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hánɡ Bái Yú Lín Sōnɡ
別名 : 魚鱗松、魚鱗云杉、白松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長白魚鱗云杉的葉、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cea jezoensis Carr.var.ko-marrovii(V.Vassil.)Cheng et L.K.Fu[P .komarovii V.Vas-sil.]采收和儲藏:葉、樹皮全年可采集,制成蒸餾液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900m的灰化土或棕色森林地帶。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 原形態(tài) : 喬木,高20-40m,胸圍達1m 性狀 : 性狀鑒別 葉扁平,條形,長1-2cm 化學成分 : 干葉含揮發(fā)油0.66%和黃酮。油中含蒎烯(pinene)11%,石竹烯(caryophllene)24%和龍腦(borneol)。 樹皮中的蠟狀物質(zhì)中含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15.5%,二十四烷醇(lignoceryl alcohol)7.5%和谷甾醇(sitosterol)1%。尚含鞣質(zhì)3.9%-8.3%。 功能主治 : 止咳;化痰;平喘。主氣管炎;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蒸餾液,少量服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10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