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ì Guā Guǒ
別名 : 地郎果(《貴州民間藥物》),地枇杷果(《貴州草藥》)。
出處 : 《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 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味 : 《貴州民間藥物》:"味甜。"
功能主治 : 《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散毒,祛風(fēng)除濕。治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用開水磨汁。
復(fù)方 : ①治梅毒:地瓜果一兩,野枇杷一兩,大麥冬五錢,小麥冬七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ì Guā Guǒ 別名 : 地石榴 出處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浦参锏毓祥诺碾[花果(榕果),曬干。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Ficus tikoua Bur.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尚未成熟的隱花果(榕果),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區(qū)的疏林、山坡、溝邊或曠野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落葉匍匐灌木。全株有乳汁。莖圓柱形或略扁,棕褐色,分枝多,節(jié)略膨大,觸地生細(xì)長(zhǎng)不定根。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1-2cm;葉片堅(jiān)紙質(zhì),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zhǎng)1.6-8cm,寬l-4cm,先瑞鈍尖 性狀 : 性狀鑒別 隱花果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0.4-l.2cm 性味 : 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30g 各家論述 : 《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散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18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地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