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ér Chá
來源 : 本品為豆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去皮枝 性狀 : 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 貯藏 : 置干燥處 炮制 : 除去雜質(zhì) 鑒別 : (1) 本品粉末棕褐色 歸經(jīng) : 歸肺經(jīng)。 性味 : 苦、澀,微寒 功能主治 : 收濕生肌斂瘡。用于潰瘍不斂,濕疹,口瘡,跌撲傷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 摘錄 : 《中國藥典》 拼音注音 : ér Chá 別名 : 兒茶膏、孩兒茶、黑兒茶 來源 : 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Acacia catechu (L.) Willd.的干枝加水煎汁濃縮而成的干浸膏。 生境分布 : 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區(qū),海南島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6~13米。小枝細(xì),有棘刺。葉為二回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軸基部有棘針雙生,扁平狀;葉軸上著生羽片10~20對(duì);每羽片上具小葉30~50對(duì) 栽培 : 為熱帶陽性樹種,喜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不耐寒,宜選向陽坡地栽培。種子繁殖,宜直播 性狀 : 藥材名兒茶膏 化學(xué)成分 : 含兒茶鞣酸20~50%,兒茶精(dcatechin,C15H14O6)2~20%及表兒茶酚(epicatechol) 藥理作用 : 1.兒茶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腸及小腸的蠕動(dòng) 炮制 : 一般于12月至翌年3月,采收干枝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化痰 用法用量 : 0.3~1錢 復(fù)方 : (1)肺結(jié)核咯血:兒茶1兩 備注 : 進(jìn)口兒茶為茜草科鉤藤屬植物兒茶鉤藤(干巴兒茶樹)Uncaria gambier Roxb.的帶葉小枝,經(jīng)水煮的浸出液濃縮而成。藥材呈方塊狀稱方兒茶。直徑約2厘米,表面棕色至黑褐色,無光澤,又稱棕兒茶。主要含兒茶素約30~35%,兒茶鞣酸約24%及槲皮素、兒茶熒光素、棕兒茶堿(gambirine,C22H26O4N2)。文獻(xiàn)報(bào)導(dǎo)葉尚含有其它五種生物堿:羅克斯伯氏堿A(roxburghine,A, C31H32O2N4),熔點(diǎn)290~295℃;羅克斯伯氏堿B(roxburghine,B,C31H32O2N4),熔點(diǎn)255℃;羅克斯伯氏堿C(roxburghine,C,C31H32O2N4),熔點(diǎn)245~250℃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40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二郎劍
下一篇:
峨三七
《全國中草藥匯編》: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