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本品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 性味 : 甘 注意 :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 活血通經(jīng),祛風(fēng)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閉經(jīng),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用法用量 : 1~2錢;外用適量,鮮花搗爛敷患處。 備注 : (1)全草在南方地區(qū)作透骨草用。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Fènɡ Xiān Huā 別名 : 金鳳花(《世醫(yī)得效方》),燈盞花(《滇南本草》),好女兒花(《綱目》),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蓮花(《河北藥材》),指甲桃花(《山東中藥》),金童花(《江西民間草藥》),竹盞花(《藥材學(xué)》)。 出處 : 《救荒本草》 來源 : 鳳仙花科植物風(fēng)仙的花蕾。開花期間,每日下午采收,揀去雜質(zhì) 性味 : 甘微苦,溫。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②《綱目》:"甘,溫,無毒。"③《本草匯言》:"味苦,氣寒,有毒。"④《本草正》:"味微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活血,消腫,止痛。治風(fēng)濕偏廢,腰脅疼痛,婦女經(jīng)閉腹痛,產(chǎn)后瘀血未盡,跌打損傷,癰疽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①治風(fēng)濕臥床不起:金鳳花、柏子仁、樸硝、木瓜,煎湯洗浴,每日二 備注 : 西藏地區(qū)使用的風(fēng)仙花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Fènɡ Xiān Huā 別名 : 金鳳花、燈盞花 英文名 : Flower of Garden Balsam 出處 : 出自《救荒本草》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的花 生境分布 :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鳳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 性狀 : 西藏地區(qū)使用的鳳仙花,其原植物為銳齒鳳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分 : 花含各種花色甙(Anthocyanins),由此分得矢車菊素(Cyanidin) 藥理作用 : 1.對癬菌作用:鳳仙花的鮮花汁,對紅色表皮癬菌,堇色毛癬菌及腹股溝表皮癬菌,專夫曼高爾夫表皮癬菌均有抑制作用。2.對細菌抑制作用: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和痢疾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炮制 : 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備用。 性味 : 味甘;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解毒殺蟲。主風(fēng)濕肢體痿廢;腰脅疼痛;婦女閉腹痛;產(chǎn)后瘀血未盡;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毒蛇咬傷;白帶;鵝掌風(fēng);灰指甲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g 復(fù)方 : 外洗方《扶壽精方》:風(fēng)濕證;鳳仙花散劑《本草綱目》:腰脅引痛不可忍者 各家論述 : 1.《滇南本草》:治小兒膿耳。2.《綱目》:活血消積。治蛇傷,腰脅引痛。3.《本草求原》:治偏廢。4.《天寶本草》:治鼻血不止。5.《西藏常用中草藥》:通經(jīng)活血,利尿,治經(jīng)閉腹痛,產(chǎn)后瘀血不盡,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癰疽。6.《本草匯言》:鳳仙花,活血氣,利筋脈之藥也。李氏方治腰脅引痛不可忍,因瘀血為患者宜用之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43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藥大辭典》:鳳仙花
《中華本草》:鳳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