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Yè Zǐ Zhū
別名 : 紫珠草 來源 : 為馬鞭草紫珠屬植物大葉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 原形態(tài) : 灌木至小喬木 性味 : 辛、苦,平。 功能主治 : 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葉: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療外傷出血。根:跌打腫痛,風(fēng)濕骨痛。 用法用量 : 葉、根0.5~1兩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à Yè Zǐ Zhū 別名 : 假大艾(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為馬鞭草科植物大葉紫珠的根或葉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 原形態(tài) : 灌木至小喬木,全株被灰白色長茸毛。葉對生,長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7~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楔尖,邊緣有鋸齒,側(cè)脈12~15對;葉柄長1~2厘米。聚傘花序腋生,寬5~8厘米;花序柄長2~3.5厘米;花萼被星狀柔毛,裂齒鈍三角形;花冠紫色,略被細(xì)毛;雄蕊長突出,藥室縱裂。果實(shí)球形,徑約2毫米,熟時紫紅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黃酮類、糖類、鞣質(zhì)、酚類,氨基酸、有機(jī)酸。 性味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辛苦,平。" 功能主治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止血,止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O.5~1兩。外用:葉,研末撒或搗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à Yè Zǐ Zhū 別名 : 假大艾、白骨風(fēng)、大風(fēng)葉、蜘蛛、白背木、細(xì)樸木、白狗腸、羊耳朵、止血草、趕風(fēng)柴、巖賊子葉、大螞蟻、白飯木 英文名 : Bigleaf Beautyberry Leaf, Root or leaf of Bigleaf Beautyberry 出處 : 出自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大葉紫珠的根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采收和儲藏: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葉,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2000m的山坡路旁、疏林下或灌叢中。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 原形態(tài) : 灌木 栽培 : 1.氣候土壤 對土地要求不嚴(yán) 性狀 : 性狀鑒別 葉多卷曲皺縮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谷甾醇(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 歸經(jīng) : 心 性味 : 辛苦;平 功能主治 : 散瘀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 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止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23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葉磯松
下一篇:
大葉紫蘇
《中藥大辭典》:大葉紫珠
《中華本草》:大葉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