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iào Yú Gǎn
別名 : 小鈞魚竿、腹水草、見毒消、一串魚、串魚草、小串魚
英文名 : Veronicastrum Herb
出處 : 出自于《草木便方》。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寬葉腹水草或細(xì)穗腹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Veronicastrum latifolium(Hemsl).Yamazaki[Botryopleuron latifolium Hemsl.]2.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Hemsl.)Yamazaki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林中或灌叢中有時倒掛于巖石上。2.生于灌叢中及林下陰濕處。資源分布:1.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2.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 1.寬葉腹水草,多年生草本,長達(dá)1m。根狀莖極短而橫走。莖細(xì)長,弓曲,頂端著地生根或節(jié)上生根,伏上部有狹棱,被倒生短卷黃毛。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圓形至卵圓形,長3-7cm,寬2-5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截形,邊緣具三角形鋸齒,兩面疏被短硬毛?;ㄐ蛞干?,9少頂生于側(cè)枝上,長1.5-4cm;苞片條狀披針形,有睫毛;花萼5深裂,裂片鉆形,不等長,前面1枚最長,略短于花冠,有睫毛;花冠筒狀,長5mm,淡紫色或白色,4裂,裂片短,正三角形,長不及1mm,喉部有一圈毛;雄蕊2。蒴果卵狀,綠色,長2-3mm。種子卵球形,具線網(wǎng)紋。花期8-9月。2.細(xì)穗腹水草,形態(tài)與寬葉腹水草相似,唯葉片長卵形至披針形,長7-20 cm,寬2-7cm,上面僅主脈上有短毛,少全面具短毛。花序長2-8cm。
栽培 : 1.氣候土壤:性喜溫暖。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地為宜。2.種植:主要用壓條和分株繁殖。一.壓條繁殖:把蔓狀莖頂拉至地表,用土壓好即可生根發(fā)苗,將新苗剪下后應(yīng)即移植大田。二.分株繁殖:春季挖取母株分開栽種。整地后,開1.5m寬的畦,按行、株距各25cm開穴,每穴1株,蓋上壓實(shí),并施人畜糞水和火灰1把,再行培土與畦面齊平。3.每年在5月出苗后、7月和冬季各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在冬季,并需結(jié)合培上保護(hù)根芽過冬。
藥理作用 : 爬巖紅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 : 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行水;散瘀。主肺熱咳嗽;痢疾;肝炎;水腫;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1.《草木便方》:祛毒,搜風(fēng),除濕,利筋骨,行氣,消瘀,生肌。治小兒驚風(fēng)。2.《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涂燙傷,口嚼涂瘡生肌。3.《天寶本草》:平肝,降氣。治火目,云霧遮睛,螬疳,心胃氣痛。4.《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血熱,行氣,消水脹。治腰痛,散瘰疬。5.《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蛇傷及火燙傷。6.治月經(jīng)不通,淋病,疔瘡,跌打損傷。(四川)。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40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釣竿柴
下一篇: 釣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