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Tián Jī Huánɡ
別名 : 星宿菜、赤腳草、紅根草、紅根子、紅腳菜 來源 : 為報春花科排草屬植物紅根排草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曬干,切段或扎把備用。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溪邊、低草叢潮濕地。分布于我國華東、中南各省區(qū)。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細(xì)長,棕紅色,有匍匐枝。莖直立,柔弱,常分枝,淺褐色,基部帶紅色,有黑色小點 性味 : 微苦、澀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 復(fù)方 : 1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à Tián Jī Huánɡ 別名 : 紅絲毛根、假辣寥 出處 : 本品始載《植物名實圖考》,原名紅絲毛根。吳其浚曰:"紅絲毛根,產(chǎn)饒州平野。褐莖高尺余,就莖生枝。葉如薄荷葉,淡青無齒。枝端開花成穗,細(xì)如粟米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紅根草的全草或根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溝邊、田邊等低濕處。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根莖橫走,紫紅色。莖直立,高30-70cm,圓柱形,有黑色腺點,基部紫紅色,通常不分枝,嫩梢和花序軸具褐色腺體。葉互生;近于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狹橢圓形,長4-11cm,寬1-2.5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漸狹,兩面均有黑色腺點,于后成粒狀突起 性狀 : 性狀鑒別 地下莖紫紅色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摁貝素(embelin) 藥理作用 : 1.對肝臟作用 本品10g/kg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代茶飲,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復(fù)方 : 形與辣蓼相似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27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瓦韋膜葉星蕨
下一篇:
大畫眉草
《中華本草》:大田基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