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ài Zǐ Qī
別名 : 白花石芥菜
來源 : 十字花科碎米芥屬植物白花碎米芥Cardamine leucantha (Tausch) O. E. Schulz,以根狀莖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去須根,曬干。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解痙鎮(zhèn)咳,活血止痛。用于百日咳,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3~5錢。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Cài Zǐ Qī
出處 : 《全展選編·傳染病》
來源 : 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碎米薺的根。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陰濕處。分布陜西、甘肅、江蘇、浙江、湖北、四川及東北、華北等地。
原形態(tài) : 白花碎米薺,又名:白花石芥菜。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細,長達2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有縱槽和短柔毛。莖生葉數(shù)個,為單數(shù)羽狀復葉,長8.5~10厘米,小葉2~3對,頂生小葉片寬披針形,長4~6厘米,寬1~9厘米,邊緣有鋸齒,下面幼時密生短硬毛,側生小葉片上部者無柄,下部者有短柄;葉柄長1.5~6厘米??偁罨ㄐ蝽斏?,花后伸長:花梗長約6毫米;花白色,直徑5~8.5毫米。長角果條形,長1.5~2.5厘米,寬約1.5毫米,宿存花柱長3~5毫米,裂丬有散生硬毛;果梗近直展,長1厘米。種子卵形,長2毫米,栗褐色。
功能主治 : 治百日咳。
復方 : 治百日咳:菜子七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或用干品研粉,蜂蜜拌服。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ài Zǐ Qī
別名 : 山芥菜、假芹菜、角蒿 、 白花石芥菜。
英文名 : Root of Whiteflowered Bittercress
出處 : 出自《全展選編.傳染病》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碎米薺的根狀莖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damine leucantha(Tausch) O.E.Schulz[Dentaria lerrcantha Tausch]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去泥土雜質及須根,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2000m之間的林區(qū)路旁、山坡灌木林下、溝邊及濕草地。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白花碎米薺 多年生草本,高30-10cm。根狀莖短而匍匐,著生多數(shù)須根和粗線狀長短不一的匍匐枝,白色,橫走,并有不定根。莖直立,單一,不分枝或有時上部有少數(shù)分枝,表面有細棱,密被短綿毛或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基生葉具較長葉柄;小葉2-3對,頂生小葉長卵狀披針形,長3.5cm,寬1-2cm,先端漸尖,邊緣具不整齊鈍齒,基部楔形,側生小葉與頂生小葉相似,但通常無柄;莖上部葉有小葉1-2對,小葉片寬披針形,較?。蝗啃∪~均被短柔毛,尤以下面毛最多。總狀花序項生,分枝或不分枝,花梗、花軸上均有毛;萼片4,橢圓形,邊緣膜質,外面有毛;花瓣4,白色,長圓狀楔形或近倒印形;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4-5.5mm,短雄蕊長3-5mm,基部有一半環(huán)形側生蜜腺包圍;雌蕊1,于房與花柱等長,均被柔毛,柱頭扁球形,比花往顯著擴大。長均果線形,長1-2cm,具宿存花柱,果瓣具散生毛。種子圓球形或近橢圓形,栗褐色,邊緣具狹翅或無翅?;ㄆ?-7月,果期7-8月。
歸經 : 肺;肝經
性味 : 辛;甘;平
功能主治 : 化痰止咳;活血止痛。主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有經不調;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6-15g。
復方 : 治百日咳:菜子七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或用于品研粉,蜂蜜拌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04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菜頭腎
下一篇: 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