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多裂烏頭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Mazz.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去莖葉,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50-3600m的山地草坡。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
原形態(tài) : 多裂烏頭,多年生草本,高56-100cm。塊根近紡錘形,長約3cm或更長。莖直立,疏被的曲而緊貼的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約5mm;葉片卵形,長約6.5cm,寬約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最大,卵形,基部突變狹成長柄,近羽狀細裂,末回裂片線形,寬1-1.5mm,側(cè)全裂片比中央全裂片稍短或短1倍,不等2深裂,末回裂片寬1-1.5mm,兩面無毛??偁罨ㄐ蝽斏?,有12-20朵花;花序軸和花梗密被反曲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線形;下部花梗長達3cm,上部較短;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上,線形;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萼片5,花瓣狀,紫藍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盔狀船形,基部至喙長1.5-1.7cm,下緣向上斜伸,凹,側(cè)萼片長約1.4cm,下萼片狹橢圓形;花瓣2,無毛,唇長約4mm,距短,反曲;雄蕊多數(shù),全緣,被短柔毛;心皮3,被緊貼的短柔毛。蓇葖果,長達1.9cm,被短柔毛。種子多數(shù),倒卵狀三棱形,長約3mm,沿棱有狹翅?;ㄆ?-10月,果期9-11月。
性狀 : 性狀鑒別,根圓錐形,長5-10cm,直徑0.5-2cm。表面暗棕色,具縱皺及少數(shù)側(cè)根痕。斷而乳白色。氣微,味辛辣而麻舌。顯微鑒別,根橫切面:后生皮層為1-2死黃棕色細胞。皮層為7-8列細胞,長方形切向延長。韌皮部內(nèi)側(cè)的篩管群排成窄條狀。形成層星狀多角形或圓環(huán)狀。每個木質(zhì)部束的形成層外有半圓形裂隙。粉末特征:淀粉復(fù)粒2-5分粒組成,直徑4-16μm臍點V形、十字形、點狀或線狀。
化學(xué)成分 : 塊根含多裂烏頭堿(polyschistine)A、B、C、D,烏頭堿(aconitine),3-脫氧烏頭堿(3-deoxyaconitine),苯甲酰烏頭原堿(benzoylaconine),苯甲酰脫氧烏頭原堿(benzooyldeoxyaconine)。
性味 : 味辛;性熱;大毒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勝濕;散寒止痛。主風(fēng)寒濕痹;手足拘攣;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2-0.6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磨汁涂。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陽關(guān)
下一篇: 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