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
;有毒,D,中藥,東北雷公藤" />
    •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東北雷公藤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04:04:47

      拼音注音 : Dōnɡ Běi Léi Gōnɡ Ténɡ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東北雷公藤的根或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s et Takeda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根切片或剝皮曬干,藤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邊

      、路旁、針葉或針闊葉混交林緣或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

      原形態(tài) : 東北雷公藤 藤狀灌木,植株高約2m

      。枝褐色
      ,小枝淡紅褐色,常呈六棱狀
      ,無毛
      ,有小疣狀皮孔。葉互生
      ;葉柄長1-4cm
      ;葉片長圓形至倒卵形,長5-20m
      ,寬3-12cm
      ,先端尾狀尖或漸尖,邊緣有不整齊鈍鋸齒
      ,基部圓形
      。頂生聚傘圓錐花序,長10-30cm
      ,花雜性
      ,白綠色,徑約5mm
      ;花萼5
      ;花瓣5;雄蕊5
      ,著生于淺杯狀花盤的邊緣靠外部
      ;兩性花的子房有3棱。蒴果具3薄膜質(zhì)翅
      ,長2-1.5cm
      ,邊緣微波狀。種子長柱形
      ,暗紅色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枝呈圓柱狀,直徑2-6mm。老枝灰褐色或褐色

      ,節(jié)間長4-9cm
      ;表面具突起的圓點狀或縱向的長圓點狀皮孔,有5-6條縱向的棱線
      ,葉痕隆起
      ,互生,半圓形或近腎形
      ,葉腋常有芽
      ,卵狀三角形,或為分枝
      ;當(dāng)年枝棕色或棕紅色
      ,有時可見灰綠色葉,常破損
      ,完整者展平后長圓形
      、卵形或倒卵形,長6-15cm
      ,寬3-10cm
      ,基部廣楔形或圓形,先端急尖或長尾狀
      ;葉柄長1-2cm
      。莖質(zhì)硬,較難折斷
      ,斷面皮部薄
      ,淡褐色,木部寬厚
      ,黃白色
      ;髓寬大,淡褐色或近白色
      。氣微
      ,味淡。顯微鑒別 一年生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
      ,外被角質(zhì)層,壁淡棕色或棕色
      ,外壁常外凸
      ;非腺毛短而直。外側(cè)的數(shù)列皮層細胞壁淡棕色或棕色
      ,角隅處常略加厚
      ,為不甚典型的厚角組織;各棱角處均有1纖維束,纖維細胞壁厚
      。木栓組織發(fā)生于皮層內(nèi)部
      ,細胞壁薄,淡棕色或棕色
      。維管組織連續(xù)成環(huán)
      。韌皮部外側(cè)可見纖維束,幾乎連續(xù)成環(huán)
      ,纖維細胞壁厚
      ,非木化。次生木質(zhì)部纖維眾多
      。髓寬大
      ;其外方為髓鞘組織,細胞較小
      ,壁稍增厚
      ,常木化,內(nèi)含淀粉粒
      。本品薄壁細胞內(nèi)有草酸鈣簇晶(韌皮部較多)
      ,直徑6-20μm。 二年生莖橫切面:表皮及外側(cè)皮層組織常徑向斷離
      ,斷離處內(nèi)側(cè)的部分木栓組織形成1厚壁細胞帶層
      。木質(zhì)部可見年輪。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黑蔓醇酯(regelinol)

