或謂之其白如練,其連如環(huán),方廣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此明示玄關之要,顯露造化之機。學者不探其玄,不賾其奧,用工之時,便守之以爲蓬壺,存之以爲鷄子,想之以爲連環(huán),模樣如此,形狀如此,執(zhí)有爲有,存神入妄,豈不大謬邪?要知玄關一竅,玄牝之門,乃神仙聊指造化之基爾。
玉蟾曰:似有而非,除卻自身安頓何處去?然其中體用權衡,本自不殊,如以乾坤法天地,離坎體日月是也。
《契》云:混沌處相接,權與樹根基,經(jīng)營養(yǎng)鄞鄂,凝神以成軀。則神炁有所取,魂魄不致散亂,回光返照便歸來,造次弗離常在此。其詩:經(jīng)營鄞鄂體虛無,便把元神裏面居,息往息來無間斷,全胎成就合元初。玄牝之旨,備于斯矣。
抑又論之,杏林云:一孔玄關竅,三關要路頭。忽然輕運動,神水自然流。又曰:心下腎上處,肝西肺左中。非腸非胃府,一炁自流通。今曰玄關一竅,玄牝之門,在人一身天地之正中,造化固脗合乎此。愚嘗審思其説,大略精明,猶未的爲直指。天不愛道,流傳人間。
太上慈悲,必不固
。愚敢凈盡漏泄天機,指出玄關的的大意,冒禁相付,使骨肉相合。修仙之士,一見豁然,心領神會,密而行之,句句相應。是書在處,神物護持。若業(yè)重福薄,與道無緣,自然邂逅斯訣,雖及見之,忽而不信。亦不過瞽之文章,聾之鍾皷耳。玄之又玄,彼烏知之。
其密語曰:徑寸之質(zhì),以混三才。在腎之上,心之下,仿佛其內(nèi),謂之玄關。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無心求。以有心守之,終莫之有;以無心求之,終見其無。若何可也?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但澄心絕慮,調(diào)息令勻,寂然常照,勿使昏散。候氣安和,真人入定,于此定中,觀照內(nèi)景。纔若意到,其兆即萌。便覺一息,從規(guī)中起。混混續(xù)續(xù),兀兀騰騰。存之以誠,聽之以心,六根安定,胎息凝凝。不閉不數(shù),任其自如。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噏,如百蟲蟄。氤氳開闔,其妙無窮。如此少時,便須忘炁合神,一歸混沌,致虛之極,守靜之篤,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湛然常住。
是謂真人之息以踵。踵者,其息深深之義。神炁交感,此其候也。前所謂元炁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此意到處,便見造化;此息起處,便是玄關。非高非下,非左非右,不前不後,不偏不倚。
人一身天地之正中,正此處也。採取在此,交媾在此,烹錬在此,沐浴在此,溫養(yǎng)在此,結胎在此,脫胎神化,無不在此。(米晶子注:多看多看)
今若不明説破,學者必妄意猜度,非太過則不及矣。
紫陽真人曰:饒君聰慧過顔閔,不遇明師莫強猜。只爲丹經(jīng)無口訣,教君無處結靈胎。然此竅陽舒陰慘,本無正形,意到即開,開合有時,百日立基,養(yǎng)成炁母,虛室生白,自然見之。昔黃帝三月內(nèi)觀(米晶子注:三。月。三即乾也陽火者,月即水坤陰。),蓋此道也。自臍以下,腸胃之間,謂之酆都地獄,九幽都司,陰穢積結,真陽不居。故靈寶錬度諸法,存想此謂幽關,豈修錬之所哉。學者誠思之。
藥物
古歌曰:借問因何是我身,不離精炁與元神。我今説破生身理,一粒玄珠是的親。夫神與炁精,三品上藥,錬精化炁,錬炁成神,錬神合道,此七返九還之要訣也。
紅鉛黑汞、木液金精、朱砂水銀、白金黑錫、金翁黃婆、離女坎男、蒼龜赤蛇、火龍水虎、白雪黃芽、交梨火棗、金烏玉兔、乾馬坤牛、日精月華、天魂地魄、水鄉(xiāng)鉛、金鼎汞、水中金、火中木、陰中陽、陽中陰、黑中白、雄裏雌,異名衆(zhòng)多,皆譬喻也。然則何謂之藥物?
