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ì Rěn
別名 : 地茄子、地蘭子 來(lái)源 : 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干根或全草1~2兩。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ì Rěn 別名 : 山地菍(《生草藥性備要》),地茄(《植物名實(shí)圖考》),鋪地錦(《嶺南采藥錄》),地吉桃、地葡萄、地紅花(《廣西中獸醫(yī)藥植》),古柑、苦含(《閩南民間草藥》),倒藤王不留、金頭石榴(《泉州本草》),地石榴 出處 : 《嶺南采藥錄》 來(lái)源 : 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于丘陵地帶和馬尾松林附近 原形態(tài) : 披散或匍匐狀亞灌木。技禿凈或被疏粗毛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鞣質(zhì)7.40% 歸經(jīng) : 《閩東本草》:"入肝 性味 : 《陸川本草》:"味甘微澀 注意 : 《閩東本草》:"孕婦忌用 功能主治 : 活血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 復(fù)方 : ①治胃出血,大便下血:地菍一兩,煎湯分四次服,隔四小時(shí)服一次。大便下血加雉雞尾、粗糠材各等分,燉白酒服。(《閩東本草》)②治外傷出血:地茄蛘葉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③治痢疾:鮮地茄二至三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④治紅腫癰毒:山地菍鮮葉切碎,同酒釀糟杵爛敷患處。一日一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消化道出血:將地菍全草按1:2濃度制成水劑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ì Rěn 別名 : 山地菍、地茄、鋪地錦、地吉桃、地葡萄、地紅花、金頭石榴、地石榴、鋪地菍、紅地茄、落地菍、地菍藤、矮腳補(bǔ)翁、杜茄、土地榆、小號(hào)埔淡、鋪地粘 英文名 : Twelve stamen Melastoma Herb, Herb of Twelvestamen Melastoma,Twelve stamen Melastoma 出處 : 出自《嶺南采藥錄》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采收和儲(chǔ)藏:5-6月采收,洗凈,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50m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jiàn)的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 原形態(tài) : 矮小灌木 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rùn)的氣候,稍耐旱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四棱形 化學(xué)成分 : 本品葉含鞣質(zhì)7.40%[1] 歸經(jīng) : 歸心;肝 性味 : 味甘;澀 注意 : 《閩東本草》:孕婦忌用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葉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19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藥大辭典》:地菍
《中華本草》:地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