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Zhǒnɡ Bàn Biān Lián
別名 : 大半邊蓮、野靛、穿耳草、偏桿草、江南大將軍、白莧菜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桔??浦参锝仙焦2说母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belia dauidii Franch.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地林邊溝邊較陰濕處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江南山梗菜 多年生草,高可達(dá)180cm。莖直立,無毛或具極短的倒生糙。毛葉互生;葉柄長達(dá)4cm,兩邊有翅;葉片螺旋狀排列,下部的早落;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可達(dá)17cm,寬達(dá)7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重鋸齒或波狀而具細(xì)齒??偁罨ㄐ蝽斏?,長20-50cm,花序軸無毛或具極短的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裂片條狀披針形,長8-12mm,邊緣有小齒;花冠紫紅色或紅紫色,長1.8-2.5(-2.8)cm,近二唇形,上唇裂片條形,下唇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狀橢圓形,中肋明顯,無毛或生微毛,喉部以下生柔毛;雄蕊在基部以上連合成筒。蒴果球狀,直徑6-10mm,底部常背向花序軸,無毛或有微毛。種子黃褐色,稍壓扁?;?、果期8-10月。
化學(xué)成分 : 江南山梗菜全草含生物堿去甲基半邊蓮堿(norlelobanidine),去甲基山梗菜酮堿(norlobelanine),山梗菜醇堿(lobelanidine),去甲基山梗菜醇堿(norlobelanidine)和半邊蓮?fù)獕A(lelobanonoline);還含三萜化合物:β-香樹脂醇棕櫚酸酯(β-amyrin palmitat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歸經(jīng) : 歸肺;腎經(jīng)
性味 : 味辛;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 : 宣肺化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咳嗽痰多;水腫;癰腫瘡毒;下肢潰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2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砂仁
下一篇: 大種鵝兒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