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中藥材

      大黃花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18:22:59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大黃花

      別名 : 白蒿茶

      、興安芯芭
      、芯瑪芭

      來源 : 玄參科大黃花Cymbaria dahurica L.

      ,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 黑龍江

      、內(nèi)蒙古、河北

      性味 : 微苦

      ,涼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濕,利尿,止血

      。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
      ,月經(jīng)過多
      ,吐血,衄血
      ,便血
      ,外傷出血
      ,腎炎水腫,黃水瘡

      用法用量 : 0.5~1錢

      ,水煎服。外用適量
      ,煎湯洗患處

      摘錄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大黃花

      拼音注音 : Dài Huánɡ Huā

      別名 : 白蒿茶

      、興安芯芭
      、芯瑪芭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達(dá)烏里芯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ymbaria dahurica L.采收和儲(chǔ)藏:夏
      、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與砂礫草原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
      、內(nèi)蒙古
      、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6-23cm

      。密被白色絹毛,使植株成為銀灰白色
      。莖多條,成叢
      ,基部緊密的鱗片所覆蓋
      ;彎曲上升或直立
      ,老時(shí)基部木質(zhì)化
      。葉對(duì)生;無柄
      ;葉片線形或條狀披針形,長(zhǎng)10-23mm
      ,寬2-3mm,先端漸尖
      ,具小刺狀尖頭
      ,全緣或偶有分裂
      ,兩面被白色絲狀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
      ,花少數(shù),單位生于苞腋
      ,直立或斜伸;花梗長(zhǎng)2-5mm,小苞片2
      ,線形或披針形
      ;花萼下部筒狀
      ,外密被絲狀柔毛,常有11條脈
      ,上部5齒裂,線形或鉆形
      ,各齒近等長(zhǎng)
      ,齒間常有1-2枚附加小齒
      ;花冠黃色
      ,長(zhǎng)3.0-4.5cm
      ,二唇形
      ,外被白色柔毛,內(nèi)有腺點(diǎn)
      ,下唇3裂,在其兩裂口后面有兩條褶襞
      ,上唇2裂
      ;雄蕊4
      ,二強(qiáng)
      ,微露于花冠喉部
      ,花絲基部被毛
      ,花室2,縱裂
      ;子房長(zhǎng)圓形,花柱細(xì)長(zhǎng)
      。蒴果長(zhǎng)卵狀,先端有咀
      。種子卵形
      ,扁平
      ,周圍具一環(huán)狹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8月
      ,果期7-9月

      性狀 : 性狀鑒別 全株密被白色絹毛

      。莖叢生
      ,基部為鱗片覆蓋。葉無柄
      ,條形至條狀披針形,全緣
      ,被灰白色毛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ò櫩s成喇叭狀
      ,長(zhǎng)4-6cm,上部直徑達(dá)1cm
      ,表面棕黃色,密被絲狀毛
      ;花萼齒,齒間常有1-2枚附加子齒
      ;花冠二唇形
      ,上唇2裂
      ,下唇3裂
      ;二強(qiáng)雄蕊。氣微
      ,味微苦。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黃酮 (flavonoids),環(huán)烯醚萜( iridoid),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桂皮酸衍生物(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等,已分離得到咖啡酸(caffeic acid),小麥黃素-7-O-葡萄糖甙(tricin-7-O-glucoside),金圣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chrysoeriol-7-O-glucuronide及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

      性味 : 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利尿
      ;止血。主風(fēng)濕痹痛
      ;月經(jīng)過多
      ;吐血
      ;衄血
      ;便血;外傷出血
      ;腎炎水腫;黃水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3-9g
      ;研末
      ,1.5-3g。外用:適量
      ,煎湯洗。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2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石長(zhǎng)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長(zhǎng)生草
      、丹沙草、生肌草
      、石中珠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
      、團(tuán)龜頭
      、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