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Fèi Xínɡ Cǎo
別名 : 雙蝴蝶、黃金線
來源 : 龍膽科雙蝴蝶屬植物雙蝴蝶Tripterospermum affine (Wall.) H. Smith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凈,曬干。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0.3~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Fèi Xínɡ Cǎo 別名 : 穿藤金蘭花、鐵交杯、蝴蝶草、山蝴蝶、金絲蝴蝶、石板肯、銅交杯、金交杯 出處 : 《藥用植物圖說》 來源 : 為龍膽科植物雙蝴蝶的幼嫩全草 生境分布 : 生山坡 原形態(tài) : 雙蝴蝶(《植物名實圖考》) 性味 : 《浙江民間草藥》:"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 : 清肺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 ①治肺熱咳嗽,勞傷吐血:肺形草五、六錢(鮮者加倍量),冰糖一兩。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②治咳嗽多痰及肺癰:肺形草二至三錢。煎汁沖白糖服,或配其他清肺藥同煎服 備注 : 同屬植物華肺形草亦作肺形草使用。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Fèi Xínɡ Cǎo 別名 : 穿藤金蘭花、玉蝴蝶、花蝴蝶、鐵板青、四腳喜、山蝴蝶、金交杯、胡地蓮、烏烏蓋月、甜甘草、喇叭藤、天青地紅、甜痧藥、纏竹青、白鹿含、雞腸風(fēng) 出處 : 出自《藥用植物圖說》。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雙蝴蝶的幼嫩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pterospermum chinense(Migo)H.Smith[Crawfurdia chinensis Migo;C.coerulea Hand.-Mazz.;C.Fasciculata auct.non Wall.;Tripterosperm affine auct.Non(Wall.)H.Smith」采收和儲藏:夏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坡林下、林緣、灌木叢或草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纏繞草本。根莖短,黃褐色或深褐色,細(xì)圓柱形。莖綠色或紫紅色,近圓形,具細(xì)條棱,上部螺旋狀扭轉(zhuǎn),節(jié)間長7-17cm,基生葉通常2對 性狀 : 性狀鑒別 全草多折褶格皺縮 歸經(jīng) : 寒肺 性味 : 辛、甘 功能主治 : 清肺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植物名實圖考》:搗敷諸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47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肥莢紅豆
下一篇:
肺心草
《中藥大辭典》:肺形草
《中華本草》:肺形草