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Suān Jiānɡ Cǎo
別名 : 大酸酸、草麻黃、土麻黃、土大黃、川滇酸模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戟葉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mex hastatus D. Don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根或全草,洗凈,晾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河谷灌叢、山坡巖石上或草地。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西藏。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50cm。根莖木質(zhì),褐色;莖直立,分枝多,纖細,有溝紋和白粉。葉片3深裂,裂片線形,中裂片長線形或近線狀披針形,長1.5-3.5cm,兩側(cè)耳狀裂片外展或向上彎,裂片長0.5-1.5cm,葉基戟形,全緣,無毛,有白粉;葉柄長于葉片;托葉鞘膜質(zhì),撕裂,褐色。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長,有白粉;雌雄異株,苞片膜質(zhì),撕裂狀;花梗伸出苞外;花被6片,紅色;雌花外輪花被片3,反折,內(nèi)輪花被片3,直立,有網(wǎng)紋;花柱3枚,柱頭畫筆狀。
性狀 : 性狀鑒別 根細長圓柱形,彎曲,偶有分枝;長達30cm,直徑0.5-1.5cm;斷面木質(zhì)性,棕黃色,味苦。莖多分枝,節(jié)部微膨大;表面有縱紋。葉柄纖細,葉片戟狀分叉,狹窄,長2-5cm,寬1-5mm。總狀花序密集,小花黃色至淡紅色。翅果,三棱形。氣微,味苦、澀。
化學成分 : 戟葉酸模根及根莖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十八烷醇(stearyl alcohol),槲皮素-3-吡喃半乳糖甙(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無色矢車菊素(leucocyani-din),大黃酚(chrysophanol),大黃素(eme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8-羥基-3-甲基蒽醌-1-O-(4-O-β-D-吡喃半乳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8-hydroxy-3-methyl anthraquinone-1-O-(4-O-β-D-galactopyransyl)-α-L-rhammopyranoside]。
性味 : 酸;澀;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 : 發(fā)汗解表;祛風除濕;止咳;止血。主感冒;頭痛;風濕關節(jié)痛;咳喘;跌打損傷;崩漏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敷。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0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避債蛾
下一篇: 大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