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ì ěr Cǎo
別名 : 田基黃、田基王、小田基黃 來源 : 為金絲桃科金絲桃屬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以全草入藥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鮮用1~2兩 備注 : (1)用治濕熱黃疸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ì ěr Cǎo 別名 : 田基黃(《生草藥性備要》) 出處 : 《植物名實錄》 來源 : 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野及較潮濕的地方。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四川、湖南、福建、江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無毛。根多須狀。莖直立,或傾斜 性狀 : 干燥全草,莖略呈四棱柱狀,光滑,粗約1.5毫米,外表淡黃棕色或暗紅棕色,節(jié)間長約1~2厘米,易折斷。葉片黃褐色或灰青色,皺縮,紙質(zhì),易碎,以放大鏡觀之,有細小透明油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化學(xué)成分 : 含黃酮類、內(nèi)酯(香豆精)、鞣質(zhì)、蒽醌、氨基酸、酚類。 性味 : 苦甘,涼。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苦甜,性平。"②《四川中藥志》:"味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傳染性肝炎,瀉痢,小兒驚風(fēng),疳積,喉蛾,腸癰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大劑可3~4兩) 復(fù)方 : ①治傳染性肝炎(有黃疸和無黃疸型均可):地耳草二至三兩 臨床應(yīng)用 : ①治療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18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地綿綿
下一篇:
地膚子
《中藥大辭典》:地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