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é Jiǎo Bǎn
別名 : 苦爹菜、六月寒 來源 : 傘形科茴芹屬植物異葉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C. 性味 :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 祛風活血 用法用量 : 0.3~1兩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é Jiǎo Bǎn 別名 : 苦爹菜(《植物學大辭典》) 出處 : 《峨嵋藥植》 來源 : 為傘形科植物異葉茴芹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 生長于陰濕的山麓路邊草叢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湖北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革本 化學成分 : 果實含揮發(fā)油。 性味 :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甘,微溫。"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味辛苦,性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 散寒,化積,祛瘀,消腫。治感冒風寒,痢疾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復方 : 治皮膚瘙癢:鵝腳板、夏枯草各半斤。水煎外洗。(《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é Jiǎo Bǎn 別名 : 騷羊古、瘙瘍股、苦爹菜、蛇倒退、鐵鏟頭、三腳蛤蟆、羊膻七、小六月寒、野當歸、虎羊丁、山當歸、白花草、老蛇草 英文名 : Herb of Diversifolious Pimpinella 出處 : 出自《峨眉藥植》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異葉茴芹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3300m的坡草叢、溝邊或林下。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達2m。通常為須根,稀為圓錐狀根。莖直立,有條紋 歸經(jīng) : 歸肺 性味 : 味辛;苦 注意 :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 散風宣肺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 復方 : 治皮膚瘙癢:鵝腳板 各家論述 : 1.《峨嵋藥植》:搗爛敷手腕上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42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鵝腳木葉
下一篇:
鵝腳板根
《中藥大辭典》:鵝腳板
《中華本草》:鵝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