曰:修丹之要,在乎玄牝,欲立玄牝,先固本根,本根之本,元精是也。精即元炁所化,故精炁一也。以元神居之,則三者聚于一矣。杏林曰:萬物生復死,元神死復生,以神歸炁內(nèi),丹道自然成。
施肩吾曰:氣是添年藥,心爲使炁神,若知行炁主,便是得仙人。若精虛則炁竭,炁竭則神游。(米晶子注:精爲形體炁乃物形心即神也)
《易》曰:精炁爲物,游魂爲變。欲復歸根,不亦難乎。
玉溪子曰:以元精未化之元炁,而點化之至神,則神有光明,而變化莫測矣,名曰神。是皆明身中之藥物,非假外物而言之也。然而産藥有川源,採藥有時節(jié),製藥有法度,入藥有造化,錬藥有火功。
吾曩聞之師曰:西南之鄉(xiāng),土名黃庭,恍惚有物,杳冥有精。分明一味水中金,但向華池著意尋。此産藥之川源也。垂簾塞兌,窒韻調(diào)息,離形去智,幾于坐忘。勸君終日默如愚,錬成一顆如意珠。此採藥之時節(jié)也。天地之先,無根靈草,一意製度,産成至寶。
大道不離方寸地,工夫細密有行持。此製藥之法度也。心中無心,念中無念,注意規(guī)中,混融一炁。又云:息息綿綿無間斷,行行坐坐轉(zhuǎn)分明。此入藥之造化也。清靜藥材,密意爲丸,十二時中,無念火煎。金鼎常令湯用曖,玉爐不要火教寒。此鍊藥之火功也。
大抵玄牝爲陰陽之原,神炁之宅;神炁爲性命之藥,胎息之根,呼吸之祖,深根固蒂之道。胎者,藏神之府。息者,化胎之元。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不得息不成,息不得神無主。若夫人之未生,漠然太虛,父母媾精,其兆始見,一點初凝,純是性命,混沌三月,玄牝立焉。
玄牝既立,繫如瓜蒂,嬰兒在胎,暗注母炁。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凡百動盪,內(nèi)外相感,何識何知,何明何曉。天之炁混混,地之炁沌沌,但有一息存焉。及期而育,天地翻覆,人驚胞破,如行太山巔失足之狀,頭懸足撐而出之,大叫一聲,其息即忘,故隨性情不可俱也。
況亂以沃其心,巧以翫其目,愛以率其情,欲以化其性,渾然天真,散之而爲萬物者,皆是矣。胎之一息,無復再守。神仙教人錬精,以欲返其本,復其初,重生五臟,再立形骸,無質(zhì)生質(zhì),結成聖胎。
其訣曰:專炁致柔,能如嬰兒乎。除垢止念,靜心守一,外想不入,內(nèi)想不出,終日混沌,如在母腹。神定以會乎炁,炁和以合乎神,神即炁而凝,炁即神而住。于寂然休歇之場,恍兮無何有之鄉(xiāng),天心冥冥,注意一竅,如鷄抱卵,似魚在水,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綿綿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
守無所守,真息自住,泯然若無。雖心于心,無所存住,杳冥之內(nèi),但覺太虛之中,一靈爲造化之主宰。時節(jié)若至,妙理自彰,輕輕然運,默默然舉,微以意而定炁,應造化之樞機,則金木自然混融,水火自然升降,忽然一點大如黍珠,落于黃庭之中。此乃採鉛汞之機,爲一日之內(nèi),結一日之丹。
《復命篇》曰:夜來混沌攧落地,萬象森羅總不知。當此之時,身中混融,與虛空等,亦不知神之爲炁,亦不知炁之爲神,似此造化,亦非存想。是皆自然之道,吾亦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藥既生矣,火斯出焉。
大抵藥之生也,小則可以配坎離之造化,大則可以同乾坤之運用。金丹之旨,又于此泄無餘蘊矣,豈傍門小法所可同語哉?若不吾信,捨玄牝而立根基,外神炁而求藥物,不知自然之胎息,而妄行火候,棄本趨末,逐妄迷真,天奪其筭,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米晶子注:藥物火候)(米晶子注:同歸于大自然也)
火候
古歌曰: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夫何謂不傳?非祕不傳也。蓋採時謂之藥,藥之中有火焉。錬時謂之火,火之中有藥焉。能知藥而取火,則定裏之丹成,自有不待傳而知者已。
