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野青菜 來源 :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菊狀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以全草及根入藥。6~8月采集全草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活血消腫,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瘀積腫痛,瘡癰腫瘍,乳腺炎。 用法用量 : 2~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à Hónɡ Qīnɡ Cài 別名 : 菊三七、天青地紅、土三七、野青菜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菊葉千里光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 [Senecio laetus Edgew.]采收和儲藏:6-9月采收,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2300m的山坡、溝谷、草地或灌叢邊緣、路旁溝邊及雜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 菊葉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m。根狀莖上須根多。莖直立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千里光菲靈堿(Seneciphylline)。葉的揮發(fā)油中含β-側(cè)柏酮(β-thujone),6-羥基-對-(艸孟)-4(5)-烯-3-酮[6-hydroxy-p-menth-4(5)-en-3-one]。 地上部分含菊葉千里光交酯(chrysanthemoide)就是lα-乙酸氧基-4α-羥基-5α,6β,7α,11β-H-桉葉-2-烯-12, 6-交酯 (lα-ace-toxy-4α-hydroxy-5α,6β,7α,11β-H-eudesm-2-en-12,6-olide),l-乙?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藥理作用 : 本品所含千里光菲靈堿對大鼠及兔的離體腸管有較強(qiáng)的解痙作用。 性味 : 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2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大紅袍
下一篇:
大細(xì)辛
《中華本草》:大紅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