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uì Yè Dòu
來源 : 豆科對葉豆Cassia alata L.,以葉入藥。
生境分布 : 云南。
化學(xué)成分 : 葉顯蒽醌類及黃酮類反應(yīng)。
性味 : 辛,溫。
功能主治 : 殺蟲,止癢。主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皮膚瘙癢,瘡癤膿瘍。
用法用量 : 鮮葉適量搗汁搽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uì Yè Dòu
別名 : 非洲木通(《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出處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為豆科植物有翅決明的葉。全年可采。多為鮮用。
生境分布 : 多為栽培。分布于云南、廣東等地遍及熱帶地區(qū)。
原形態(tài) : 灌木或小喬木。葉近于無柄,長30~60厘米;小葉5~12對,矩圓形,先端鈍,長5~15厘米,寬5~7厘米,有細(xì)尖,硬革質(zhì),基部闊圓形,并在一邊偏大,葉軸兩邊有狹翅??偁罨ㄐ蜷L15~30厘米,生于莖頂;苞片大,三角形,膜質(zhì),早落;花黃色,有很多明顯的脈;雄蕊極不相等。莢果長舌狀,膜質(zhì),開裂,每瓣縱貫中央各有一闊翅,無毛,長10~20厘米,闊12~15毫米。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蒽醌類、黃酮類化合物,已知有大黃酸。果實亦含蒽醌類化臺物。
藥理作用 : 葉的酸性提取物對接種于小鼠大腿肌內(nèi)之肉瘤-37有輕度的傷害作用。葉、果含蒽醌甙類,故有瀉下、抗菌作用。
性味 : 《云南患茅中草藥選》:"辛,溫。"
功能主治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殺蟲,止癢。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皮膚瘙癢,瘡癤腫疹。"
用法用量 : 外用:搗汁搽。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uì Yè Dòu
別名 : 翼柄旃那、非洲木通
英文名 : Leaf of Ringworm Senna
出處 :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翅莢決明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ssia alata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選晴天采摘,除去莖枝,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或較干旱的山坡。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和云南南部地區(qū)。
原形態(tài) : 翅莢決明,高1.5-3m。枝粗壯,綠色。托葉三角形;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近于無柄,長30-60cm,在靠腹面的葉柄和葉軸上有2條縱棱,有狹翅;小葉革質(zhì),6-12對,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5cm,寬3.5-7.5cm,向下漸小,先端鈍圓而有小尖頭,基部斜截形,下面葉脈明顯凸起;小葉柄近無?;ㄐ蝽斏鸵干?,具長梗,單生或分枝,長10-50cm;花蝶形,黃色,有明顯的紫色脈紋;位于上部的3枚雄蕊退化,7枚雄蕊發(fā)育,下面2枚的花藥大,側(cè)面的較小。莢果長帶狀,長10-20cm,寬1.2-1.5mm,每果瓣的中央頂部有貫至基部的翅,翅紙質(zhì),具圓鈍的齒;種子50-60顆,扁平,三角形?;ㄆ?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性狀 : 葉片多完整或有破碎。小葉矩圓形,先端鈍,長5-15,寬5-7cm,有細(xì)尖,基部闊圓形,并在一邊偏大。下表面主脈突出。葉黃綠色。硬革質(zhì)。葉軸兩邊有狹翅。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大黃酸(rhein),大黃素(emodin),4,5-二羥基-1-羥甲基蒽酮(4,5-dihydroxy-1-hydroxymethylanthrone),4,5-二羥基-2-羥甲基蒽醌(4,5-dihydroxy-2-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異大黃酚(isochrysophanol),大黃素甲醚-L-葡萄糖甙(physcion-L-glucoside)。
藥理作用 : 1.抑制肌肉瘤:葉的酸性提取物對接種于小鼠大腿肌內(nèi)之肉瘤一37有輕度的傷害作用。2.瀉下、抗菌作用:葉、果含蒽醌疳類,故有瀉下、抗菌作用。
歸經(jīng) : 心;脾經(jīng)
性味 : 辛苦;寒溫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燥濕,止癢,緩瀉。主濕疹,皮膚瘙癢,牛皮癬,神經(jīng)性皮炎,皰疹,瘡癤腫瘍,便秘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后下。外用:適量,鮮葉搗汁擦;或調(diào)制成油膏敷。
各家論述 :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殺蟲,止癢。治神經(jīng)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皮膚瘙癢,瘡癤腫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對葉草
下一篇: 對對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