詩曰:藥物陽內(nèi)陰,火候陰內(nèi)陽,會得陰陽旨,火候一處詳。此其義也。後人惑于丹書,不能頓悟,聞有二十四炁、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十二分野、日月合璧,海潮升降,長生三昧,陽文陰武等説,必欲窮究何者爲火,何者爲候。(極)【機】(《南宗聖典》注:據(jù)文意改。米晶子旁註:極,無極之鄉(xiāng)。機,天機發(fā)動之機。)心一生,種種著相,雖得藥物之真,懵然不敢烹鍊。殊不知真火本無候,大藥不計斤。
玉蟾云:火本南方離卦,屬心。心者神也,神即火也,炁即藥也。以火錬藥而成丹者,即是以神馭炁而成道也。其説如此分明,如此直捷。夙無仙骨,諷爲虛言,當面蹉過,深可嘆惜。然火候口訣之要,尤當于真息中求之。蓋息從心起,心靜息調(diào),息息歸根,金丹之母。
《心印經(jīng)》曰回風混合,百日功靈者,此也。
《入藥鏡》所謂起巽風,運坤火,入黃房,成至寶者,此也。海蟾翁所謂開闔乾坤造化權,煅錬一爐真日月者,此也。何謂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guī)中?必以神馭炁,以炁定息,橐籥之開闔,陰陽之升降,呼吸出入,任其自然。專炁致柔,含光默默,行住坐臥,綿綿若存。如婦人之懷孕,如小龍之養(yǎng)珠。漸采漸錬,漸凝漸結,功夫純粹,打成一片。
動靜之間,更宜消息。念不可起,念起則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則火冷。但使其無過不及,操捨得中,神抱于炁,炁抱于神,一意沖和,包裹混沌。斯謂火種相續(xù),丹鼎常溫,無一息之間斷,無毫髪之差殊。
如是錬之一刻,一刻之周天也。如是錬之一時,一時之周天也。如是鍊之一日,一日之周天也。錬之百日,謂之立基。錬至十月,謂之胎仙。以至元海陽生,水中火起,天地循環(huán),乾坤反復,亦皆不離一息。
況所謂沐浴溫養(yǎng),進退抽添,其中密合天機,潛符造化,而不容吾力焉。故曰:火雖有候,不須持些子機關,我自知無子午卯酉之法,無晦明弦朔之節(jié),無冬至夏至之分,無陰火陽符之別,無十二時中只一時之説,無三百日內(nèi)在半日之訣,亦不在攢簇年月日時之説。
若言其時,則十二辰意所到皆可爲。若言其妙,則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節(jié)候。但安神息在天然,此先師之的説也。晝夜屯蒙法自然,何用孜孜看火候(米晶子注:看火候直指),此先師之確論也。
噫,聖人傳藥不傳火之旨,盡于斯矣。詩曰:學人何必苦求師,泄漏天機只此書。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米晶子注:良知良能,知者神也,良者意也。)
後序
(摘自《南宗聖典?歷代師真文粹?陳虛白規(guī)中指南》)
神無方,易無體,夫所謂玄關一竅者,不過神識氣,使氣歸神,回光反照,收拾念頭之一法耳。
玉溪子曰:以正心誠意爲中心柱子者,是也。夫所謂藥物火候者,亦皆譬喻耳。蓋大道之要,凡屬心知意爲者,皆非也。但要知人身中一個主宰造化底,且道如今何者爲我。
若能知此,以靜爲本,以定爲基。一斡旋頃刻天機自動,不規(guī)中而自規(guī)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藥不求而自生,火不求而自出,莫非自然妙用。豈待乎存思持守,苦己勞形,心知之,意爲之,然後爲道哉?究竟到此,可以忘言矣。明眼者以爲如何?武夷昇真玄化洞天真放道人虛白子陳沖素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angzhishun/1575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