      ,黑蔓內(nèi)酯(regelide)
      ,黑蔓酮酯(regelin)A,黑蔓酮酯C和D(regelin C
      、D)
      ,黑蔓二醇酯A和B(regelinoliol A,B), 黑蔓定堿(regelidine)
      ,雷公藤內(nèi)酯A和B(wilforlide A
      ,B),3β-羥基-11
      ,13(18)-齊墩果二烯[3β-hydroxy-olean-11-13(18) diene]
      ,直楔草酸(orthosphenic acid),大子五層龍酸(salaspermic acid)
      ,33β-羥基齊墩果-12-烯-29-羧酸(3-epikatonic acid)
      ,變?nèi)~美登木酸(maytenfolic acid),3β-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齊墩果酸(3β-acetyl-oleanolic acid)
      ,南蛇藤醇(celastrol)
      。此外,還從根中分離出6個二萜醌類(diterpenequinones)
      。 莖皮含黑蔓堿A
      、B、C(tripterregeline A
      ,B,C)
      。莖木質(zhì)部含雷公藤內(nèi)酯甲-乙(wilforlide A,B)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衛(wèi)矛醇(dulcitol)。 全株含多糖(polysaccharide)
      ,由D-葡萄糖(D-glucose)
      、阿拉伯糖(arabinose)、半乳糖(galactose)組成
      。 該植物還含山海棠素(hypolid)和雷公藤丙素(trinterolide)

      藥理作用 : 小鼠皮下注射東北雷公藤煎劑5-8天,可使胸腺萎縮

      ,白細胞介素1(IL-1)引起的胸腺細胞增殖受抑制
      、脾細胞對刀豆球蛋白A(ConA)誘導(dǎo)的T細胞增殖反應(yīng)減弱,脾細胞產(chǎn)生IL-2能力降低
      ,脾臟中T細胞百分率明顯減少
      。表明對細胞免疫功能有明顯抑制作用。小鼠皮下注射東北雷公藤煎劑對胸腺依賴性(TD)抗原誘導(dǎo)的定量溶血分光亮度測定(QHS)反應(yīng)和溶血空斑形成細胞(PFC)反應(yīng)均有抑制作用
      ,但對非胸腺依賴性(TI)抗原誘導(dǎo)的QHS反應(yīng)
      、PFC反應(yīng)和大腸桿菌脂多糖(LPS)誘導(dǎo)的B細胞增殖反應(yīng)不發(fā)生明顯的影響。結(jié)合其對小鼠脾細胞產(chǎn)生IL-2功能的抑制作用
      ,說明東北雷公藤對B細胞功能沒有明顯的直接抑制效應(yīng)
      。其對體液免疫的抑制作用是通過抑制TH細胞產(chǎn)生的。對于用胎兒軟骨提取的Ⅱ型膠原誘導(dǎo)的大鼠實驗性關(guān)節(jié)炎模型
      ,皮下注射東北雷公藤煎劑
      ,可減輕關(guān)節(jié)炎病損程度,推遲發(fā)病時間
      ,降低模型動物IgM濃度
      ,在體外,抑制ConA誘導(dǎo)的大鼠血單個核細胞增殖反應(yīng)
      ,抑制單個核細胞產(chǎn)生IL-2的活性
      ,但對LPS誘導(dǎo)的大鼠血單個核細胞增殖反應(yīng)無明顯抑制作用。

      歸經(jīng) :

      ;膽
      ;脾經(jīng)

      性味 : 苦;辛

      ;涼
      ;有毒

      注意 : 內(nèi)服宜慎,外敷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 《長白山植物藥志》:“內(nèi)服宜慎
      。”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利水消腫
      ;殺蟲解毒。主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膨脹水腫
      ;黃疸;痞積
      ;跌打損傷
      ;瘰疬;瘡瘍腫痛
      ;頭癬
      ;皮膚瘙癢;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1-6g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或搗敷
      ;或搗汁涂。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12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
      、刺猬菌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丹沙草
      、生肌草
      、石中珠、巖浮萍
      、豬毛七
      、水豬毛七、豬鬃草
      、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
      ,始載于《本經(jīng)》,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別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浦参锷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
      兩面青
      《全國中草藥匯編》:兩面青拼音注音 : Liǎnɡ Miàn Qīnɡ別名 : 甲滿來源 : 紫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苾擅媲郙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臭葉樹
      、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苦
      ,涼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
      。宰羊時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團龜頭
      、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