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有小毒,D,中藥,滇地黃連" />
拼音注音 : Diān Dì Huánɡ Lián
別名 : 假苦楝、矮禿禿、千年矮、雞血散、小羅傘、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絲巖陀、土黃連、地黃連、思茅地黃連、小獨根、火石五、巖檜、麻雞翅膀、小巖三、小花藥、小花葉子、矮陀陀、小野椒。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滇黔地黃連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nronia henryi Harms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陰濕處。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滇黔地黃連 矮小灌木,高15-30cm。莖不分枝。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簇生于莖頂,連柄長5-7cm,被柔毛;小葉5-7,頂生小葉具柄,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5-3cm,先端漸尖 性味 : 苦 注意 : 不宜多服 功能主治 : 祛風通絡(luò)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9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5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